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而研之(三七)《孔雀东南飞》的三次备课

教而研之(三七)《孔雀东南飞》的三次备课

作者: 信陵脱剑 | 来源:发表于2021-12-10 10:07 被阅读0次

    又到了上公开课的时间。上什么呢?这是个不好说的问题。选简单的吧,一则挑战性不足,有应付差事的嫌疑;再者也不能给年轻老师提供一点启发,失去了反复探讨的空间。看来看去,《孔雀东南飞》一文似乎值得挑战一下。

    首先是诗歌本身较长,如何“长文短教”,对教师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其次是这首诗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文言、文学、文化方面的价值,每一个都有深挖的空间,每一点都可以成为一个教学点。那么在短短的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问题呢?

    第一是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张秋玲老师的说法,一篇文章本身的文本价值和教学价值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文本本身具有的原生价值,一般是比较多而散的,并且其分布及水平高低不齐,有的适合大众审美,有的适合专业审美,好比一棵茁壮茂盛的大树,枝叶树干,根须脉络,均可算入其中,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而教学价值则指的是这篇文章被编者选入教材时赋予的特殊价值,也就是说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编者希望教师利用这篇文章教给学生什么东西,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样来看,文本的原生价值和它的教学价值并不一定会完全重合,二者之间大致存在以下几组关系:

    一、点面关系。文本的原生价值很多,而教学因为受学段、学情、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必定不能把这些东西一一教完,一般情况下二者大约是点和面的关系,比如教学《荷塘月色》一课,在景色、情感、章法、文化等大块里,教师一般会选择景色和情感进行教学而不是把所有的内容一锅炖。

    二、对等关系。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教学价值完全和文本的原生价值重合,简单的说就是文中有什么,教学就教什么。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较低的学段,因为面对的文本较为简单,所以二者基本可以对等;但是面对高学段的复杂性文本,这种关系就会变弱,其对等性和文本的复杂性呈反相关。

    三、相悖关系。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关系,指的是教学价值和文本的原有价值方向不一,甚至出现分道扬镳的情况。比如从《背影》中分析父亲的行为是否违反交通法规,从《愚公移山》中谈论愚公的固执和不变通。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出现,主要的原因在教师,要么是对文本的理解过于肤浅,要么是理解过于偏激,要么是理解过于前卫只见一点不及其余,犯了一叶障目的错误。前几年韩军老师的《背影》教学和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教学之所以引起不小的争议,我觉得是和这个原因有关的。

    具体到本课,我先列出了文本的原生价值,即课文本身有什么?那么这篇文章都有些什么文本价值呢?《孔雀东南飞》是一首乐府民歌,同时也是一篇文言文,按照王荣生教授关于文言文“一体四面”的观点,可以将文本价值做一个大致的梳理:一、文言方面:除大量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多义词、词类活用等现象外,最值得关注、也是学生在后期学习中最常遇见的便是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和同义复词(女形无偏斜)的使用了;二、文章方面:即文本的实用功能,本文的写作目的作者已经在前面的序言(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和最后一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说的很清楚了,当然这个问题还可以细化为“伤什么”即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戒什么”即悲剧给人带来的教训和警示意义;三、文学方面:首先是其作为诗歌的表现形式不容忽视,除了一些古典诗歌的共性之外,诗中还使用了起兴、铺陈、排比等手法,以及结尾的浪漫主义色彩等;文化方面:里面涉及到的古代婚姻制度问题、家族权威问题、映射的社会问题及爱情、婚姻和家庭之间的重重矛盾等,既是古代的现实,于今天的社会而言,又何尝没有借鉴意义呢?

    梳理清楚了文本的原生价值后,接下来就要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也就是哪些是需要教给学生的,通过这些教学内容最后让学生得到什么。从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以及近几年高考的考向来看,文言知识、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社会意义等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点,然而要在一节课上落实这些点,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势必要取舍。怎样取舍呢?

    首先我舍掉了文言知识这个点。原因有二:一是大多数文言知识课本下的注释已经注明,学生的问题在于看还是不看,而不是老师讲还是不讲;二是学习文言知识最好的方法是随文识言,而不是单独讲解,割裂字词和文章的关系;当然也有第三个原因,就是即便讲解文言知识,实在也讲不出什么新意,作为一节公开课还是不太够味的;接下来我舍掉了文学知识这个点,主要是文中一些相关手法的运用,其中的铺陈、比兴等手法学生在之前的《诗经》两首中已经接触过,在这里不宜继续重复。

    有了这样的“舍”,教学内容逐渐清晰起来,经过反复考虑,我将教学点确定在了解故事情节和欣赏人物形象上。问题是文中的典型的人物形象至少有刘兰芝、焦仲卿和焦母三个,是欣赏一个,还是两个,抑或三个同时进行呢?

    第一次备课时,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3个:1、了解诗中的主要故事情节;2、欣赏刘兰芝的人物形象;3、欣赏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其中第一个目标以问题引导,要求学生以焦仲卿或焦母的视角讲述这个故事,此内容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主问题,要求学生预习时完成,教师上课之初找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并适当点评;课堂的核心是对刘兰芝人物形象的赏析,以一个课堂活动带动,设计了一个双向问题:“请男同学思考:你是否会选择刘兰芝做你的女朋友,请结合文本说明原因;请全体女同学思考;你是否会选择刘兰芝做你的好闺蜜,请结合文本说明原因。”;对焦仲卿人物形象的赏析则作为课后作业呈现。

    这个设想形成后,自我感觉并不满意,主要的困惑点在两处:一是梳理情节部分是否必要;二是一节课只完成欣赏刘兰芝人物形象这一个点,固然重点突出,但会不会失之单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请教了本组的其他几位老师,在几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又进行了二次备课。

    根据几位老师的建议,我对原设计进行了以下修改:首先是教学目标的修改,将原来的三个目标加以整合,确定了这样三个目标:1、了解诗中的主要故事情节;2、欣赏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人物形象;3、探究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源。其次是具体的问题带动也加以修改,将原设计中了解故事情节的问题“以焦仲卿和焦母的视角叙述故事”改为“以刘兰芝或焦仲卿的视角叙述故事”,从而使整个课堂呈一线串珠式;将人物形象赏析的问题修改为“请男同学思考:你是否会选择刘兰芝做你未来的人生伴侣,请结合文本说明原因;请全体女同学思考,你是否会选择焦仲卿做你未来的人生伴侣,请结合文本说明原因”,这样修改既将焦仲卿这个人物形象拉了进来,同来也修正了原问题中“女朋友”之类不太正规的表达,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课后作业修改为探究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源。

    具体课堂流程如下:

    一、新课导入:教师背诵元好问的《雁丘词》,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中的“情”字导入。

    二、讲一个故事:学生分别从焦仲卿和刘兰芝的视角叙述故事,教师点评,强调其中的漏洞(如以刘兰芝的视角叙事,对焦仲卿的称呼是“府吏”,还知道两家合葬的事等)。此环节主要是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三、选一次伴侣:教师利用PPT展示问题“女同学请思考:你是否愿意选择焦仲卿做你未来的人生伴侣,为什么?男同学请思考:你是否愿意选择刘兰芝做你未来的人生伴侣,为什么?”并组织学生分男女组进行讨论给出理由,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展示交流成果并板书关键字,同时朗读相关章节。

    四、来一次对话:教师利用PPT展示问题“诗歌最后说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读完这首诗,你作为一个“后世人”想必会有许多感触,请在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中任选一人,以“XXX,我想对你说”为开头给他(她)写几句话吧。”学生先自己写,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朗读自己写的言语,最后教师展示自己写的话。

    五、作业布置:这首诗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请思考:这场悲剧是如何产生的?

    一节课下来,课堂的走向和预设基本吻合,好处是板块清晰,重点突出,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都不错,在审美鉴赏和思维发展发面均有所收获,但问题也同样突出,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在学生说出人物形象时教师没有对一些比较模糊的观点进行点拨,最后也少了归纳和总结的环节,导致学生对人物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立体的印象。基于此,我又进行了第三次备课。

    这一次我把修改的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赏析即“选一次伴侣”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分组展示讨论结果,书写关键词,然后教师开始引导,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对学生答案中一些比较偏离文意的观点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进行二度思考,对原来的答案进行删改和重组;二是教师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解释理由;三是在进行以上两件事的同时组织学生朗读相关的章节,将“读诗”加以落实。

    经过修改之后,感觉课堂的深度明显有所提高,学生对人物的认识也开始变得立体起来,由开始的一边倒变得有争有议,让人感觉还是很有收获的。

    经过这样三次备课,尽管结果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感觉确实提高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对课堂的组织能力以及对学情的、对文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可谓收获颇多。教学之路既阻且艰,需要我们永葆一颗探索之心,反思之心!

    张远超写于2021年12月1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而研之(三七)《孔雀东南飞》的三次备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kc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