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本文是一篇干货,是一篇干货,是一篇干货,重要的话说三遍,希望大家要么不读,要读就仔细阅读,一定非常有帮助。
上文讲了什么是战略规划,怎么用战略性思维制定企业的战略,今天馆长将带着大家用战略性思维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馆长为了便于馆友们理解和应用,做了用战略性思维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一、分析所处的环境
分析所处的环境是战略性思维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也是普通职业生涯规划中最缺失的,馆长是做管理咨询出身,服务过中国数十家企业,为他们提供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等相关服务,在走访这些企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员工虽然从事自己非常喜欢的职业,但是忧心忡忡有很强的职业危机恐慌感!为什么?主要原因就是当时选择自己从事的行业领域时没有进行可观全面的分析,导致工作了若干时间后才发现自己从事的行业、从事的工作正在被新兴的行业所替代,市场容量越来越小,所以才出现了莫名的恐慌和害怕,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失业……
1. 分析中国产业情况
环境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中国产业情况,了解当前中国经济情况下的产业格局和国家重点扶持和支撑的产业有哪些,而这些产业都将是我国未来的朝阳甚至是支柱性产业!进入支柱性产业工作,未来一定时间内不仅不用为失业而担心,反而可能因为提前进入这个产业比后来者积累了更多的资源和经验,而提前成功,当初第一批做微信公众号的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从而获得的成功和财务自由。
怎么去寻找支柱性产业呢?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特色,所以建议大家主要查看《国家十三五规划》、《地方十三五规划》,在规划里将能找到中国的产业布局结构和大力支持和扶持的产业。以下是馆长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摘取的段落给大家展示。
通过《规划》基本上可以看到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是航天科技、智能高端制造、绿色工业、互联网等高薪技术产业,如果你还选择有污染的、逐步淘汰的产业,或者靠这些产业吃饭的行业,那可能就会即将失业!
2. 分析各行业企业情况
了解了产业情况之后在了解从事相关产业的企业,中国的企业主要分为外资、民营、国有等几种,没有哪种是绝对的好,馆长非常反对很对人认为在同一个行业领域里,外资企业就一定很好,这是非常荒谬的,所以不要以为进外资就是最好。
企业分析时,主要查看行业内从业企业的排名,排名靠前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行业经验比较丰富,而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虽然行业经验相对较少,但是可能机会也大,所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3.职业市场需求情况
在分析后行业和公司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职业了,比如互联网行业有产品经理、运营经理、专业工程师、人力资源等等若干职务,那位从事什么职务?这里也需要进行分析,分析职务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来在这行业里市场需求较大的职业,这类职业基本上工作前景好,需求大跳槽更容易。
选取职业热度,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招聘网站进行检索,凡是招聘数量较大,频率较高的职业,基本上市场需求都大,对于招聘数量较小,且更新速度较慢的职业尽可能避开。
搜索相关行业名称,就能找到在这个行业内招聘数量较多的职位,这些职位都可以选择。
二、自身情况分析
外部分析之后就是我们常见的职业生涯规划笔墨浓重的自我分析,这里主要是自我的完全剖析,主要分析出自己具有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为了能更全面透彻的进行自我剖析,市场上有很多成熟的分析工具,比如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职业锚、MBTI人格理论等工具,网上有相关免费网站,馆友们可以前去测试。
馆长这里特别强调,采用分析工具只是一个过程,是为了得出自己具备最核心的资源和能力有哪些,并非测试完就结束,有很多小伙伴为了测试而测试,这个是十分不对的
。
核心资源主要为:
学历背景、年龄层次、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家庭背景、人脉关系、资金情况等。资源的高低影响了从业和择业的选择情况,也影响制定职业规划的周期,更决定了怎么样去提升资源和能力的方式。
核心能力主要为:
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公众演说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决策解决能力、分析整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团队领导能力、谈判能力及相关技能等。
当然在进行核心能力总结剖析时会有个冰山理论,需要讲解一下:
当自我审视和剖析时候,基本上会先发现表现出来的能力,但是有很多能力是没有被挖掘出来,这些能力非常重要,挖掘这些潜在能力,对职业生涯非常有帮助,这就要借助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工具进行挖掘。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
通过第一和第二两个部分,就能从产业、企业、职业了解外面的市场环境,从资源和能力了解自身,那两方面都分析好了之后就是最重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了。
通过表格进行筛选,选出认为潜力比较大大优质产业,对应着相关的职业,在结合自身的资源能力进行匹配打分,了解哪项产业和职业最匹配自己的资源能力,就选择那个产业和职业,等产业和职业确定以后,在选择企业。
这里还要注意确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周期,一般一个生涯规划期是3-5年,很多小伙伴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并未为自己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周期,其实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市场环境是变动的,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也是不断增长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就要随着资源能力的不断增长而改变。
产业、职业、企业、周期都选择好以后就是我们常说的目标的设定了,比如选择了互联网行业,做产品开发工作,选择了某家企业,那目标就应该是在一定周期内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成果,比如:
职位目标:产品总监
财务目标:年薪80W
业务目标:开发多少个爆款产品等。
目标确定好,就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路径设置,把目标具体化、详细化,分解到每一个细小时间单位,这样能有利于职业目标的更好达成。
四、需要增长的能力和资源
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好以后,需要进行生涯的支撑体系建设,一个好的职业生涯没有支撑体系就好比空中楼阁,最后只能形同虚设。那怎么样知道在这个阶段能需要增长哪些能力和资源呢?还是拿上面提到的产品总监来说,可以去招聘网站进行产品总监的搜索:
上面这张图片就是随机在猎聘上找到的产品总监的岗位JD,
通过岗位JD你马上知道这个岗位主要的工作职责有哪些,所需要的任职资格有哪些,通过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就能知道自己在周期内需要提升的资源和能力有哪些
,比如有的职位需要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而你是属于大学本科学历,为了能实现职业规划,在这段时间就需要再次读书提升自己的学历资源,从而才能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五、生涯规划的评估
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后,在周期内要进行自我评估,了解当初制定的目标是否过高或过低,然后进行评估,调整和在制定,形成闭环。同时,周期结束后,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评估,是否实现目标,如果没有实现目标主要原因是哪些,避免在下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期再次出现相似问题。
以上五个步骤就是用战略性思维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希望大家仔细阅读文章提到的方法和理论,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大家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