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高级教师,学校的副校长。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被评为榆林市首届名教师,最爱读书的神木人。2022年7月,参加了张文质老师的“第七期写作研修班”,2023年,参加了第八届教育行走活动。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分享者,非常感谢夏校长,彭老师,还有在场的各位,你们的在场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我今天分享主题是:要把鼓励、赞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我在2017年参加了张文质老师第七期写作研修班,从去年的7月26日开始,坚持每天写作,到今天为止,坚持写了375天,写下了52万的文字。
我不敢妄言我收获了什么,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我肯定是有收获的。
一路以来,我的感慨是,从阅读开始遇见,从遇见开始觉醒,从觉醒开始内化,从内化开始提升,慢慢地去体会内在力量的提升。这样的感觉或许只有体验过的阅读者才能体会,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结缘于张文质老师的《奶蜜盐》是去年的暑假,我在参加写作研修班时,在现场买了张老师的这本书,但是回到家之后,我却没有开始阅读。将其束之高阁,放置于书架的一角。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是从今天的七月份参加了第八届教育行走后开始读,并已经读完。最关键的是,我在家庭教育中开始践行这些理念。虽只是从微变开始,但微变却饱含着我对家庭教育理念学习的落地,也蕴含着我对家庭教育的开始觉醒。
1.要把鼓励赞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
张文质老师说:“我们谈到的蜜,是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把鼓励、赞赏这些甜蜜的情感互动方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生命本身包含着很多复杂的可能,既有很多好的东西,也有一些是有问题的,关键看你如何打开它。这种生命被打开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用鼓励、赞赏的方式打开,孩子的主动性、乐观态度、探索精神等与生俱来的生命热情,就会释放出来,成为生命中最本真的能力和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反应方式。”
要把鼓励、赞赏这些甜蜜的情感互动方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目光近乎是呆滞的。真的。鼓励、赞赏,最重要的,这些字眼进入我的眼中,进入我的心中,我停滞在此,一种反思,一种难过,甚至是一种怀疑,真的是这样吗?
我为什么难过呢,因为我在家庭教育中,更多的是说教,夹杂着指责、批评,甚至是打骂的现象,频频发生在家里。所谓的鼓励和赞赏,少得可怜,甚至没有。哎,常叹一声,我感觉自己的家庭教育的方式,就仿佛是用一把大斧头来雕琢玉石的感觉。伴随着难过,我一次次的在心里告诉自己,我需要向张老师学习家庭教育。于是,我就开始将自己读到的内容开始一点点地践行了。
从7月26日开始,到今天,过去了半个月,我再也没有指责过孩子,更没有批评过孩子,至于打骂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了。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张老师的家庭教育的理念像灵丹妙药一般,疗愈着我,提醒着我,指点着我,引导着我,帮助着我。现在的我,内心平和。当我每天以赏识的眼光看孩子时,我的内心里充满喜悦,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我已经将鼓励和赞赏变成我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真的感谢张老师的《奶蜜盐》。
2.孩子反复犯错正是他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
张老师说:“孩子反复犯错正是他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这一句话也如一把利刃扎入我的心口,真的有一种刺痛感。有这样的感受,源于我自己的耐心的缺失,所以我对孩子的犯错总是没有耐心。例如,当我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只要孩子一出错,我表现的几乎是“零耐心”,大声呵斥孩子,是我对待孩子最常态化的表现。所以,读到张老师的《奶蜜盐》,内疚、自责、难过向我扑面而来,所有的感受一涌而来的时候,可能也是我真正觉醒的开始。所以,我痛定思痛,一定要开始改变自己。
我发现,原来最好的家庭教育竟然是家长自己的改变。
暑假里,我边读张老师的书籍,也读着其他家庭教育的书籍,深有体会的是,家庭教育的任何方式方式都只是“术”,家庭教育之“道”乃是家长自己。
希望我们所有的家长,行走在“道”中,改变家庭教育,首先从自我改变开始。从根子上思考与解决孩子的成长问题,用生命之“奶蜜盐”,为孩子一生涂上温暖底色。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