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万象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总分法
绝句作法:总分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总分法,就是在绝句中,先总体描述情景或诗人心理感受,再通过对情景细节或人物动作进行详细展开,以起到渲染氛围、详述经过或加深感情的作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回味无穷的诗意。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具体描述送别的场景和经过: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蕴含着诗人依依惜别之情。此诗寓情于景,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此诗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绪,通过“西望”的典型动作,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具体写在黄鹤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描写了杜甫草堂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历乱后闲适的心情和对初春景物的喜爱之情。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明净绚丽的春景,以统摄全篇。第二句诗人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诗人选择最具有特征性的“飞燕”,动态勾画初春景物。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和首句紧相照应,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点出“日暮客愁新”的主题;最后两句,进一步描述夜宿江舟的景物和情感体验。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恰切逼真地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柳中庸《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此诗抒写了征人在边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面对着荒凉的环境更是心生怨苦的情状,表现了诗人对穷兵黩武的谴责之意。开头两句就时记事,年复一年往来边城;日复一日征战不休。结尾两句具体描画了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既显示了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表明了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产生回肠荡气的效果。全诗语言精美,对仗工整,笔法巧妙,境界阔大。
张祜《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诗人夜宿镇江渡口,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前两句交代诗人夜宿的地点,点出诗人“自可愁”的心境;后两句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此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首句写骆氏亭,通过清幽雅洁的翠竹、清水,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次句点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无好友共赏幽胜而微感惆怅。第三四句进一步描写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绪,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写得有声有情、声情并茂,声、景、情谐和合一而收余音缭绕之致,使诗歌境象迷茫,旨义含隐深曲。诗的意境清秀疏朗,笔极为简练,而蕴涵其中的心境又极为深远。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前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后两句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诗艺花蹊】绝句作法:今昔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除了前人总结的起、承、转、合外,还有其他常见的作法。
(二)今昔法
今昔法,是指在绝句中,采用当前情景与往日相对比,发出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在感情上引发读者共鸣。
李白《苏台怀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苏台,即姑苏台,相传是吴王夫差特意修建来和西施嬉戏作乐为长夜之饮的地。此诗兴由“苏台览古”而起,抒发古今异变,昔非今比的感慨。起句的“旧苑荒台”,以极衰飒之景象,引出极感伤的心境;而“杨柳新”,又以极清丽的物色,逗引起极愉悦的兴会。前者包含着属于历史的巨大伤痛,让人不由去作深沉的反省;后者又显示出大自然无私的赐予,召唤着人们去追求、去享受、及时行乐。第二句,继续对这种感受作进一步烘托。由柳岸湖中传来一曲曲悠扬悦耳的江南小调,更为这人世间不尽的春花春月增添了无限的柔情蜜意。不胜,犹不尽。“不胜春”三字,似乎将人们的欢乐推向了极致。但此时此刻,正是这些歌声,勾引起诗人的无限怅惘:昔日的春柳春花,吴王的骄奢,西子的明艳,以及他们花前月下的歌舞追欢,馆娃宫中的长夜之饮,都不断在诗人的脑海中盘旋浮动,使诗人躁动不安。由此,引出了三四两句。这是经由“旧苑荒台”逗引起的情感体验的进一步升华。人间没有不散的筵席,物是人非、江山依旧,昔日苏台富丽堂皇,歌舞升平,今天只剩下那斜挂在西江之上的一轮明月了。这两句景色凄清,情感古今,以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使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了新的飞跃。永恒的西江明月和薄命的宫中美人,作为一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语境,旨意遥深,感人肺腑!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表现对世事多变、荣辱无常的感叹。首句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通过象征衰败的“野草花”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已经荒凉冷落了。第二句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夕阳斜”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第三四句出人意料地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读者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朱熹《水口行舟》
昨日扁舟雨一簔,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诗人运用借景抒情,对比的手法描绘了风雨夜行孤舟危机重重,但风雨后仍是青山绿树,形象地表明了诗人在逆境中的达观态度。起笔从未睡前写起,“雨一蓑”鲜明地描绘出船在雨中行走时诗人的形态。次句写满江风浪,换个角度,改用揣测语气,点出入睡后风浪又加大了许多。三、四句承“夜如何”而来,看似不接,实际上接得很巧。“夜如何”包蕴着很广泛的意思,其中最主要的是想知道这一夜的大风大雨,是否使昨天所见的秀丽景色改变了呢?所以诗接写醒来就忙忙地卷篷要看个究竟。这样一蓄势,答案出来后,我们更能体会到他见到青山无恙,绿树常青后的欣喜。这一心情,从“依旧”二字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同时,“青山绿树多”又遥呼首句他冒雨赏春的迷恋之感。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自然平淡之笔,通过客体影观的描述,寄寓着人生和事物的哲理,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
袁凯《扬州逢李十二衍》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这首诗写与故人久别重逢,前两句是对往事的追忆,诗人与李衍相识时,彼此都正当风华正茂的少年。这两句手法洗炼,寥寥数语,活画出一对英俊少年洒脱倜傥、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描绘出他们青年时代极富浪漫色彩的生活场景。后两句笔锋一转,直逼今情。一别多年,当初的英俊少年再度重逢时,已垂垂老矣!而世事沧桑,在风雨飘摇的夜晚,他们抵足而眠,共话别情。这里的“风雨”,既即景书事,也暗示了世事的艰辛。诗中“白发”与“少年”,“共被眠”与“酒如川”,对照鲜明,感慨深至。这里的“风雨”,既即景书事,也暗示了世事的艰辛。“白发”与“少年”,“共被眠”与“酒如川”,对照鲜明,感慨深至。全诗浑厚深沉,真挚含蓄,自然流畅,不事雕琢,短短二十八字中,包含着相当大的时间跨度和生活容量。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情结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绝句作法:情结法
情结法,就是在绝句中,通过前面几句交待背景、情景、经过或个人感受,最后以直接抒发作者个人的情感来作结。从而使诗的感情更加浓郁、更加感人,起到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强化诗的情感内涵,引起读者共鸣的作用。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天涯一望断人肠”将别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结束全诗,离愁别恨,悠然不尽。此诗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自然流畅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体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友谊。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既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戛然而止,而余韵袅袅。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李益《汴河曲》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此诗描写了汴河周边的景色,引发出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诗人在开篇写因汴河水引发的诗人对历史的回忆。末两句继续写汴河岸边典型的景物,转从隋堤杨柳抒发感慨,在“风起杨花愁杀人”这种强烈深沉的感伤中,分明隐现着衰颓时世的面影。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汴水春色与隋宫成尘对照映衬,使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更加深刻,以隋朝兴亡之感寓唐代盛衰之忧,寄寓深远。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第一句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第二句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末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第二句用对比手法,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第三四句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一起,使人获得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韦庄《古别离》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此诗写出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眼前情景,并想象中离别后对江南春景的感受,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首句写晴烟漠漠,杨柳依依,日丽风和,一派美景。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构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使满眼春光黯然失色,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第三、四句作进一层的抒写,江南春天来得更早,春色也就更加动人,它带给行人的不是欢乐,而是更多的因春色而触动的离愁。这首诗用美景衬托离愁,用离愁点染美景。把离愁与美景揉和在一起,使其互相作用,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司马池《行色》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
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这首诗写行役之人的羁愁客思,暗含仕途不得意的愁怨之情。此诗开头一句采用了迂回的构思,从行旅中随手拈来两个比譬,不仅渲染了“行色”的特征,而且让隐隐的写出了这“行色”体会到了行人的内心。第二句补充点出了行旅的具体环境,暗示了行人的孤独寂寞,暗示了旅途奔波的辛苦和不知归宿何处的茫然。诗的后二句,从侧面烘托,似说绘画之所短,实则借绘画之所长来渲染行愁之重。否定与肯定相反相成的妙趣,留下驰骋想象的空间,避免了正面用笔的重拙滞涩,足见构思之巧妙。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声结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绝句作法:声结法
声结法,系景结法的一种特例。就是在绝句中,通过前面几句交待背景、情景、经过或个人感受,最后以自然、动物或物件的声音来收束全篇,以寄托蕴含诗人的情感,使诗的韵味更加悠长,使人产生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
苏颋《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此诗写作者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迟的感慨,也反映了汾上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前二句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诗意,概括地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并引发联想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末二句“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明确地说穿了诗人复杂纷乱的心情。“秋声”即北风,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全诗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意境含蓄,气象幽远,颇有历史沧桑之感。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是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后东还江陵时而作,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前两句写白帝城之高、江陵路遥、舟行迅速;后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使人体会到诗人的畅快和兴奋。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绝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记叙了诗人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次句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末句写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时时”、“恰恰”叠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羁旅诗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末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此诗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关系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在写景中寄托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是写愁的代表作。
李华《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小诗。诗人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全诗从“城下”写到“涧水”再到“春山一路”,使“春行”之题具体化,随着春草、碧涧、落花、啼鸟的相继出现,也使人同样感受到诗人行路途中移步换景之妙。末两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花落是动态,鸟啼是声响,在“一路”“无人”的情形下,这动态和声响实际上更衬托出幽静的氛围。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衬托出诗人感伤、哀愁、凄凉的心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之情。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此诗以凄苦为基调,运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灯残”、“诗尽”、“眼痛”、“暗坐”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环境、氛围、色彩,表现出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前三句以“灯”为主线,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掌灯夜读,足见思念之切;读至灯残,说明思念之久;灭灯暗坐,表明思念之深之苦。末句以“逆风吹浪打船声”作结,哗然打开感情闸门,让乐曲终止在最强音上,收到了最强烈的感情效果。从而创造了一种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的意境。
曾几《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首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此诗通过对比融入感情,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温庭筠《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此诗描绘的是抒情主人公寂寞难眠而鼓瑟听瑟的各种感受,以表达别离之怨。全诗像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雁声、潇湘和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幅清丽而含有寂寥哀伤情调的画图,整个画面的色调和谐地统一在轻柔朦胧的月色之中,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此诗虽没有正面描写女主人公清夜独自弹瑟传达怨情,而幽怨之情表现得很充分。作品含蓄温婉,诗意浓郁,耐人寻味。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记叙了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二句写景,记叙星月西斜,夜深人静。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后二句记所闻、所感,因虫声透过窗纱传来,感到已到春暖时节,让人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诗中全诗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诗句构思和艺术表现都见新巧,一感一听,生了一喜,颇具新意。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声结法
原创 2017-04-01 诗评万象 诗评万象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绝句作法:声结法
声结法,系景结法的一种特例。就是在绝句中,通过前面几句交待背景、情景、经过或个人感受,最后以自然、动物或物件的声音来收束全篇,以寄托蕴含诗人的情感,使诗的韵味更加悠长,使人产生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
苏颋《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此诗写作者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迟的感慨,也反映了汾上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前二句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诗意,概括地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并引发联想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末二句“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明确地说穿了诗人复杂纷乱的心情。“秋声”即北风,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全诗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意境含蓄,气象幽远,颇有历史沧桑之感。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是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后东还江陵时而作,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前两句写白帝城之高、江陵路遥、舟行迅速;后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使人体会到诗人的畅快和兴奋。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绝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记叙了诗人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次句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末句写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时时”、“恰恰”叠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羁旅诗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末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此诗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关系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在写景中寄托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是写愁的代表作。
李华《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小诗。诗人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全诗从“城下”写到“涧水”再到“春山一路”,使“春行”之题具体化,随着春草、碧涧、落花、啼鸟的相继出现,也使人同样感受到诗人行路途中移步换景之妙。末两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花落是动态,鸟啼是声响,在“一路”“无人”的情形下,这动态和声响实际上更衬托出幽静的氛围。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衬托出诗人感伤、哀愁、凄凉的心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之情。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此诗以凄苦为基调,运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灯残”、“诗尽”、“眼痛”、“暗坐”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环境、氛围、色彩,表现出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前三句以“灯”为主线,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掌灯夜读,足见思念之切;读至灯残,说明思念之久;灭灯暗坐,表明思念之深之苦。末句以“逆风吹浪打船声”作结,哗然打开感情闸门,让乐曲终止在最强音上,收到了最强烈的感情效果。从而创造了一种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的意境。
曾几《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首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此诗通过对比融入感情,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温庭筠《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此诗描绘的是抒情主人公寂寞难眠而鼓瑟听瑟的各种感受,以表达别离之怨。全诗像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雁声、潇湘和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幅清丽而含有寂寥哀伤情调的画图,整个画面的色调和谐地统一在轻柔朦胧的月色之中,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此诗虽没有正面描写女主人公清夜独自弹瑟传达怨情,而幽怨之情表现得很充分。作品含蓄温婉,诗意浓郁,耐人寻味。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记叙了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二句写景,记叙星月西斜,夜深人静。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后二句记所闻、所感,因虫声透过窗纱传来,感到已到春暖时节,让人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诗中全诗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诗句构思和艺术表现都见新巧,一感一听,生了一喜,颇具新意。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景结法
原创 2017-03-31 诗评万象 诗评万象
绝句作法:景结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景结法,就是在绝句中,通过前面几句交待背景、情景、经过或个人感受,最后以描述景物作结,在写景中寄托蕴含诗人的情感。从而起到引人遐想、加深感情的作用,使人回味无穷的诗意。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这两首诗以江、山、亭、月、夜为主要意象,描绘了江边月夜送别的情景,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句句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表达了作者独有的内心感受。诗的妙处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末句“明月来相照”,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遣词造句简朴清丽。
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诗境在一片乐声中展开,前三句就乐声抒情,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末句“高高秋月照长城”,以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把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
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此诗状写柏林寺所在山峰灵秀清丽之美景,蕴含着诗人陶醉于自然之中的愉悦恬适之情。首句写舟中已闻寺庙钟声,表现空气澄净;次写登岸后走过松径小道才到山寺,可见地处清幽。后两句雨后远眺,云气缭绕如一幅米家山水画卷,意境跃然欲出。虽意在写景,然处处有人的踪迹、人的感受、人的情趣,创造出“诗情画意”的艺术佳境。
李白《游洞庭》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此诗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明丽的秋景,也反映了诗人渴望重返长安的心情。前两句运用娥皇、女英的美丽传说,表达一种人生难以完美的感慨;后两句“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赞美洞庭湖的景色,写得空灵、明净,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洁明净的心境。
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此诗写诗人面对石头城故址,引发旧景犹存、人事已非的无限感慨。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山城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末两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秦淮河曾经是六朝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曾经是彻夜笙歌、春风吹送、欢乐无时或已的地方,“旧时月”是它的见证,而今只剩一片凄凉。在写景中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张佖《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一.此诗是作者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诗的前两句写入梦的原因与梦中所见的景物,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是对这位女子的埋怨之情。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这首诗创造的艺术形象,鲜明准确,而又含蓄深厚。诗人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相感情,含蓄深厚,曲折委婉,真切感人,动人心弦。
魏野《寻隐者不遇》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诗人想象自己寻找仙人不意进入了仙境,突出了隐者的超然出尘的胸怀,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前两句点出寻访的地点和环境,香风不动,松花自落,隐者居处之清幽可见。后两句诗人自问自答道:满地白云,杳无行迹,隐者想必采灵芝去了。“白云满地无人扫”,想像奇特,也蕴含着隐者的高洁和诗人的向往之情。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事结法
原创 2017-04-02 诗评万象 诗评万象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绝句作法:事结法
事结法,就是在绝句中,通过前面几句交待背景、情景、经过或个人感受,最后以人物的动作作结,寄托蕴含诗人的情感。从而使诗的意象更加突出,使人产生戛然而止,又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此诗写一位妇女寂寞和惆怅的心情。前两句写女主人公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她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女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不著怨意而怨意很深,有幽邃深远之美。
李益《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此诗描绘出了一个壮阔又悲凉的行军场景,在哀怨的笛声中传递出深沉悲凉的征人思乡情。诗的首句,交代了行军中的地域、季节和气候,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二句用“横笛遍吹”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末两句通过,三十万将士抬起头望月的动作,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诗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具有含蕴不尽的抒情特色。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出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孟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此诗真切地描绘出诗人考中后的得意之情。诗一开头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后两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展示的艺术形象,不仅仅是在春风骀荡中策马疾驰于长安道上的诗人,而且也是时来运转、长驱在理想道路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全诗节奏轻快,一气呵成。
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此诗写折柳惜别的情景。前二句用比喻道出杨柳枝的色泽,点明送别时间,表明不舍之情;后二句以春风喻指送行人的情意,含蓄地表达了行者与送者之间的真挚友谊。全诗意境优美,措辞婉曲,隐别意于杨柳枝之中,别有一番韵味。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乡愁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平淡而富于含蕴。第二句正面写“思”字,“意万重”以虚带实。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使长期客居异地的人产生感同身受之叹。此诗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此诗首句刻画了人物形象,第二句概括自己数十年间、千万里路的遭遇与心情,再接以“此身合是诗人未”自问,最后结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细雨骑驴入剑门”,形象逼真,耐人寻味。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全诗别出心裁,构思新颖,含蓄地表达作者报国无门、衷情难诉的情怀。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层递法
原创 2017-03-28 诗评万象 诗评万象
绝句作法:层递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绝句作法:层递法
层递法,就是在绝句中,按照情景的空间与时间顺序、事物发展过程,或诗人心理活动变化,进行谋篇布局,四句诗中的表达内容具有层次递进关系,从而使诗句的条理清晰、情景转换合理、心绪变化自然,说理透彻,一气呵成。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此诗描写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借古喻今,抒发了诗人的感慨。第一联,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第二联怀古伤今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全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王勃《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首句借大江起兴,把诗人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江,使长江感情化、人格化。第二句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已久的万里归程而深深感叹。第三四句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内心因思乡而凄楚的心情,渗透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层层深入地表现了自己的思归愁绪,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
王昌龄《从军行》
峰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首句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充满寂寞之感。第二句点明秋季黄昏,思亲之情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第三句““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是游子的叹息。前三句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描写环境,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自然地引出末句“无那金闺万里愁”,显得格外警拔有力。
王维《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的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第二句继而写别后日暮“掩柴扉”的举动,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第三四句写诗人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言外。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耐人寻味。
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摄取了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描写她对远征辽西的丈夫的思念。这首诗运用层层倒叙的手法,突如其来地先写一个“打起黄莺儿”的动作意象,然后层层递进地叙明原因,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全诗意蕴深刻,构思新巧,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此诗通过诗人与友人尽兴饮酒的全过程,表现了一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首句点明作者与朋友喝酒的地点与环境;次句以反复手法渲染开怀畅饮的场面;三句运用陶渊明的典故,写自己喝醉请对方自便;末句相邀改日再饮。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全诗在语言上词气飞扬,体现出歌行的风格。
李觏《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这首绝句,抒发诗人思归的愁绪。诗的前两句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的逐步收缩,色调的由明而暗的变化,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致浓得化不开。全诗四句,分四层意思,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把诗人的思归之情发挥到极致。
曾公亮《宿甘露僧舍》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这首诗写出了甘露寺的险要和长江的壮观,描绘出一幅空阔奇妙的江南夜色图。前二句写近景,描写山峰的云气和山谷的松声,用笔细腻,文字跌宕生姿。末两句写长江的风采,不说开窗看如雪白浪,而说奔腾翻滚的长江被“放”进窗来,把长江的气势写透写活,使读者眼前似乎看到浪花要扑进窗来的奇观,深深地被长江的伟观所震撼。全诗构思奇特,浑成合美,从小处着笔写出了长江的宏伟气势。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按照时间顺序生动地描写了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抒发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博大胸襟。全诗一句一个画面,从动态中捕捉和表现景物的特点,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使人目不暇接。云的黑、山的青、雨的白、水的碧蓝,浓墨重彩地勾画出雨前、雨中、雨后的美景。“翻墨”与“跳珠”的比喻新颖而生动,绘色绘声绘形,极为传神。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逆折法
原创 2017-03-29 诗评万象 诗评万象
绝句作法:逆折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怀古之作,写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件。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摄取战士还家、越王勾践还宫两个镜头,浓缩了越国称霸一方后的繁盛和威风。结句突然急转一笔,描写眼前的景色: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若无人的飞来飞去,好不寂寞凄凉。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显得感慨犹深。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是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前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写总的方面,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第二句写具体的方面,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后两句转向对“八阵图”的遗址的感慨,说刘备吞吴失计,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刘长卿《听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这首托物言志诗写诗人静听弹琴,表现弹琴人技艺高超,并借古调受冷遇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稀有知音的遗憾。前两句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流露出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的情操。
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是诗人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前两句主要写追叙自已被贬斥蛮荒,和家人音讯隔绝,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按照常情,后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诗人笔下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全诗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韩愈《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感情。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首句从“春”字盘转到“晚”字,可谓善取逆势。二句写晚春之景,用“百般红紫”概括了百花争奇斗艳的情景。三句又转出一景,在红紫芳菲之中,用扬花、榆荚作点染,随寄一点幽默情趣,堪称平中翻新,颇富奇趣。
郑谷《席上贻歌者》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这是赠给歌者的诗,隐含着诗人乃是歌者的知音,更透露出诗人客居异乡的羁旅之情。前两句,词简意丰地描绘了春风夜月、花前酒楼的京国之春,及歌助酒兴的欢悦气氛,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后两句,不是对歌者或歌声进行描绘,也不是直接抒发对歌声有怎样的感受,而是说:“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使歌者──听者、听者──歌者在感情上得到了交流和融合,取得了深沉感人的艺术效果。
李商隐《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诗人的伤感情绪。前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嗅梅《嗅梅》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用寻春咏梅来譬喻悟到本来面目的绝佳禅诗。首两句描绘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但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诗人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昂然十分了。诸佛所证悟的真如法身原来人人具足,不假外求,本自无缺,可是又有多少人会得呢?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屏列法
原创 2017-03-27 诗评万象 诗评万象
绝句作法:屏列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屏列法
屏列法,就是在绝句中,巧妙选择几个情景、事物,在四句诗中组合并列描写出来,构成形象生动的画面,用以烘托诗的气氛,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整体上给人完整深刻的印象,以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诗就像一幅绚丽生动的山水条幅: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江水、雪山,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点线面有机结合,色彩鲜明而又和谐。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开阔,出语雄健。全诗对仗精工,着色鲜丽,动静结合,声形兼俱,宛然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
李华《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是安史之乱之后,诗人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全诗从“城下”写到“涧水”再到“春山一路”,使“春行”之题具体化,随着春草、碧涧、落花、啼鸟的相继出现,也使人同样感受到诗人行路途中移步换景之妙。诗写的是静景,然而静景偏于动处写。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中以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出诗人感伤、哀愁、凄凉的心境,充分显示了诗人深沉叹惋之情。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写景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胸襟恬淡,情怀忧伤,自然地流露出来。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诗人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思。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张祜《赠内人》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妓称“内人”,这首诗题为“赠内人”,系借此题目来驰骋诗人的遐想和遥念。这首宫怨诗,既不正面描写她们的凄凉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们的愁肠万转的怨情,只从一个人在月下“看宿鹭”、灯畔“拔玉钗”“救飞蛾”的三个颇为微妙的动作,折射出她的遭遇、处境和心情,匠心独运,不落窠臼。全诗词采艳丽,语意含蓄,句句描绘宫人孤寂的心情,耐人寻味。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按时间顺序,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格调清雅淡静,却具有悠远的意境与无穷的韵味。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苏轼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令人神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归结法
原创 2017-03-24 诗评万象 诗评万象
绝句作法:归结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
归结法
归结法,就是在绝句中,通过对情景、人物事的描述和铺垫,最后以肯定、否定或比喻等方式得出某种结论,以强调诗人的感受,取得加深读者的印象,引发读者联想,或给人以某种启迪的艺术效果。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人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前两句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将敬亭山人格化。“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情景,诗人在人格化的敬亭山中似乎寻到慰藉,但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
杜甫《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此诗有动有静,婉转含蓄,耐人寻味。
白居易《观游鱼》
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诗人描绘了一幅生活场景,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这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他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两种心情是何等不同啊?此诗即景写情,对比强烈,于平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
杜牧《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此诗写作者登上高楼鸟瞰整个长安,眺望终南山,描写长安周边秋高气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高蹈绝俗、明净开阔的襟怀。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诗人运用以实托虚的艺术手法,用南山衬托秋色,不但能具体地表现出“秋色”之“高”,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
杜牧《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首诗着重写扬州一位歌妓的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此诗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手法上强此弱彼,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写出了诗人在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的初春,突然看到美妙的草色又惊又喜的心理状态。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前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没有紧承前两句,而是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真是妙手偶得的神来之笔。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溯因法
原创 2017-03-23 诗评万象 诗评万象
绝句作法:溯因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除了前人总结的起、承、转、合外,还有其他常见的作法。
溯因法
溯因法,就是在绝句中,通过描述某种情景、动作或诗人的心绪,然后揭示其深层次原因。从而增强诗的趣味,强化诗人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思考,深化诗的主旨,增强诗的艺术魅力。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第二句联想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的绿色丝织裙带。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出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细细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以一问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语言既晓畅又华美。
司空曙《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此诗写江村眼前事情,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全从这三字生出。第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回答了首句“不系船”的原因,表达了诗人随性的生活态度。这首小诗通过“钓罢归来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刻画江村情事,由小见大,就比泛泛描写江村的表面景象要显得生动新巧,别具一格。诗的语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幽美意境十分和谐。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至此,前面的悬念顿然而释,那几个镜头便自然而然地联成一体了。全诗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耐人玩味。次句诗意更为深入,同时也展示出了这位宫妃的内心活动和对蜀国灭亡的看法,纯用口语,而意蕴微妙。第三句照应首句“竖降旗”,描绘出蜀军“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投降场面。末句“宁无一个是男儿”,既斥责了蜀主的无能,又嘲笑了文武群臣甘当俘虏的丑态,含蓄指出了蜀国灭亡的原因。“更无一个”与“十四万人”对比,“男儿”与前面“妾”对照,骂得痛快淋漓。此诗写得很有激情,表现出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活现出一个活泼泼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就全诗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铺垫,虽泼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发露、缺乏情韵之作可比。
李商隐《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闺婿,辜负香裘事早朝。
此诗明写闺怨。抒情主人公是一位富家女子,她嫁得意中人,夫妻恩爱,因而在云屏深处娇嗔缱绻,春宵苦短。偏偏丈夫要早起上朝,于是引起她“无端”的抱怨,“辜负香衾”的怅恨。开头用“为有”二字把怨苦的缘由提示出来。首句的“因”和次句的“果”有抵牾之处,造成一种悬念。三、四句“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通过少妇的口说出“怕春宵”的原因。“无端”二字活画出这位少妇娇嗔的口吻,表达了她对丈夫、对春宵爱恋的深情。这首诗以无情写多情,以多情怨无情,心理刻画极为细致,风格含蓄深沉而又富于变幻。
张咏《雨夜》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这是一首宦游怀乡诗。首句写景,从官舍的室外空间环境起笔,用侧面描写手法表现秋风秋雨的萧瑟凄凉,暗扣诗题“雨夜”。次句紧承上句,画面转向室内,写客居者独处幽居生活的茕茕孑立、郁郁寡欢之状。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以声来衬静,营造出一个凄美的氛围。结句又由自然环境转移到人的心境。秋雨不懂抚慰诗人的怀乡之痛,兀自淅淅沥沥,不绝于耳,岂不更令人忧愁郁闷!诗人把羁旅之苦、思乡之情,归因于“空阶雨”,虽无理,但有趣。全诗风格平夷妥帖,语言谐婉自然,情致悱恻动人。
刘禹锡《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首句总写台城,综括六代,是一幅鸟瞰图。“六代竞豪华”,使人联想到当年金陵王气,今日断瓦颓垣,这就有了形象。次句在画面上突出了结绮、临春两座凌空高楼。“最”字接“竞”字,其奢为六朝之“最”,可谓登峰造极,那么陈后主的下场如何,便不难想象了。第三句记楼台今昔。眼前野草丛生,满目疮痍,这与当年“万户千门”的繁华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结句论述陈后主失国缘由,诗人改用听觉形象来表达,在“千门万户成野草”的凄凉情景中,仿佛隐约可闻《玉树后庭花》的乐曲在空际回荡。这歌声使人联想到当年翠袖红毡,缓歌轻舞的场面,不禁使人对这一幕幕历史悲剧发出深沉的慨叹。此诗寓怀古论今于人事景物的沧桑巨变的描写中,既有厚重的历史感,也有诗歌应有的情韵。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身在最高层”则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诗人的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花蹊】 绝句作法:比对法
原创 2017-03-22 诗评万象 诗评万象
绝句作法:比对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除了前人总结的起、承、转、合外,还有其他常见的作法。
比对法
比对法,就是在绝句中,把相反或相对的情景、物事、心绪进行比较描述,以突出其情景、物事的特点,强调诗人的某种心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回味的空间。
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卢梅坡《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王建《夜看扬州市》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这首诗写扬州夜市的繁盛景况,富有生活气息。诗一开始就用“夜市”二字领起全篇,定下了全诗的氛围。“千灯照碧云”五字,用灯火辉煌,照彻天空来状写扬州夜市的热闹,带给人以遥远的回想。次句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市内繁华热闹的场面。末两句用今昔对比,描写出扬州不夜天的情状:虽说现在不如以往太平时日了,但仍然整宿可以听到弦歌鼓吹的声音。至于扬州夜市往昔的繁盛、热闹程度,虽然作者没有明说,但通过今昔前后的对比,就给读者留下想象的广阔天地。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这是一首寄赠给薛涛的赞美诗。首句交代薛涛居住的地理位置,侨居在万里桥西的浣花溪畔;次句写薛涛隐居处环境的幽美,居住在枇杷花荫蔽的院落中,衬托出薛涛的高雅;后二句说薛涛的才情为众多才女所不及,末句更语意双关,借琵琶花春日盛开独冠群芳为喻,夸赞薛涛才情姿貌萃美一身。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末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如骑兵骤至出人意料,这种对比手法,是一种加倍写法,更加突出了春色的特征。
杜牧《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首诗着重写其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手法上强此弱彼,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概。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荡然肺腑。
王昌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邵阳日影来。
这首七绝以凄婉的笔调,运用心理描写以及对比手法,表明失宠宫妃的苦闷幽怨之情。前两句用平常的动作,写出了宫妃心情不定与失宠之可悲。后两句“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邵阳日影来”,将玉颜之白与鸦羽之黑相比,两者极不相类,而且相反,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非常深沉的怨愤。诗中的心理刻画细腻入微,使诗篇别具一种真实与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杜审言《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此诗首句写忆昔游而悲伤,次句写见花鸟而哀愁,三句自伤南窜之身,末句自比江水作结。全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是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点晴法
原创 2017-03-21 诗评万象 诗评万象
绝句作法:点晴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除了前人总结的起、承、转、合外,还有其他常见其他几种方法。
点晴法
点晴法,是指在绝句中,前两句对情景进行渲染,末两句则选取独特意象、情景细节或心绪变化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使诗的形象更突出,意味更深长,从而突出诗人的内在情感和诗的主题。
李白《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此诗描写了姑苏台的今昔变化,突出了春光依旧,而穷奢极欲的帝王已无处寻觅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荒凉的苏台柳色青青,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形成鲜明的对照,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次句接写当前景色,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一切都已化为乌有。“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像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做历史的见证人罢了。全诗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旨意遥深,感人肺腑。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句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所写的历史事件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绝句不同于长篇古诗,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是诗人在越国历史画卷中有意摄取的战士还家、越王勾践还宫两个镜头,浓缩了越国称霸一方后的繁盛、威风。结句突然一转,“只今惟有鹧鸪飞”。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若无人的飞来飞去,好不寂寞凄凉。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
李商隐《过楚宫》
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
这是李商隐写的一首悼亡诗,抒发了追思迷离、沉哀欲绝的心情。此诗前两句追述楚宫旧事,说明男女间的至情是古今长在的。“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二句,以“微生”与“襄王”对照,暗示自己如今已无复人间之乐,旧日的欢愉有如一梦,却令自己终生思忆。表明诗人悼亡恋旧,感喟无穷,不能自已。全诗描绘了巫峡云雨梦思,虚幻恍惚,难以寻求之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伤不得志之意及追求美好人生之情。
杜牧《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勤政楼位于长安城兴庆宫,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唐玄宗为庆贺自己的生日,把这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这天“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诗的前两句说佳节空在,丝囊已无,抓住了“承露囊”这个千秋节最有代表性的物品来进一步补衬。诗的后两句,“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说昔年壮丽金铺,经春雨年年,已苔花绣满。诗人以紫苔见意,移情于景,感昔伤今。用紫苔的滋长反衬唐朝的衰落,小中见大,词浅意深,字字都饱蘸了诗人感昔伤今的真实情感。
杨万里《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其二
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春归我未归。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此诗首二句,点明诗人“愿春迟”的原因,“不关老去”,而是“春归我未归”,点出了题目的“旅怀”。末两句“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把无知的杨花写成有知,把杨花由于东风而西飞的自然现象,说成是故意恼人。把西飞的杨花,涂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深重的思归心情。这种构思真是“写人情意,曲尽其妙”。
陆龟蒙《怀宛陵旧游》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脁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小诗,而诗的前两句却插入了作者的回忆与山水诗人谢眺及大诗人李白的事迹,这就在没有具体写景之前,给宛陵的山水染上一层重重的神秘色彩。“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诗人抓住了夕阳与随风飘扬的酒家的酒幌都映入溪水这一特点,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又点明了时间、地点,表现了诗人放浪不羁的性格。这首诗语言优美流畅,音调和谐。
韦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位于今南京市玄武湖畔,本为吴后苑城。诗的前两句以总体笔墨,描摹金陵的景光风物,而情景中,只凭“梦”字轻轻透露消息。后两句则将目光回转到“台城”,并选择“柳”为高度凝聚的媒介形象,即景抒情,藉情统驭景,呈现了浓厚的主观指向。六代倾覆的最后一幕于此处结束,而堆烟叠雾的杨柳却容颜未改,春来依旧绿遍十里长堤,一如台城豪华鼎盛时,以柳的“无情”,来反衬诗人对兴亡盛衰的无限感慨。
张泌《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此诗是作者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描写梦境及梦醒后的情景,写出了诗人的相思之深切与苦怨。诗的首句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二句写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三句写明月有情,伊人无义;四句写落花有恨,慰藉无人。前两句写入梦的原因与梦中所见的景物,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是对这位女子的埋怨之情。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真切感人,动人心弦。
皇甫冉《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
释子身心无垢纷,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松林寺,惟有钟声出白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普门上人秉性高洁的赞美与钦佩之情,同时流露出了作者在仕与隐之间举棋不定的矛盾心理。此诗首先写独自离去的普门上人的洒脱、孤标,以此作为世人的对比。“相思晚望松林寺,惟有钟声出白云”,兴象玲珑,旨味超绝,诗情与禅意交融。尽管只写钟声白云而已,但那钟声的警醒和召唤的力量,普门上人清风白云般高洁的人格,诗人的倾羡与帐惘,都随着飞出白云的钟声而透现出来。
陆游《楚城》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这首诗通过古城荒废、猿鸟悲啼、人事变迁等风云变幻,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表达了现实的慨叹。第一句用“荒”和“悲”定下全诗的基调。第二句把“江上荒城”与“屈原祠”紧密联系起来。三四两句,以滩声依旧来反衬人间万事万物的变迁,从而联想到楚城的荒芜,表达了一个爱国志士的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楚城荒废的状况有所感伤的情怀,许多不便于细说、说不尽的地方,都蕴蓄在慨叹和停顿当中。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重字法
原创 2017-03-15 诗评万象 诗评万象
绝句作法:重字法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四句一首,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结构,前人总结为起、承、转、合。除此之外,绝句还有其他几种方法。
重字法
重字法就是在绝句的四句诗中,有意地重复一个或几个字的作法。在近体诗中,因篇幅短,格律严,特别忌讳一篇中同字重复,否则即谓某字犯重,成为疵点。但有时诗人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使用重字技法,以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王安石《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闲。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是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山”字出现了八次,一个字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出现得如此频繁,在整个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很罕见的。可以说,王安石正是借助于这个“山”的反复运用,不仅达到了回环反复的效果,在形式上取得了特殊的美感,而且在内涵上形成了特殊的意蕴。
江湜《舟中二绝》(其一)
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
却羡舟人挟妻子,家于舟上去无愁。
这首诗说舟人以舟为家,虽然过着漂泊的生活,却无需承受思亲念家的愁苦,从而反衬诗人自己漂泊无依、孤苦思亲之情。诗中每句均重复一“舟”字,首句用“浮生已是一孤舟”形象地概括了诗人一生的漂泊,属于“面”上传情;其后三句写“点”,即写这一次出游的感受,曲折地表达出自己漂泊孤苦的境况。
贾岛《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此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后长期客居并州,又北渡桑干河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命运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却望并州是故乡”,重复了首句的“并州”,突出对“客舍”与“故乡”感情纠葛,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久客他乡的人微妙又真实的心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未用任何渲染之笔着意描写,而是以倾诉的方式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复信。这首诗“期”字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重出,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李觏《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通过“天涯”、“碧山”词汇的重复,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把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和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发挥到极致。
李益《度破讷沙》
眼见风来沙旋转,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外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这首诗记录了诗人亲历的一场沙尘暴,引起诗人“经年不省草生时”的联想,在这茫茫的沙碛上怕是永远看不到草木生长了。“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诗意一转,用以退为进的笔法,反映了塞北终年无春的特征,表现了诗人的乐观性格和博大襟怀。
【诗艺花蹊】 绝句作法:诘问法
原创 2017-03-17 诗评万象 诗评万象
绝句作法:诘问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除了前人总结的起、承、转、合外,还有其他常见的作法。
诘问法
诘问法,即在绝句的某一句中,采用设问或反问语气,自问自答,或问而不答,以强调内容,引人注意,调动情绪,启发思考;以使绝句的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或起波澜,有变化,以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贺知章《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咏物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高适《塞上闻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此诗用明快秀丽的基调和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安详、恬静的一面。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借问梅花何处落”一句中,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同时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
杜牧《秋浦途中》
潇潇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雨岸浦。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此诗前两句以清疏简淡的笔墨勾画出一幅风雨凄迷的行役图,于凄清的自然景物中透露出作者的宦情羁愁,运用对仗而有自然流老之势,缘情写景,景中含情。后两句不直抒乡思旅愁,只借归雁设问,则旅途的孤寂愁闷、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尽寓于其中。此诗含蓄蕴藉,富有情韵。
白居易《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这是一首寻春、觅春小诗。诗中用“懒发”、“慵啼”来形容花、鸟,以“无力”描写柳条,都给人一种娇不胜寒的感觉,但春既已萌动,毕竟是锁不住的,“何处未春先有思?”“先有思”,就是说,春天已在不易察觉中迈出了她的脚步,一个姹紫千红的繁华春日,就要来临了。凭着诗人的敏感,在本无春景可写的记游中,却染上了令人鼓舞的春意。此诗以平淡语写日常平淡事,但凭着诗人的情怀和敏感,写得别有意趣。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
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断人肠”将别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结束全诗,离愁别恨,悠然不尽。此诗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自然流畅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体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友谊。
王翰《春日思归》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邪。
此诗一、二句写作者看到春日美景,想到自己多年来漂泊在外功业无成,不禁触动故乡之思。三、四句,作者看着若耶溪上空阔的水面,不禁反问,秋日湖上那些采菱吟唱的女子,在春日里还有几个荡舟水上呢?她们应该都在家里享受家的温馨和甜美吧。以秋日采菱、春日在家的女子有出有归的自在反衬诗人漂泊在外功业无成却又不能回家的窘况,表现诗人思乡难回的苦闷。
李贺《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末两句采用设问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通过反衬的笔法、起伏的节奏,使人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张继《与贾岛闲游》
水北原南草色新,雪消风暖不生尘。
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
此诗语言平朴,尽是平常用语,如两句“草色新”、“风暖”和“不生尘”,但这些字词的表现力很强,生动描绘了北方初春生机盎然的景色。全诗在写法上先着力渲染水北原南好春色,后对城中忙碌之车马发表感叹。这种先叙后议的写法,与他通常写诗只叙不议有很大的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