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有个小故事。
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国王听完之后,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一方面,一个人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受到激励,从而越来越强。
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并不会为变强作持续的努力,因为持续的努力需要的条件不少,马太效应就会成为逃避现实拒绝努力的借口。
还有,做国王的仆人能用10锭银子赚到10座城邑,与国王产生联系就是优质的高杠杆。
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获得了精神或物质的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如此循环,正向前进。
马太效应的直接后果,就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也就是二八理论和金字塔原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31050/f43e4a238cbbe486.png)
这里面关键的地方是持续的努力。
努力是个技术活,没有激励的努力很难持续,而大多数的突破来源于长时间的持续的努力。
激励可以来自于平台,客户,观众,也可以自己设定,总之必须要有。
在primas平台发文章,激励来自于读者的反馈和PST,在简书上写文也一样,收获的是读者和简书钻,兔基也是如此。在这些平台上,创作很容易持续下去,从而形成习惯。因为读者和收益越来越多,会进一步刺激写作的欲望,如此循环。
如果有人现在开始写公众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当下的公众号竞争饱和,而且公众号本身是在走下坡路,新手写文很难收到正向的激励。一个普通人,努力地写两个月,可能也没几个读者,更谈不上收益,动力就会衰竭,更何况大多数人两个礼拜都坚持不了。所以好的选择会带来好的激励,选择大于努力。
我妈妈曾经体重150,那时我比较瘦,所以印象很深,胖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好。后来,她控制饮食,晚餐少吃。坚持了一年,瘦到了105斤左右,精神、气质就出来了。最关键的是,衣服很好买,什么衣服都搭,这是她减肥最主要的动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31050/0a6821b78fb943df.png)
莎士比亚。他说过一段话很精彩:
坚持到最后,你就是赢家,千万人的失败,都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很多人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时便终止不做了。
刘邦与项羽数次PK,刘邦都是落败,打了N次败仗最后才翻盘;我们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是在最后的4小时才接受到卫星发回来的信号,没有这最后的4小时,北斗系统的应用还得往后延不知道多少年;八年艰苦抗战,蒋公在浴室数次疯狂的大哭大叫,但在公众场合一直坚持要抵抗到底,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这才有抗战最后的胜利。
其实,只要我们还能坚持一小会儿,便会看到成功的曙光;如果我们不轻言放弃,一直坚持到底,那么成功的大门就会向我们敞开。
要有坚持的心,也要有坚持的方法。
大人物能坚持是因为有信仰作支撑,而普通人坚持很难是因为一开始坚持的内容就很多,很庞大,很快就疲惫了。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我们快速成功的心态。减肥,一两个月就要见到成效;写作,几个月就要有大量粉丝;健身,一两个月就要有肌肉。理想很丰满,但是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实打脸啪啪的。
减肥、写作、健身都可以从微习惯开始,由简单到复杂,比如晚餐只少吃一碗饭,每天对着镜子量体重。比如每天只写500字,每天只做10个深蹲。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31050/59143fd39e9872c4.png)
微习惯的主要目的是每天强化我们的意识,因为思想指导行动。那些天天对着镜子感你最棒的人,采用的也是同样的策略。
同时,微习惯其实也是一种自我的激励,目标容易完成,就是对行为的一种肯定。任务完成后,一个人就会轻松上阵,持续做下去就容易。世上最难的事是不做。为什么很多人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是因为根本就不去做。没做,当然啥都难。
接受现状,设定自我激励,建立微习惯,努力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