注意力障碍与孩子原生家庭爸妈的抚养方式有非常大的关系。注意力无法集中,就是俗称的“多动症”。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的目标是一样的,寻找安全感,寻找爱,只有具备了安全感,才能发展出更高层次的需求,才能把自己的时间、精力聚焦到一件事情上,进而把这件事情做好。但是在家庭抚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孩子。
第一种孩子是从小跟在爸妈身边,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通过良好的陪伴和互动,孩子充分享受到了来自爸爸妈妈的爱,内心建立了非常好的安全感,这种在爱的语境中长大的孩子,心智结构是完全开放的,生命体验是美好的,无论他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都认为自己本身是安全的,在他的心里都有一个“妈妈”在(心理学上叫做“情感客体恒定”),于是他的注意力焦点可以专注在一件事情上,进而把这一件事情做好,这样的孩子往往就是我们认为的聪明的孩子。
第二种孩子是在生命早期,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孩子与爸爸妈妈之间没有情感连接,心里没有一个恒定的“妈妈”,内心缺乏安全感。或者在父母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夫妻之间经常吵架、冷战,爸妈经常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这样的孩子在一个没有爱的语境中长大,感受不到爱,内心缺乏安全感,他的生命处于一种防御状态,他需要随时检索家庭中爸妈是否又要吵架,自己是否会受到爸妈的批评、指责,他需要随时察言观色,看看爸妈心情是否高兴,一直生活在一种恐惧当中,他的心智结构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当他进入学校或者社会的时候,周围的每一个声音或者事件都会引起他的注意,他需要随时检索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这些声音和事件是否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这样他就无法将注意力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他需要将注意力分散到好几件事情上,因而做不好事情。对于学生来说,他需要通过用不专注的方式达到专注,通过跑神的方式达到不跑神。这样的孩子表现为学习时安定不下来,容易多动,注意力没法集中到学习上,学习成绩不好,这就成了大人们眼中的笨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想学习成绩好,都想把注意力专注在学习上,但是他做不到注意力集中,在大人们看来,这样的孩子是在故意多动,这就跟孩子不是故意发烧,故意感冒,故意生病一个道理,不是他自身能够控制的。好多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就生气,其实我们应该心疼才对,心疼孩子想做好但是做不到的痛苦。因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孩子是在向爱致敬,渴望得到爱,却得不到。这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不安全感、爱的匮乏感进入到了自己的潜意识,当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后,他的内心无法安定下来,表现出来的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课等现象,其实孩子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他的潜意识支配的,而他自己也无法觉察到,因为一种他无法觉察的压迫感紧紧的围绕着他,他必须通过这些行为来缓解自己的压迫感。好多孩子通过听音乐、咬指甲盖等方式才能写作业,也是为了缓解这种压迫感。这种压迫感是不易觉察的,但会让孩子生活在恐惧中,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学习。面对这种压迫感,好多孩子会察言观色,会去讨好、巴结父母,表现出来的是孩子挺懂事,但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我也碰到过这样的家长,这些家长看不到孩子的困难和痛苦。
面对第二种孩子,如果父母不知道孩子多动、无法安静、无法学习的真正原因,想靠心理医生纠正因安全感不足导致的这些行为是不可能的,因为大脑形成专注必须有条件,心智是完全开放的,生命体验是美好的,内心是有安全感的。人只有内心是安全的,生活在有爱的环境中,才能把全部的注意力用在学习上。父母希望通过说教、恐吓、打骂的方式让孩子好好学习,用让孩子恐惧的方式达到让孩子不恐惧,以期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的目的是极其可笑的事,是非常荒谬的。父母用这种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越来越无法安静下来学习,最后导致孩子厌学,休学在家。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家长正确的应对方式是给孩子补足缺乏的爱,用爱、鼓励、表扬、欣赏给孩子营造一个有爱的语境,给孩子塑造一个有爱的群体,让孩子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善。让孩子的内心感到爱是充盈的,能够建立起自身的安全感。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去学校里跟老师说明白,告诉老师,孩子不是不想努力学习,是孩子做不到啊。孩子无法注意力专注是我们错误的养育方式造成的,孩子从小生活在恐惧中,内心缺乏爱、缺乏安全感,以得到老师的理解,然后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共同创造出一个有爱的环境,让孩子内心不断成长,进而逐渐改变自己的外在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