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诗新读中国诗词大会诗友会
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

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9-02-04 08:49 被阅读7次

兰陵王·丙子送春

刘辰翁①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②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③,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注释

①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曾有过短暂的为官经历,后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终不仕。他一生写有大量的诗词,多感时伤事之作,词风近辛弃疾。著有《须溪集》、《须溪词》。存词三百五十四首。

②梁燕:喻指亡国后的臣民。

③玉树凋土:喻指国破家亡。

赏析

这首词借写送春,实则抒发词人对南宋王朝灭亡的哀痛之思。全词共分三片。

上片写临安陷落,城池陡转荒凉的景象,表达词人内心的丧国之痛。首二句总领全词,点出送春主旨,暗含哀悼宋朝覆灭之意。三、四两句运用对比的形式写临安失守前后不同的画面,前句“秋千”、“芳草”写元军攻陷前城内春意盎然的景象,“芳草”一词暗喻送别,暗指宋王朝的灭亡;后句“风沙暗南浦”暗喻元军攻占临安时,朝廷君臣慌忙逃窜的景象,词人以“谁遣”发问,引人深思。接着两句词人思绪翻飞,以“海门飞絮”飘零之状喻逃亡的南宋君臣漂泊无依的命运,可见前景凄凉。结尾三句写词人眼前之景,极其残败荒凉,使人心寒。

中片以“最谁苦”开篇,“苦”字是此片主题,下面“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三句,为“最谁苦”的设问作答,暗喻南宋君臣和百姓亡国后的凄惨境遇。“想玉树凋土”以下两句,流露出词人亡国的悲绝之感。结尾两句,写“咸阳送客”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实则抒发了被迫离开故土的人们对故土的依恋。

下片由“尚来否”的设问落笔,全片写故国之思,饱含词人对故国的眷恋,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南宋王朝的失望,以及复国的无望。

全词篇幅阔大,浩浩汤汤,哀婉凄绝,催人泪下。

相关文章

  • 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

    兰陵王·丙子送春 刘辰翁①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

  • 故国神游

    一、留侯论 记得一次上课,课间休息和几位师友谈起了近代史上风云人物的成败得失。论起风云人物与我等芸芸众生之不同,言...

  • 故国神游

    萧遥 二十一世纪一位普通青年 ,青年大街201号室就是他的家 ,古朴的老胡同 , 加上那几件有着时代气息的家具 ...

  • 故国神游

    江山北望, 日月流光, 遥望故国, 山高水长。 那年庄周梦彩蝶, 那日潘岳弄玉箫, 繁花如梦风雨中, 多少泪眼月朦...

  • 七绝•夏日吟春

    九尽春归燕子来,风和雨细杏初开。 花前忽忆少年醉,红满枝时羞满腮。

  • 苏堤叹

    想有一個微雨的黄昏 最好能是晚春 在苏堤上孑然一身 听一听妖魔仙神 只信步着灵魂 坠入烟雨清晨 湖水漫上树根 朝远...

  • 心雨

    语无人伤花叹雨, 伤花叹雨润游鱼。 鱼游润雨叹花伤, 雨叹花伤人无语。

  • 《莫之仙体》之楷书.苏堤小记

    苏堤度六桥,堤两旁尽种桃柳,萧萧摇落”...

  • 故国神游 · 再现大唐

    # 为了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推荐您在 PC 端用 IE / Chrome 浏览器阅读本文 故国神游 · 再现大唐 ...

  • 贺新郎 神游故国

    甚矣汝知否。 游四方、佳处频仍,而今堪忆。 青丝曼曼十八尺,一览人间无数。 问何事,尝令吾忧。 吾见卿卿多怨尤,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kp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