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即心即佛

即心即佛

作者: 念念流迁 | 来源:发表于2023-01-16 08:45 被阅读0次

    今天早起看书,赫然映入眼帘的是放置于桌前的一个礼品盒子。它很精致,正面用隶书写着“即心即佛”四个大字。我的的心随之清朗起来。

    佛在哪里?佛向自心求。目之所及皆是佛意。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月亮通常代表广大无边、温润洁白、清凉洁净等意味。所谓明月禅心,镜花水月,月亮向来是佛教中一个很重要的喻象来。月亮的阴晴圆缺常常让人想到人生无常,月光的纯净、皎洁和幽远,也是佛性、智慧、清净、慈悲等佛的品质的象征。所以,看到月亮,年轻的仓央嘉措想到如母众生的脸庞,想到佛法的菩提心,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个非常悲天悯人的境界。

    在汉地传统文化中,从古至今,以月人诗,表达宗教证悟和情怀的作品也比比皆是。

    比如,唐代僧人寒山曾有诗云:“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叫我如何说?”

    再比如,唐代另外一名僧人皎然的一首诗说:“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虚无色可取,浩浩意难传。若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梦弘一大师也有“天心月圆,华枝春满”之句,喻示法性空灵、功德圆满。

    唐代玄觉禅师的《证道歌》则写道:一性融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意思就是说,世界上凡是有水的地方,都能映照出月亮来,但水里的月亮再多,也不过是天上那个唯一的月亮的影子,这就好比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所不在的法性,世间万物,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的本来面目都是由自性本空的法性决定的。

    明月常辉,法性常存。世间的烦恼没人逃得过。

    仓央嘉措内心深处实际上充满了对佛法的崇敬和虔诚,他所追求的,是像月光一样纯洁、广大和永恒的悟道觉醒。但现实的身份地位又使他不得不陷人无谓的世俗争斗,对世俗权力的追求和政治得失的贪、嗔、痴,无不和他所一心向往的佛法背道而驰。身不由己,备受煎熬,人生苦短,时不我待,这是他深为苦恼的。但是,也正是这样的煎熬和痛苦,促使他后来更加坚定地走上了一心向佛的道路,最终获得了心灵的宁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即心即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rz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