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扬州回程,选择经滁州,看看醉翁亭。
醉翁亭太有名了,不看不足以平心愿。
会看到什么呢?就是一个亭子在那里吗?
带着这样的期待或担心,行也匆匆,心也惴惴。
初入景区大门,还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走着走着,林木苍郁,碧水泓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1636/50275b7e067edf68.jpg)
愈深愈幽,感觉愈浓,心有恬安,脚步自慢,旋见路右有一墙院,标示明白,醉翁亭在焉。
原来是个院落。
初进院,有一墙横亘,左右各开一门。习惯性的往右进入,满满地扑入眼帘,“有亭翼然”:这便是名闻遐迩的醉翁亭了。
不让你直接看到,有意视力障碍几道,再猛地豁然全景近景开朗给你,强力冲击视野的,就是千古名亭呼啦啦展开着翅翼向你府翔迫临,这样的感觉真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1636/c1ad081800d9c267.jpg)
醉翁亭啊醉翁亭,果然妙哉。
好好端详端详。嗯,主要是那四个角上挑得妖娆。这种独特造型,当是醉翁亭的专利。佩服欧阳修,只“翼然”二字,便写出了亭子神韵。或者说,得亏有这样传神一笔,亭有兴废,而“翼然”常在,千年不衰。
先前的惴惴然多余了,景区并不只是一个亭子孤立在那里。
亭左圆门内,靠山坡有直壁石墙,砌出一小方空地,石桌凳两三其间,人道是“醉翁行乐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1636/c3362d68bc8e0970.jpg)
是了,“行乐”二字,才是醉翁亭之所以吸引人的妙处所在啊!毕竟,亭和场所只是环境,千年前,欧阳修笔下的那一场纵情山水间的“行乐”,才是主角。惟其如此,醉翁亭才可以“翼然”卓立而不消沉。
我知道,这块空地,未必就是欧阳修“行乐”的确切地点;也知道,这些石桌凳,肯定不是当年旧物。但为《醉翁亭记》而来,面对此情此景,还是难免心也跟着“翼然”起来。所谓来意,实在是想穿越时空,直接飞身当年,和微醺太守一众跻乐一处,欢娱山水之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1636/eecfaf52beb01e60.jpg)
都怪《醉翁亭记》写得太好了,那就是一道用芬芳的文字端出来的视觉听觉甚至味觉盛宴。多少次的想象,多少次的神往,一朝身临其境,难免忘情沉浸,视其视而视;听其听而听;味其味而味,萌萌乐酣酣然的太守似乎就在声息之间。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岂止是“环滁皆山也”?根本就是“环滁皆乐也”!
欧阳太守,安在否?
亭院寂寂,只是再把欧阳修手植梅,曲水流觞,倒影映梅等处,一一推出。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1636/5632fefe4d0f6450.jpg)
这些所在,都是由《醉翁亭记》名声和境界延伸而来的后代附会或营造。尽管属人意添加,也都很精致自然,互相之间以及与醉翁亭的关系之间,采取平面 隔、曲、迂,空间错落高低等手法,妥帖布局和处置,很好地圆满着整个景区的风情美妙和文化厚重,适可舒解追乐欧阳太守而不可得的惆怅。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1636/b7f384bce6da7367.jpg)
然而,终究还是无以消解的怅然。
怅然者,在一“醉”字。
醉翁亭之妙,全在于醉。正此一醉,千古以来,以其神韵灵动,让后人梦寐以求不已。而深味欧阳太守这“醉”,虽然文字间挥洒铺陈下了山水林木阴晴氲霭人从种种“行乐”,然而,“水落石出”,真正醉了欧阳太守的,不是随曲水而来的酒觞,而是随着盈盈清泪而来万古难销的寂寞!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1636/2106d39399b73670.jpg)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之寂载于酒。
当年,一处行乐的人众,知欧阳太守乎?
千秋以还,此刻,游赏醉翁亭的人众,知欧阳太守乎?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1636/9c5eb88cd91bea75.jpg)
似乎很不合时宜,在我却又觉得非常贴切的一段歌,在心底盘旋而出:
谁能与我同醉
相知年年岁岁
咫尺天涯皆有缘
此情温暖人间
……
欧阳太守,有所闻有所慰乎?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1636/b212e2e126a2062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