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侯论
记得一次上课,课间休息和几位师友谈起了近代史上风云人物的成败得失。论起风云人物与我等芸芸众生之不同,言及风云人物之不同之处,感慨万千。近来念及此,又翻出苏东坡《留侯论》重读。东坡先生一代文豪,其笔下对张良的洞悉,自有一番见解。
东坡先生开篇便言:“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以此立论,言出匹夫与豪杰之不同。豪杰之士,于人情所不能忍着,不惊不怒,此中自有一番修为,我辈自难以望其项背。
以前读张良事迹,不觉其独特之处,而今稍知人事,对张良之度量若有感悟。对此,东坡先生自有高见:“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细细想来,确是如此,萍水相逢,老人以命以仆妾之役,子房不惊不怒,如我辈则不然,定会惊怒。这个中的差别,恐为个人修为的高低,我等若遇此等事,定会大动肝火,甚至怒不可遏,而豪杰之士则处之不惊,可见内心修为之高。
二、高适
高适西出塞外所言的“故园东望路漫漫,老态龙钟泪不干”的那种无奈的思乡之情,漫漫回乡路,总是走不完的。在一个人的时候,突然会念及高适的诗,想起高常侍在塞外东望故乡时的境况。
高适,他曾经慷慨言燕行,他曾经做吏风尘下,也许经历这些的高常侍更能体会到故乡的温情。东望故乡,高常侍明白回乡的路总是走不完的。年少时负笈远游,友好的伙伴、严慈的长辈渐离渐远了,从那刻起一种叫做乡愁的思绪便一直萦绕在心头;后来年过半百的高常侍做吏风尘,面对着百事皆有期的公门,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在故乡的狂歌之景,再后来远游塞外,出任幕僚,担任节度使,更明白故乡的温情,可能再也回不去了。窗外又下起了小雨,我的思绪被雨声打断,看着淅沥沥的雨珠,又念起了青山绿水的故园。
三、苏东坡
当年东坡出川入京,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闻名天下,想那时的东坡先生一定很高兴。
突然接到母亲去逝的消息,那个为东坡传授诗书的慈母永远离去,也许此时东坡想到了此事古难全,一种无奈的悲哀;而后东坡再次入京,应中制科,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谁知突然老父病逝,东坡扶柩回川,又一次经历了亲人的别离。
丁忧完后,刚回京的苏东坡,就被御史谢道韫奏了一本,东坡看清朝局,那赏识他的英宗已经离去了,那新继位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了,过去的永远的过去了。东坡上书自降,请求外放杭州,随后便是兹游奇绝的一生。那一句“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东坡先生多少的无奈,道出了东坡先生的豁达与乐观。每次念及亲友,看看天上的月亮,突感这是家乡的月,念起东坡的诗,内心会平静许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