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辛汗对阿米尔说:那儿有再次通往好人的路。或者说,那是一条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之路。每个人都会有懦弱的一面,在面对强暴时选择的是望而却步而非挺身而出。如果说在这部作品前面读到的都是对阿米尔懦弱的憎恨的话,那么这部作品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阿米尔终于在面对过去时候,找到了那个勇敢的自己,这一份勇敢,恰为你我成长路上,不可缺少,而你我却又在苦苦追寻的东西,就像哈桑不停追逐的风筝,就像那句如何都无法从脑海中擦去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无疑是勇敢的,命运的不公促就了他的那份勇敢。为了帮阿米尔少爷追回那只蓝色的风筝,哈桑不顾一切,却不知道那只追回来的风筝,确是彻底击散他与阿米尔少爷的罪魁祸首。阿米尔看到哈桑被强暴的那一幕是必然的,阿米尔少爷的懦弱在那时候无疑是深入骨髓的,甚至还影响了他的整个生命(直到他回去家乡寻找博拉索),那天夕阳下的阿米尔,哈桑是感觉的到的,但他永远永远不会因此而对阿米尔少爷产生隔阂,就像那只追回来的蓝色风筝,蓝色是永恒的象征,这一份永恒,恰是哈桑对阿米尔少爷的永恒的爱。
阿米尔的父亲终其一身都在教阿米尔如何自我救赎,他不断在生命中洒下爱的种子,从不屈服于任何邪恶。他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却一次次以失望告终。阿米尔也是不幸的,为了得到父亲的偏爱,不惜放弃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甚至用各种手段把哈桑从自己身边弄走,他最后成功了,但留下的不是父亲的爱,而是父亲撕心裂肺的眼泪,一个男人的眼泪,和哈桑无力反抗的绝望。他们对于哈桑的亏欠,是一辈子都无法赎回的。
这是一部关于赎罪的作品,父亲与仆人的妻子生下哈桑,阿米尔最后娶了一个被强暴过的女人,一生无法生育。阿塞夫因为年轻时的丑陋,最终成为了“独眼龙”。拉辛汗在临走前告诉阿米尔残忍的真相,索博拉自杀未遂从此不再说话。真主安拉似乎在天道轮回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他没有让所有的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故事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教会我们如何直面自己的懦弱,寻找那个勇敢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都是阿米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哈桑。
勇敢与懦弱不是对立的,面对自己的胆怯与其不安,与其屈服,不如跨过那充满荆棘的道路,寻找那个勇敢的自我。
在那高高的枝桠上,我们相对而坐,没穿鞋子的脚丫晃来晃去,裤兜里满是胡桃和桑葚。
我们在追那只在天上狂奔的风筝。
我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