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与你同醉

作者: 时光容易把人抛 | 来源:发表于2018-07-12 10:42 被阅读0次
    谁能与你同醉

    今天参加一个心理培训,心理老师让我们给下面六种酒排名,并说说原因。六种酒是:茅台,拿破仑xo,家乡自酿酒,绍兴饭酒,红酒、啤酒。

    我一眼看过去,没有一点排名的兴趣。首先医生多年前就告诫我要戒酒,那么无论什么酒对我来说都没有意义。我不是个酒君子,却也对酒很有兴趣,喜欢那种小酌的情趣,喜欢那种微醺的感觉。虽然对酒也有挑剔,但任何酒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带来不同的感受。所以对我来说排不排名也不重要。 但酒却逗引出我的感觉,难过又幸福,好像醉了一般。以前因酒引起的各种情境也一一闪现出来。 有一次我重感冒,又被朋友拖去小聚。虽然力拒,还是馋人经不住劝,喝得有点高。一进门,老公就闻出来了:“喝酒了?”“没。”“装,我都闻出来了。”“真没。”“感冒这么重,要是敢喝,我不会管你的!”老公恶狠狠的说,一边端来了一杯水几个桔子:“多喝点水,然后吃个桔子解解酒。”我大笑。以往醉酒被老公照顾的各种幸福感觉不断涌现出来,老公不浪漫,但朴实厚道。

    老公不善喝酒,属于“饮少辄醉”的人。但老公输酒不输阵,能以最大的酒量陪陪亲友。实在不行,把最大的酒量几口干掉,然后乖乖的“梦见周公”不管“后续如何”。亲友知道了他的底,就知道怎么跟他喝了。但老公得寸进尺,知道大家不会灌醉他,他就各种灌人喝酒。老公想提高酒量,就练习喝酒。先是找出一个二两的酒杯,每次倒点,后来发现那么大的酒杯放那么点的酒水不够看,就改用一两的酒杯,后来竟至于换成三钱的酒杯了。捏着酒杯,斟了满满一杯酒,眼睛瞄着,老公觉得很有成就的样子,但多数时候竟然喝不完,于是感叹再三。夏天老公就练喝啤酒,打完球回来,打开一个冰镇易拉罐啤酒,倒了一杯开始喝起,一杯喝完,脸色发红,话也渐多,拿着剩下的半个易拉罐请在坐的这个喝那个喝,大家都笑眯眯的坚决不喝,老公豪气起来,一咬牙又喝了一口,最后还是喝不完。喝得有点小醉的老公就开始发誓:喝酒这么难受,我再也不喝酒了。说完又问我:你信不信?不待我回答,他又自言自语:“我自己都不信!”曾有一段时间我们住带小院的平房,平房是联排的,每户中间隔着一堵不高的墙。每个夏日的傍晚,我们会在小院里吃饭,老公常常要打开一瓶啤酒,喝了一杯,然后隔着墙头喊“老赵”,老赵就隔着墙头伸出一只手:“拿来。”现在都住楼里了,“隔篱呼取尽余杯”也成了往事。

    和老公比起来,我是能喝点的。不仅我能喝点,我们娘家人都是能喝点的。这大概都是因为父亲。从我记事起,父亲无酒不欢。父亲读书,喝酒,任性,简直就是一个诗人,一季季好庄稼就是父亲种出来的诗。父亲喝酒,不喜欢独饮。亲朋好友乡邻都是父亲的酒伴,有时候竟至于走乡串户的小商小贩也成了父亲的常客。冬天卖豆腐的,夏天卖凉粉的,路过,做成了生意,坐下来歇歇脚,就被父亲邀请喝起来,有时醉醺醺的离开,告诉了地址,就成了朋友。父亲和人喝酒,喜欢把人喝趴下,最终他自己也站不起来。父亲平时经常喝酒,却不让我们喝。但春节的时候,我们不喝那是不行的。每年春节父亲几乎都要把我们灌醉。母亲总是强烈反对,护着这个护着那个,最后她自己也被父亲灌醉了。我们成年之后,父亲就不拘着我们做什么了,但没有谁能陪着他醉,他也深为遗憾。现在,每逢遇到好酒,我的内心就颇为疼痛,我的爱喝酒的父亲已经不在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是有道理的吧。老公一大家也都是杯中物的爱好者。到了我们这一辈,还衍生出一个特殊爱好——灌醉刚进门的媳妇儿——而且是有预谋有阳谋的。所以新媳妇在婆家的第一个春节,就会被老公告知“你是要被醉的,悠着点”,大有自己也参与预谋的味道。既然双方都知道底牌,新媳妇也不想不战而降,起码也要拉一两个垫背的。于是一顿酒席也就成了拉锯战,一般从中午喝到晚上。结果不但新媳妇是被背走的,嫂嫂们也都不省人事。于是一年的话题就都绕不开年醉的囧境。后来,大家流浪到各个城市,孩子们也大了,各小家也出了一些变故,竟不能聚齐。去年春节,回家的又聚到我们二房。小婶和小叔作为东道主在厨房忙活,奶奶和爷爷打下手,大姑子在阳台上和侄子弹着吉他唱着歌,兄弟们在喝茶聊天,大大小小的孩子挤在一起打游戏,我和侄女在阳台上读书,阳光暖融融的。走南闯北的老板大哥舒服的叹了一口气:赚多少钱是钱?!这才是人过的日子,不喝酒也醉人。不过,肯定要喝酒,当然,最后还得有人醉。呶,沙发上倒了好几个。

    在外的日子也会醉,但比较少,外乡人的怯懦和教师的理性时时会发生作用。但看到家长醉,却曾经有几次。家长醉,一般是三种情况。一种是醉了,向老师表明自己的诚恳,希望老师尽心尽力教好他的孩子。第二种是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家长自豪,同时也向老师表示感谢。第三种是家长爱喝而且爱和很多人一起喝。第一种醉,让人感动,让人心酸,也让人压力山大。如果那是为了让人烦恼的小孩,你就恨不得把酒醉的父亲带到孩子面前告诉他因为你不够尽力父亲只好尽力。第二种醉,我们真的愿意陪醉。多年的辛勤教导结出了硕果,学生有了更好的前程,老师也是骄傲的。第三种我们只把家长当做性情中人,自己万不会醉的。现在,家长们对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老师沟通也有了更多的方式,醉酒的现象已经看不到了。这也是教育的进步。当然家长和老师那种水溶交融的关系也变成相敬如宾了。后来,教过的孩子逐渐走向工作岗位,遇到他们来访或婚庆,我竟至于也能喝到微醺。

    人到中年,好多心思都淡了。但对于酒,还是情有独钟,也许是典故看得多了吧。可惜生了一场病,病好后,被医生叮嘱不要喝酒,颇感遗憾。也尝试过几次,确实不胜酒力或后果严重,于是渐渐的也就歇了聚餐喝酒的心思,亲朋好友知道后,也都爱护有加,于是醉就成了一种想象。

    再后来,各种疾病来访,我对各种酒更是避而远之了。 今年正月初四回老家,中午高中同学聚会,大家感慨万千,算一算人头,知道都健在,各自欣悦,推杯换盏。晚上老友又聚,把酒谈天,甚是欢洽,不觉夜深。大家微醉,出门一看,大街上灯笼低垂,漫天雪花飞扬。惊喜,一行人,昏黄路灯下,忘形。漂泊的心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归宿,这土地才是我的土地,这人才是我的人,这样的我才是我。回宾馆,欲拟诗遣怀,诗未成,发现群里已有二言诗,读之,以为妙绝:新年,老友;瑞雪,微醺!另有人填词半首:但将诗酒度今朝。尘缘如未了,来年踏雪来。心里又一动,明朝雪霁,晴光下踏雪寻梅,各作诗一首,写于雪地,岂不妙哉! 

    想到这里,眼睛忽然湿润,往事历历,无酒而醉。有何功德,得上天垂顾如此?惟有感恩,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有酒,感恩能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能与你同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ul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