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发起了大学必读50本书计划,本以为广大新生会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没想到效果很一般,后来调整方案,活动仅限于组织内部的同学,作为组织内涵建设活动。学生组织都是由各个班级学习委员组成,基本都是学霸,和学生干部讨论方案,学生说:老师,我们组织学霸是很多,可是学霸爱读书的并不多,学霸都在冲高分,没时间读书……这句话让我久久没回过神,我们以为的学霸,就只是专业高分学霸,和爱读书好像没有直接相关性,让人心痛的现实!
前两天出差去西部一所高校评估项目,我说我一定要去看看图书馆,在他们老师的陪同下我把五层楼的图书馆逛了一遍。结果让我很震惊,五层楼除了专业书籍外,最破旧的是社会科学类书架上的小说板块,全部都是网络言情小说,被学生都翻烂了。而经典散文和名家作品集类都很新……我们的大学生很忙,爱学习的都在主攻专业书籍,刷高分,做项目。不爱学习的在打游戏看小说,真正在闲暇之余爱读书,愿意读书,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学生少之又少。
前两天看到一篇推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高刚将自己的儿子送到美国念书,发现很多让人震惊的教育方法差别。二年级的孩子研究二战史,研究人类起源,孩子自己查资料,自己调用各种资源,这对于我们成年人都有难度的事情,孩子却全身心投入,翻阅各种大部头,很好的完成了作业。国内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上不会输,可是在探索性、综合性知识能力上往往落后。我们已经被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固化了思维,认为高分才代表优秀,读闲书有何用?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不在少数,办公室有个大姐,也是80后,生活重心就是孩子家庭,我们讨论下班时间爱看什么书,她总说读这些闲书有什么用?我有时间还不如看会电视陪陪孩子呢……这是传统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一批高级知识分子:无趣的书呆子。
不要觉得我说的现象是极端,其实在国内非常普遍,身边的高学历人才比比皆是,可是满学校找不到几个能够做领读人的合适人选。更何况高校还出现了高铁霸座哥、霸座姐,这都是高学历人才做出来的事,读书读到哪里去了呢?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聪明人,但是缺少真正的文化人。专业知识很扎实,综合素质很差的人很常见。这是中国教育的短板,但同时也是个人的极大失败。下了班打游戏、刷微博、看电视剧,从来没有想过去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艺术、政治、经济,认为这些和自己毫无关系,满眼都是六便士,怎会抬头看月亮?
关于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当然指的是非专业书籍,我想说读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是为了炫耀卖弄,读书只是为了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读书可以在你你迷茫彷徨时找到心灵的寄托;可以在你功成名就时保持沉稳安定的心绪;可以让你在奋斗的路上不孤独,可以让你在生命的长河中不庸俗。你不读书,不懂我说的,因为我说你不会抬头看月亮,你会抬头问我月亮在哪里!
我读过很多书,但是大部分都忘了,那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得票最高的答案是:当我还是个孩子,我吃了很多食物。大部分早都消失了、遗忘了,但其中一些肯定已经成为了我所有的骨头和肉。阅读对于大脑也是一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