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好的告别》:一堂关于衰老与死亡的人生必修课

《最好的告别》:一堂关于衰老与死亡的人生必修课

作者: 尹丽芳思维图法 | 来源:发表于2023-05-23 15:06 被阅读0次

对于衰老、衰弱和濒死我们一无所知,我们需要清晰的观念,优雅的跨越生命的终点。

一、独立—-活到100岁的代价

过去,能够活到老年的人并不多见,但是今天,科技、医疗的进步让高龄不再具有稀缺价值。然而,不管我们的寿命如何延续,“老”就像日落一样无可避免。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独立、自尊的生活是否将一去不复返?

1、田园牧歌式的老年生活

2、活得久了,问题来了。现代化降低了老年人的家庭地位。

3、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再 ,我们该怎样维持。

二、崩溃—-接受变老这件事

生命衰亡的过程像一条长长缓缓的曲线,主流的医生会避开已过生命之巅的老年人,因为他们没有对付“老废物”的设施。长生不老的幻觉大行其道,可老年病学医生要求我们承认自会衰老,这真的有点难。

1、人为什么会老,生命老化的故事就是身体器官走向衰竭的故事。

2、连医生都避之不及的老年病,应运而生的养老院。

3、承认“年纪大了”才能活得自然

三、依赖—-我们为老做好准备了吗

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这些人处于生命旅程的最后阶段。

1、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

2、离开生活几十年的家

3、“关”在救济院的“犯人们”

4、应运而生的疗养院

5、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

6、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使生活存在价值。

四、帮助——适应从家到老人院生活的转变

我们想象不出,在我们衰老、脆弱、没人帮助就无法生活的情况下,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一所小小的房子,小小的厨房和卫生间,可以自己锁上房门,没人要我们按时起床,穿衣,吃药…走出家门,来到另一处住脚,我们能奢望些什么。

1、可以考虑去老人院看一看

2、老人的渴求:一扇能上锁的门,辅助生活的目标就是任何人不必觉得被机构化了。

3、年岁增长快乐程度提高,但是比年轻时候少了焦虑、压抑和愤怒。

4、生活是一种技能,老年的平静和智慧是在实践的历程中实现的。重要的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人。

5、让我们拥有了自我实现以后,视野收缩中发现未来有限,且不确定的时候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刻放在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的身上。

6、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

五、更好的生活——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是疗养院的三大瘟疫

晚年生活的伊甸园里不能只有安全和保护,有价值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的。

1、绝望疗养院里的疯狂计划:用两条狗、4只猫、100只鸟发起的革命

2、疗养院的死亡率降低了15%。医学专业人士专注于修复健康,而不是心灵的滋养。

3、修复健康,也需滋养心灵。唯一让死亡并非毫无意义的途径,就是把自己视为某种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家庭、社区、社会。

4、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厕所

5、战胜老年生活的无聊与无助,我们的生命天生互相依赖受制于远远超过我们自身控制力的力量和情形。

六、放手——什么时候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

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和医生谈些什么呢?难道医生的职责不是让病人尽量多活,哪怕多一分钟、一秒钟也好?

1、大限来临建立一个系统,让人们在生命终极之时,帮助他们实现最重要的愿望。

2、善终护理不是无所作为

3、100种治疗方法不一定能有一种有用,我无法确定自己的时间,每一个冲动都是战斗。4、尽全力救治也许不是最正确的做法

5、临终讨论专家的话术,接受个人的历史性清楚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

6、从医疗到照顾,从绝望到解脱

七、艰难的谈话

在人的历史性方面,谋求共识,并以生命尊严和保持有意义的生活,作为追求,医患双方都面临着学习的任务。

1、选择可以信任的医生

2、三种医患关系:家长型、资讯型、解释型家长型:医生是权威目的是确保病人接受,我们认为对他最好的治疗。资讯型:医生对病人的了解越来越少,对科学的了解越来越多。解释型:医生是帮助病人确定他们想要什么。

3、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

4、少做一点也是一种帮助,做得太多对一个生命具有同样的毁灭性。

5、艰难的谈话如何开始

八、勇气——最好的告别

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体验到的痛苦并不完全是身体上的。有时候他“浮出水面”,在意识最清楚的时候,听见我们的声音,他会露出微笑。然后他“完全上岸”了,意识到事情还没有结束,他本来希望已经全部消失的痛苦、焦虑仍然还在。他只有睡着的时候才是平静的。

1、勇气是面对知道需要害怕什么或者希望什时体现的力量,而智慧是审慎的力量。面对人终有一死的勇气和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

2、选择比风险计算更复杂,生活不是全部时刻的平均数,表面看似幸福可能是空虚,而另外一个表面看似艰难可能致力于一项伟大的事业。

3、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4、和父亲最后的对话

三杯恒河水,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医生,最有意义的体验会来自于帮助他人处理医学无能为力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的告别》:一堂关于衰老与死亡的人生必修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px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