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个人都在被潜移默化地洗脑,如何建立真正的个性?

每个人都在被潜移默化地洗脑,如何建立真正的个性?

作者: 格局林状元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10:30 被阅读3次

拒绝被洗脑,彰显个性,是我们90后最明显的特点。

从外形上尝试过杀马特和爆炸头的那些人,现在在内心追求着诗和远方,那时候总想着特立独行,但实际上只是表面上的与众不同。

我们谈到思想政治课,就会开玩笑地说这是洗脑课,我们是抵触这类课程的,因为我们想要保持个性,就要拒绝被洗脑。

我也反感洗脑,觉得那就不是好事,但是现在重新思考,拒绝洗脑并没有办法阻止被洗脑,而洗脑也可能是好事。

要保持个性,就要先正确看待个性。

个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或者是靠自己的思考来赢得的。

我们都没法逃脱环境和他人对我们的影响,我们的个性塑造是综合因素的影响。

有环境和时间的影响,如果我身处在清朝早期,会觉得女性裹足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在现代,包括我在内的人都会认为是陋习,要群而攻之。

有观念的影响,不同的观念会引起截然不同的行为,甚至影响世界。就以“智力是由遗传决定的,并且不能增加”这个概念举例,当整个世界都相信这个观念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情况?

最著名(但有缺陷的)测验确定,美国白人的平均心智年龄为13,而俄罗斯人的平均心 年龄为11.34,意大利人的平均心智为11.01,波兰人的平均心智为10.74,“黑人”的平均心智为10.41。

教育者读了该测验的结果,心里想:“试图提升学生的智力是无意义的。”因此,他们以职业的课程代替了学术的课程,并且接受了教授学生们事实而不是判断过程的方法论。

美国立法者读了该测验的结果,然后决定:“我们必须做些事情来阻止智力低下的人们进入这个国家。”因而他们修改了移民法,以歧视南部和中部的欧洲人。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人种福祉的优生学家,将此测验视为一个致命的警告。他们认为:“如果不能提升智力,我们就必须找到鼓励高智力的人多生育和督促低智力的人少生育的办法。”优生学家的这种关切鼓动了许多行为。玛格丽特桑格(Margaret Sanger)的计划生育项目敦促低层阶级采取避孕措施。其他人成功地使推行强制绝育合法化,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弗吉尼亚州。美国最高法院支持了弗吉尼亚的法律,大法官霍尔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宣称:“低能者有三代已经足够了。”在此后的50年里,7500名妇女,包括“未婚母亲、妓女、轻微罪犯和有违纪问题的孩子”被绝育。此外,到1950年,15万名被认为是“有缺陷的”孩子,许多还是相对正常的孩子,遭到违背其意愿的拘押。他们“忍受着隔离、拥挤、强迫劳动和身体上的虐待,包括施行脑叶切除术、电击和外科绝育”。

与此同时,商界领袖们读到此测验结果,然后决 “我们需要一些政策来确保工 人们把他们的心智留在工厂的大门外,无头脑地完成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因而颁布了这些政策。几十年以后,当爱德华兹戴明(Edwards Deming)提出他的让工人也参与决策的“质量控制”观念时,商界领袖们仍然记得这些测验的结果,并且无视戴明的告诚。(与此对比,日本人欢迎德明的观念;其结果,他们有几项工业强起并超前于其美国竞争者)

——来自《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

如果我在当时的美国,估计也会被当做智力低下而绝育,真是很惨的结果。

我们经常会读一些研究来获取一些观念,然后指导自己的行为,我之前和同事一起看了一本健康书籍,这是一本提倡吃素有益而吃肉有害的书,然后她80%的饮食都是素菜,而我是少吃碳水化合物,但是肉没有少,她说我都看了书,怎么还吃那么多肉,我说因为我不信,至少不完全信。

对于中国人,最科学的养生书籍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而不是各种美国膳食指南。

有大众文化的影响,微博、抖音、头条、公众号、音乐和电影,都是在传递着大众文化,对小孩的影响力远超家长和老师,对成年人的影响也非常大。

一个普通青少年到18岁时,会在教室里度过1.1万小时,他或她大概花费13,000小时做课程作业,但看商业广告的时间却超过75万小时,同一个人到35岁,做作业的时间少于2万小时,看商业广告的时间就达到200万小时。

现在有了抖音等碎片化媒体,我相信这个时间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200万小时,一万小时定律跟它比起来,简直就是弱爆了,可见大众文化对个性的影响有多大,我们自以为的个性,实际上是被媒体主导着。

我有个喜欢撸铁的硬汉同事,他说现在电视剧和广告都是那种不男不女的男生,让很多女生都喜欢这种白嫩嫩的男生,败坏社会风气,我在想他现在还单身就是因为这种风气让他这种男性没有市场,好惨。

从广告和连续剧就可以影响一代人的价值观,是很正常的,他们懂得让人动感情,并且不断重复,来软性植入我们的大脑,进行软性的洗脑,这才是最可怕的。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论打广告,我就服史玉柱,虽然我也没买脑白金,但是脑白金的销售在过去20年也是在持续增长,说明大众已经被洗脑了。

广告通过不断切换场景来让我们的注意力不断被吸引,抖音也是同样的方式,这种短期刺激不比性刺激差多少,所以才会有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花了四五个小时在上面,但带来的后果是,注意力变得脆弱不堪。

学习的时候,老师的教学不可能像抖音一样有大量的场景切换和刺激,于是很多人就闲不住,就会刷起手机寻找刺激,并且吐槽老师讲课差,越来越少人有耐心读完一本需要思考的书,一篇深度思考的长文。

我们自以为的个性,被多重因素洗过之后,实际上没有多少是我们自以为的天生个性,都是后天被动形成的。

好在智力是可以提高的,个性是可以赢得的。

赢得个性,我们需要有正确的指导原则和实践:

1、把你对任何人、议题或情势的第一反应看作是尝试性的。(第一反应的感觉不见得是对的,所以需要考察后再接受)

2、判断你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反应。(考虑你的反应是不是借鉴了其他人的观点?比如父母、朋友、名人或者是某个电影小说虚构的人物,是什么特定的经验影响你作出这样的选择?)

3、考虑你有可能对这个人、议题或情势作出的其他可能的反应,

4、询问你自己是否还有其他比你的第一反应更恰当的反应。(你在回答时,排除你的制约条件的影响)

—— 来自《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

对于宗教我虽然想了解,但是却敬而远之,前段时间我去四川找朋友,第一位朋友刚好晚上有小型的教徒聚会,邀请我一起参加,但是我第一反应是不想去,但是第二反应是觉得应该去,最后也没去。第二位朋友邀请我去一个寺庙,他朋友在那里在住持,我第一反应也是不想去。

我当时就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第一反应,是受谁的影响?我当时能不能有更好的反应?只是还没得出答案。

我需要把这种训练融入生活,每次遇到第一反应的时候,我就需要按照原则来思考,只有刻意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批判性思考。

要么被动获取大众文化的个性,要么主动建立真正的个性。

相关文章

  • 每个人都在被潜移默化地洗脑,如何建立真正的个性?

    拒绝被洗脑,彰显个性,是我们90后最明显的特点。 从外形上尝试过杀马特和爆炸头的那些人,现在在内心追求着诗和远方,...

  • 潜移默化

    潜移默化在我看来就是洗脑。 不知道什么时候特别讨厌别人说被洗脑这个词,潜移默化的改变,润物细无声的进入潜意识,洗脑...

  • 宇宙法则 怎样给自己“洗脑”

    为了实现你想要的成功、自信和繁荣,你必须给自己“洗脑”无论如何,你都在被洗脑,问题只在于“是谁在给你洗脑?”无论你...

  • 我们都被绑架了

    所有人一切的情感都源于其自身的"深度学习"。 我们一出生就生活在历史前辈的"教育"下,潜移默化地被洗脑。 至少在上...

  • 李东谷:人生只有一张牌,那就是你的品牌!

    人生只有一张牌,那就是你的品牌! 经常有人会说:学习就是被洗脑。你要清楚一个事实:每个人从接受教育开始就是在被洗脑...

  • 三步养成好习惯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大部分是潜移默化养成的,这些习惯有好有坏。如果你想人为地建立一些新习惯,或者改掉旧习惯,...

  • 如何科学地给人“洗脑”?

    分享一个老板们很爱看的话题,“如何用演讲煽动一帮人给你卖命”,说白了就是如何给人洗脑,如果你想洗别人或者想知道如何...

  • 顺其自然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个性不同,里面就不同,从而不相为谋,任其时光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流逝,个性却不能改变……

  • 我在被老公洗脑中

    2012年刚认识老公的时候,他说最讨厌那些会很凶很会吵架的人,说他自己以后要是结婚的话不会吵架,如果我生气...

  • 如何建立真正的信心?

    今天一位战友给我提了一些关于社群小建议。 我在发现我是一个注重结果,对错,却不会注重别人的感受和需要的。 我总是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人都在被潜移默化地洗脑,如何建立真正的个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of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