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一名学生报了名,却去了民办学校上学去了,原因:民办学校管理严格,学习生活紧张,有激烈的竞争,很吸引学生。这位学生与她的同学都去了民办学校。
可我们一初中公办学校,招收是按照原则,划片招生,全盘照收,没有选择余地,所以学生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学校的平均成绩。民办的行知招生就有更多选择自主权,学生成绩不好,可以不收,难以教育可以劝退,一初中万万不能的。因为行知是民办,我们是公立。可是,优秀生绝对不比行知差,尤其全县前一百,二百,五百名优秀生,按比例,还是总数远远高于其它兄弟学校。
因为我们公立一初中整体素质,非行知所能比及,就是行知学校是民办,有办学自主权,事事有人干,事事都量化有钱。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再次体现有钱能使鬼推磨。学校在利益驱使下,对学生进行严管,学生失去了相对自由时间,空间,心中压抑,烦闷,再加上老师不能及时发现,进行及时化解,难免会呈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民办学校学生YY,CS的概率比较大。
公办学校面临严重的行政干预,指导,缺少应有的自主权,尤其办学经费的使用,从领导任命(空降校长),教师的选聘到怎么办学,学校制度的制定。这些都严重制约者学校发展。这一切的一切非学校,尤其教师所能左右。
公办学校绝大部分老师都在编制内,相对稳定,可面临晋级,晋职的竞争,足让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为收入,待遇多少与级别,职称密切相关。同时,也有LD关系户,在此借机养老,晋级,晋职勿忘者,想尽办法做专职后勤,教辅人员,没有评比,没有具体事,相对比较自由,有事可以请假,来后依然如故,没有一线教师:因学生困惑,备课,上课烦心,最终考绩屏蔽器,划出优劣等级,便开启躺平模式,消极怠工,应付供事,做起撞钟和尚,便也悠哉悠哉!
民办学校真的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绝不养闲人,干不好走人是常态,竞争比较激烈。干的多少,做得好坏从工资的悬殊足见端倪。再说:有能力,能考编的就远走高飞,攀高枝,去待遇更好,更具有发展前途的地方,所以更新换代,换血比较快,很能锻炼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