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集
重读《史记》

重读《史记》

作者: 流萤edu | 来源:发表于2022-02-04 23:58 被阅读0次

曾经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候,看《史记》看的是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的变迁;重读《史记》,看到的是国与国之间、君臣之间、臣子和臣子之间的权衡利益,勾心斗角。整个中国的历史,似乎都是一场人心和人心之间的较量。

伴君如伴虎:萧何的小心翼翼,不断打消刘邦的疑心,才得以保全自身;王翦率领秦军六十万军队,不断向秦始皇索要房屋田产,以示自己衷心,打消君王担忧他反叛的心思。稍不留意,就会身败名裂。韩信军功累累,却从齐王贬为淮阴侯,最后被迫起了反叛之心,却被吕后诱骗宫中诛杀。文种伴随越王勾践,管理国政,越王称霸后,给文种赐死。如果不懂得帝王的心思和顾虑,再多的功劳,也会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功成必须身退:范蠡辞别霸主勾践,利用师傅计然的策略治理家产,成就了陶朱公的美名;张良拒绝肥沃的齐地,甘愿要留这个小地方,被封为留侯,才在刘邦和吕后大肆诛杀开国功臣之时保全自身。所谓“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自古如此。如果看不清这个局势,不懂得提前谋划,最后结局难以善终。

自古耿直无法全身:伍子胥多次提醒吴王夫差注意越国动向,却因伯嚭的谗言和君主的猜忌,最后被吴王赐死,抛尸江中;秦将领白起,给秦昭王攻城略地,因不听号令去攻打赵国首都邯郸,最后一柄短剑赐死;周亚夫封侯封将,前半生辉煌无比,给汉景帝立下汗马功劳,耿直性格屡屡得罪汉景帝,当嫌隙逐渐恶化,最终饿死牢房。名将的败仗,自古不是在战场,而是在宫中。

游说君主,算计人心:不管是张仪的连横策略,还是苏秦的合纵主张,一切的游说,算计的是国家形式,君主心思,臣子心态。当人心算计到位,才能张嘴提建议被接纳,才有机会封侯拜相。穰侯扶持秦昭王上位,然后起用白起,自己出将入相,最后被范雎轻轻一句点破,秦昭王免其相位,所得封邑陶邑在自己死后也被收回。范雎点破秦昭王的,何尝不是秦昭王所担忧的呢?——母后专政,穰侯擅权,兄弟奢靡,自己的国政何尝稳固?臣子用与不用,在君王心思;想获取自己利益,也得算计君王的心思。

读史使人明智慧,明哪里?不过就是看清了人与人的关系,看清了人心的算计,看清理的权与利之间的纠葛,然后知道如何行事而已。

读的是历史,想的是当今。看懂了历史,或许就能看懂职场,看懂一切人际关系吧。

相关文章

  • 重读《史记》

    曾经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候,看《史记》看的是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的变迁;重读《史记》,看到的是国与国之间、君臣之间、...

  • 这30个耳熟能详的智慧成语,都出自《史记》!

    在《史记》中,司马迁引经据典,结合人物,创造了许多成语,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些成语,来重读《史记》吧。 【沐猴而冠】...

  • 在苦难里让生命闪闪发光                  

    决定重读这封书信,起因在于《史记》。因为有人说,要读懂《史记》,非读《报任安书》不可,要读懂司马迁,也非要读《报任...

  • 读《史记•项羽本纪》|解读悲剧式英雄

    8月15日开始读《史记》,一直下不了这个决心。老实说,难度不小。重读《史记》的想法,基于去年参加的一个培训班,老师...

  • 日常一记

    下午 我的不想写paper,可马上就是deadline 了,我躺在床上刷剧,刷微博,看八卦… 他在重读史记 他:你...

  • 读史识人--那个叫赵高的小人

    重读《史记》,对赵高的所作所为,颇为不解。始皇在时,他备受宠爱,不仅是皇帝的贴身侍从,还是皇帝爱子胡亥的...

  • 说辞:“狱”

    近日化浊重读《史记》,看至“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一句,颇觉奇怪。 “狱”之一字,如今似只有“监狱”之意,结合上文...

  • 我们多大程度地误读了典籍?

    在经过多年历练,事业有成之后,我的朋友诗人孝波兄开始安下心来重读《史记》。他在微信里对我感慨:“看过今人...

  • 黄帝的子孙,权利的传承

    前些日子重读《史记》,读过《五帝本纪》,发现果然没有人能无私到把权利交给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我忽然觉得从小学...

  • Day9 史记小人物之二:鲍叔牙

    今日重读《管晏列传》,忽然发现《史记》中的小人物非常值得一写。管仲、晏子之流,司马迁已经着墨很多,但我关注的却是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史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le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