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笔录文章上班这点事儿
哪有什么躺赢的人生:34岁,高学历低技能,职场逆袭得多难?

哪有什么躺赢的人生:34岁,高学历低技能,职场逆袭得多难?

作者: 赵晓璃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21:13 被阅读287次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过年对多数职场人来说意味着放松和休息。

但对有些人来说,意味着辗转反侧、焦虑不已,对他们而言,年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一团乱麻,不知从何梳理。

他们也曾渴望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一洗过去挫败的痛楚和感伤,来一次振奋人心的“逆袭”。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闪亮的耳光。

所谓前有播种与耕耘,才有后来的收获。

如果在职业发展前期,你没有做好播种(职业定位)和耕耘(必要的积累),妄图通过职业重定位迅速翻盘,无异于痴人说梦。

今天这篇,源于一则真实的咨询案例,为保护当事人隐私,特地对这个案例进行了文学加工与处理,旨在提醒有缘看到此篇文章的读者,切莫掉以轻心,不要重蹈覆辙!

一、

翻开咨询者孙琳(化名)的履历,难免让人唏嘘不已。

孙琳,女,某国内重点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学历,毕业后在老家(某三线城市)一家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这一做就是八年。

从孙琳26岁研究生毕业算起,如今已经34岁了。

“晓璃老师,我焦虑极了。我在这家事业单位做的行政类工作,工作内容也很简单,多是写写材料、申报项目什么的。这种申报资料都是有模板的,只需要我和相关部门对接好,套用固定的格式,组织好语言,修改下细节就好了。本以为我会一直安稳无忧地呆下去,没想到老公年后就要正式调到北京工作,后面他的事业也会在北京发展。

我肯定是要跟过去的:一来我正在备孕,毕竟快35了,要孩子的事情不能再耽搁了;二来一旦离开了现在的事业单位,我不知道去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北京,自己又到底能做什么?”孙琳感慨道。

根据孙琳的叙述,她高考报考志愿时不知道报考什么专业,听家人说建筑行业很吃香,于是报考了建筑专业,可没想到成绩差几分,被调剂到了土木工程专业。

大学期间,孙琳学习刻苦,本科毕业的时候,获得了保研的资格。

为避免激烈的求职压力,加上她自己本身也不清楚要做什么,就选择了这条“保研”之路。

研究生毕业之后,孙琳依然迷茫不已。

在家人的建议下,她报考了老家的事业单位,就这样误打误撞进了这个单位,并且一做就是八年。

二、

“既然工作无聊而琐碎,你就没想过寻找其他出路吗?”我问。

“实不相瞒,在工作第三年第四年的时候,我可想换个环境了。然而一想到这家单位的福利待遇,我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走出这一步。”孙琳说。

原来,孙琳所在的单位待遇在这座三线城市算是很不错了,虽然平时工资不多,但年终奖特别丰厚,平摊下来的收入非常可观;另外在医药费报销方面,除了社保能够报销的80%左右之外,个人部分的80%左右单位也给予报销。

例如,孙琳几年前做过一次阑尾手术,花费大约1w左右,社保报销了8k,剩下的2k单位报销了1.6k,最终自己只花费了400元左右。

另外单位离家特别方便,只要10分钟步行左右的路程就可以到......

在孙琳的设想中,她就这样一直做下去,等到上面的领导熬白了头退了休,自己的资历再积累深一点,总能从普通职员混到资深职员,到头来说不定也能混到啥主任当当。

不知道你可曾发现,类似孙琳这样的工作生活状态,用两个字描述最为贴切,即,安逸。

在心理学上,这种安逸就是“舒适区”的典型表现。

对个人来说,“舒适区”就像一个怪圈,呆久了,就会圈住曾经的豪情壮志,也圈住了成长的可能。

经过系统的能力梳理下来,孙琳的能力依然停留在“新人阶段”:只能在初级岗位上完成基本工作要求,没有累积到可迁移的能力或优势,职业目标长期匮乏,情况着实堪忧。

三、

我给孙琳画了一幅“职业成长路径图”。

在这张图里,我将常见的职业路径大致分为:探索期、新手区、成长期、成熟期、瓶颈期、突破期、事业期。

而所谓的“职场逆袭”,多见于“瓶颈期”之后的“突破期”。

也就意味着,那个时候你已经具备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也形成了优势能力,在单位中的不可替代性高,渐渐形成了个人风格。

——你会遇到一段时期的“停滞期”,这个时候如果能够进行反思和定位,辅以相应的积累和调整,则很容易达到突破,这才是“逆袭”的真相。

而类似孙琳这种停留在“新手区”的人来说,空有职场工龄却没有相应的积累,远远没有达到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如果想要在今后获得较为顺利的发展,要从职业目标入手,进行重新定位,再去想办法积累初级经验,逐渐与管理人员建立信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有可能进入成长期。

而孙琳这个案例更为复杂的在于,首先她是女性,其次她的年纪很麻烦(35岁是很多事业单位及公务员招考最后的年龄线,也是很多企业招人的年龄分隔线),最后她已婚未育的尴尬身份,无疑都是她切换职业轨道的隐性障碍,可谓阻力重重。

1、对于女性而言,职业规划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一条线

在现实环境中,女性的职业规划,更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包括情感、婚姻以及各种相关因素。

类似孙琳之前的规划思路,就是典型的“线性思路”:只考虑到单向的职业发展,没有考虑到更多的角色。

对很多女性而言,结婚之后,生娃的时间点就需要摆上重要的议程。

在这一点上,孙琳有些悔不当初。

如果自己能预见今天,孙琳不会选择选择现在这般高龄备孕,而是在工作第三年,也就是新婚那一年,就着手生娃这件事,如果打算要二胎,那就一鼓作气,毕竟单位的福利条件很不错,甚至还能享受长达半年的产假。

如果那几年能够完成生娃大事,如今孙琳转战北京,就不会有“已婚未育”的身份尴尬了。

2、任何时候,都不要得过且过的生活

任何行业也好职业也罢,和做生意的逻辑差不多。

通常说来,1-3年为适应期,这段时期的投入大于产出,不论是熟悉岗位或行业知识,以及去到新单位和同事领导建立信任关系,都需要必要的时间磨合;

3-5年为积累期,这个时期投入和产出大抵持平,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的理念和方法,甚至能产出成果,成为独当一面的职场角色,这是成长期的重要标志;

如果持续积累,从第六年开始,会慢慢步入“收益期”:不论是专业水平,还是业内影响力,你都会上一个新台阶,一旦遇到新的机会,或者受到其他平台的邀请,借势达到收入的爆发式增长指日可待。

——这个过程实际上不是一个令人愉悦的过程,甚至会充满痛苦。

毕竟,躺在沙发上刷个手机追个剧多轻松?可是要构建自己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上不断精进,绝非一日之功。

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兴趣的消磨和乐趣的减淡,甚至会有一段“黑暗期”:你苦苦努力了很久,仍然看不清前面的路。

但一旦突破了某个点,也就是传说中量变到质变的那个临界点,你的成长会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因此,职业发展一定不是线性的,它更像螺旋上升的过程,这里面有反复有倒退也有困顿,但如果你站在长远的时间轴来看,依然是保持前进和上升的。

如果不是,你需要抓紧时间自我反思。

3、有些苦绕不过去的,不如早些经历

对很多人来说,人生短短七八十年,职业生涯恰恰贯穿了你我最年富力强、最具创造力的时期,几乎是每个人的主旋律。

想要在任何领域取得成绩,对于很多条件一般、起点一般的普通人而言,唯有在某个领域深耕,度过最艰难的“投资期”和“积累期”,才能品尝到“收益期”的甜美果实。

这个过程,少则五六年,多则十年二十年。

对于前文的孙琳而言,由于前期缺乏规划与积累,在遇到职业变故时,就容易陷入被动的局面——

这个时候,首先要冷静下来,系统地进行职业重定位;

其次要理清战略目标,例如以三年为一个战略阶段,分清每个阶段的主次,进行针对性的取舍;

假如孙琳和老公的夫妻关系不错,同时老公收入也不错,这个时候孙琳不妨考虑年后去北京,先休息一段时间专门备孕,同时做些准备,便于产后复出职场。

最后,对眼下的孙琳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从头积累一技之长,而是加强自己适应变化的能力,迅速启动“归零”心态,找到可以起步的领域积极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留意新的机会,方能获得较为顺利的发展。

——而这些,无疑是违背我们贪图舒适的本性的,但是,如果现在再不主动吃苦,将来的某一天,当你发现自己不得不去应付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及工作时,恐悔之晚矣!

“作为一个平凡人,无论多辛苦的事,对外人都是不足道的......要创造魔法,要让微不足道变得重若千钧,要让细枝末节变成缠盘硕枝。”——大斯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已在当当、亚马逊、京东等平台全面发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哪有什么躺赢的人生:34岁,高学历低技能,职场逆袭得多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re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