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Lin听我说公众号。
偶尔刷了刷带盖马克杯。于是,每天打开某东,某宝,还有今日份的那个头条,所有的能带着广告推广的平台,都不约而同的开始给我推荐:出口转内销微瑕疵马克杯!星爸爸同款咖啡杯!某某联名款保温杯!等等,等等。
忽然让我又想到那个刚开始大数据的时代,你偶尔好奇的点开个广告链接,可能就是想买身秋衣秋裤,但是算法最后一定给你推荐出:猜你喜欢,然后链接一挂,最后出来的可能就是几根儿比墩布条宽不了多少的内衣链接。那明晃晃的猜你喜欢几个字,还那么不招人待见的挂在你的邮箱里,你点开的页面里。搞的我们都不敢当着别人面儿打开链接,生怕大数据猜我喜欢的东西不那么靠谱,一点开又出来几根儿墩布条!
而今,算法改善了,更普及了,墩布条儿不太容易出现了。而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也都布满着数据的触手了。你的起床时间、通勤轨迹、搜索记录、收货地址、消费喜好等等被无数双眼睛观察、记录、分析着。
这些信息被追踪、拆解、交易、分享。我们很难阻止信息的暴露,但是我们对此则习以为常,甚至还享受个性化推送带来的便利。 我们一边被大数据“照顾”着,偶尔又对信息隐私的暴露惴惴不安。
这让我想到了电影《楚门的世界》。
楚门始终以为他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直到他扭头观看的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就是被一群人观看的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真人秀。
20年前的老电影《楚门的世界》至今还常常被人们提起,忽而想想楚门的世界好像离我们并不远。
而在《今日简史》这本书里,科技颠覆数据霸权就被尤瓦尔·赫拉利列为人类命运大议题之一,对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说到尤瓦尔·赫拉利,首先就会想到他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一部立足过去,一部立足未来,而这本“简史系列”的收官之作《今日简史》则是立足人类本身,没有了那两部的波澜壮阔,但更多了接近这个世界的现实。
他揭示了我们所在的这个数据时代背后可怕而深刻的真相:随着算法、算力和大数据的精进,大数据会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是谁!它掌握了我们熟悉的一切,因而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加适合我们的的选择和决定,找到更理想的伴侣与合作伙伴。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將成为大数据的素材,我们依赖它。而我们也不再那么肯定的认识自我。因为我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脑海中下意识的反映出来的大数据给我们推算好的内容而已。跟着感觉走的我们。抓着的不是梦的手,而是大数据精心为你准备好的一切!而我们似乎觉得这所有的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着。也悄无声息中簸覆着旧观念与旧世界。
未来机器会控制人类吗?尤瓦尔说:"你所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少"。也许通过算法学习,机器会像人类一样拥有意识、情感,甚至超智慧,可以超越人类进而控制和领导人类。尽管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机器可以产生意识,然而,谁又能保证机器一定不会通过知识的学习和迭代,产生某种超智能呢?
作者说每个人其实懂得知识很少,很有限,但却总是觉得自己懂的很多。原因在于我们把存在于他人大脑中的知识也看成自己的。就是把"观点"当"知识",把"阅读"当"思考",把"别人的言论"当"自己的想法"。就像霍金曾说过的"知识的最大敌人不是无知,而是对知识的幻觉。
人类对于控制我们内心这事儿一直是绵软无力的。而我们如何如才能拥有一双慧眼,不被算法控制,不被混乱的信息迷惑、绑架?才能打开自我认知之门,才能不断去倾听和了解内心深处的自己,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数据或现实世界里失了方寸、没了方向、无了自我?好好读完这本书,你或许就有了自己的答案。
“保持那颗本心。才能不断接近世界的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