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类与文明起源
夏朝的标志性玉器:圭和璋

夏朝的标志性玉器:圭和璋

作者: 黄饮冰 | 来源:发表于2018-04-05 20:12 被阅读30次

    ——承玄圭之瑞立国,赐玉璋之器分封

    文|黄饮冰

    在《石家河的玉文化和石家河玉器所承载的石家河的“中国”地位》一文中,对于“圭”和“玉璋”与夏朝的关系,我进行过论述。今天以《夏朝的标志性玉器:圭和璋》为题,进行再次论述。

    对于“玄圭”与大禹的关系,在《史记.夏本纪》是这样记载的:【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於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於是太平治。】还说【九土既理,玄圭锡兹】。在这里,“玄圭”是大禹获得土地和人民建立封建国家的象征。

    大禹之国是帝尧封建的。所谓“玄圭”,就是黑色的玉圭。古人所谓的“墨玉”就是黑色。帝尧唯一把“玄圭”赐予了大禹,所以对于夏朝来说“玄圭”具有唯一性,是夏文化的标志性玉器,也是夏政权正统性的象征性玉器。所以大禹获赐的圭,实际就是权器。

    从玉圭本身来说,在考古中,玉圭是很多的,并不与夏朝建立唯一性的关系。但从“帝赐大禹玄圭”之后,“玄圭”就成了夏朝建立的象征性玉器,这种玉圭与夏朝的唯一性就建立起来了。可以这么说,从大禹接受帝尧赐予的玄圭开始,玄圭就打下了夏朝的烙印,成为夏存在的标志。

    这样,夏朝前的玉圭与夏朝时代的玉圭就会表现出差别性。在夏朝以前的玉圭,可能就没有形制的区别,在所有的玉礼器中没有高人一等的地位。在夏代,玉圭不会很多,但一定会有形制的区别。因为从大禹代替虞舜为黄帝起,玉圭就会上升到所有玉制礼器的最高位置,很可能就是夏王的代表(玉圭成为夏王的身份证),也是夏王权力委托的象征玉器,拥有玉圭者就可以代表夏王行使权力。行使的权力有多大,由玉圭的形制决定。正因为夏王所授权力的不同,被授权者被赐予的玉圭也就不同,所以在夏代玉圭会有形制的不同。在夏代的权力格局中,玉圭恐怕只有夏王倚重的贵族、派出的代表或受夏王委托统领一方的重要诸侯才会拥有。

    也就是说,玉圭有形制的区别可能就是从夏代开始。这种形制的区分也会扩展到其他玉制礼器上。这种文化,在商代和周代也会继承下来。

    既然夏朝以玉圭为权器,那么夏朝的次级权力体系是如何建立的来的呢?夏王及夏王的代理人的权力一玉圭为标志,那么次级诸侯国君的权力,就要寄托在其他玉器身上来体现。这个玉器,就是玉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很明确地解释了玉圭与玉璋的关系。玉圭为主体,玉璋为玉圭半分而来,正好体现出权力的分封和地域的封建。玉圭是夏王之权器,玉璋是次级封建诸侯国军的权器。

    从考古上看,玉璋最早出现在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时间大约在距今4500年。所以考古界以山东为玉璋的起源地。山东出现的龙山文化牙璋,有长方形柄。在距今4000年以前的遗址中,陕西石峁古城晚期出现牙璋,而且牙璋大型化,有龙形扉牙,最长可以达到50公分。甘肃齐家文化的牙璋,从因缘关系看很可能来自石峁古城。

    在我的论述中,石峁古城晚期就是夏启统治石峁古城的时代了,所以石峁古城晚期实际就是已经进入到夏朝时期了。我认为夏启是以石峁古城为基地,向东席卷陶寺陶唐和有虞之传统势力,向南席卷有扈氏之不服夏启统治之兄弟势力,然后接管大禹的统治中心河洛和晋南,真正地建立了夏后朝,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夏朝。大禹死前选择的接班人是益,所以大禹并没有建立夏朝,夏朝是夏启建立的。夏启把族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石峁古城出现的占卜甲骨和大型化的玉璋,正好证明了我的论述。夏启的权力来自大禹的封赐,所以夏启持有玉璋,石峁古城就有大型化的玉璋出现。石峁古城的玉璋,已经脱离了山东龙山文化的玉璋,成为夏启的权器了。

    在距今4000年以后,牙璋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西南地区、华南珠江流域、越南红河流域,玉璋的影响呈现爆炸式。这当然要归功于夏朝势力的扩展。所以一个考古上的玉璋分布图,就是夏朝势力的分布图和扩展图。

    那么河南偃师二里头呢?距今3700年到360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承接石峁古城文化影响,二里头牙璋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成为王室宫廷礼仪器。从我的论述看,二里头到不了夏朝的中心位置,也就是二里头不是夏朝的权力中心(都城),只是一个重要的诸侯国之都的地位。夏朝之都城,最早在石峁古城,以后回归到大禹的统治中心——河洛和晋南。夏朝的都城也是变化的,不只有一个都城,而是具有多个,时期不同都城不同,但夏朝之都在河洛和晋南之间流转是肯定的。

    山东是牙璋文化的起源地,黄河流域在龙山文化晚期牙璋已经相当发达了,但是牙璋与起源阶段的牙璋没有变化。牙璋发生变化是从石峁古城开始,因为夏启把牙璋当做了自己的权器看待。夏启成为夏王后,他自己自然是接替大禹持有玉圭,而牙璋作为了次级诸侯权力的封建凭证,赐予次级诸侯国君去建立封建国家。所以4000年后,玉牙璋呈现爆炸式扩展。

    这个以牙璋封建诸侯国的首创者,就是大禹。“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就是证据,夏启在大禹的时代,也是统领一方的诸侯,所以夏启之石峁古城出现大量的玉璋。

    华夏文化一直保持颜色崇拜。其他的颜色可能不会产生歧义,因为没有变化,如赤、白、黄。但是远古的青和玄很多人不好理解。玄色是天地尽头之色,也就是黑色,黑里带红也称玄色,后来这个玄色就变成了黑色;青,在不同的色域中所指的颜色分属不同的颜色。青衣是黑色,青苔青山是绿色,青天是蓝色。青是由黔演变过来的,所以青在本意上就是黔,黔比青更古老一些,黔就是黑色。黔是神农文化的遗迹,神农是崇黑的。说这些,就是为了进一步解释玄圭与墨玉。

    在《石家河的玉文化和石家河玉器所承载的石家河的“中国”地位》一文中的《四、石家河文化的玉钺、玉圭和玉璋证明王权及分级权力的存在,石家河是“城邦之国”》,对于“玄圭”

    和“玉璋”,我有如下论述,摆在这里以作参考:

    【玉圭的造型分为两类:一种端部略显平齐,形状同商早期的戚相似;另一种前端有两个尖角。这两种形制可能是两种权力的象征。

    文献记载:玉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周代墓中常有发现。与我的理解有些不同。

    我的理解:玉圭也是神圣的权器,是封建领主权力的象征物,封建领主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国的国君。如“帝授禹玄圭”,就是帝尧把玄圭赐给大禹,大禹成为了封建国家的君主。但大君主是帝尧。

    文献记载:玉璋是和玉圭相似,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也有叉形刃),另一端有穿孔。玉璋的形状,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也就是说,玉璋是玉圭从上端尖锋处垂直切下之一半者物,这种形式与出土遗物及古籍和古碑刻纹图中所称为“璋”者也是符合的。值得注意的是玉璋出土的地域范围在各种礼制性玉器中是最广泛的,以中原地区为中心,东起山东,北至陕北,西南达四川,南及香港、越南等地,都有这种样式的玉璋出土,但它在各地的用途是否完全相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对于玉璋,我的理解是代表“次次级权力分封”的信物,是权力再次分封的证据。比如大禹从帝尧手中获得建立封国的权力,大禹也要把权力向下分配,这个时候大禹就不能用“圭”,不然大禹就和帝尧权力相同了。大禹就用玉圭的一半来分封权力和土地,这个玉圭的一半就是玉璋了。】

    在《石家河的玉文化和石家河玉器所承载的石家河的“中国”地位》一文中之《六、石家河的晚期可能是夏后氏之都城》,对于“圭”和“玉璋”,我有如下论述:

    【在历史记载中,只有“帝授禹玄圭”,其他人所接受的“瑞”(《史记》语为“五瑞”)没有明确说是“圭”的。这透出来的信息就是在帝尧的时代,圭是大禹独有的,表明帝尧只授予大禹新建国家的权力,其他的封国可能是固有的。帝尧是继承颛顼、帝喾、帝挚而来的。在颛顼帝时期中国发生过大的动荡,到帝尧时期基本稳定,呈现“协和万邦”的祥和局面,所以帝尧时期封国基本没有变动。虞舜继承帝尧帝位时是没有封国的,《史记》说虞舜“之中国即天子位”,这也证实了的确只有大禹因为治水的功绩获得了建立封国的赏赐。同时也说明,对于帝尧族群来说,大禹可能是外来的加盟者,史书上也有大禹是西夷人的记载。四川和江汉是一个文化系列,大禹后来到石家河也并不奇怪。

    历史也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在大禹登帝位后,曾经召集天下的诸侯国君在涂山开会,当时执玉帛参会的诸侯国君达万人。这里的“玉帛”可能就是“玉璋”。

    从这样分析,大禹的权力来源,与石家河有紧密的联系。帝尧用“圭”封大禹,是尊重石家河的历史和风俗习惯,这与中国的封建制度要参考被封人的血统、出身和出生地有关。

    石家河可能在某个时期是大禹所在的族群——夏后氏的领地,亦或是夏后氏的都城。这个观点我还要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黄饮冰2018年4月2日星期一于孝感

    ——承玄圭之瑞立国,赐玉璋之器分封

    文|黄饮冰

    在《石家河的玉文化和石家河玉器所承载的石家河的“中国”地位》一文中,对于“圭”和“玉璋”与夏朝的关系,我进行过论述。今天以《夏朝的标志性玉器:圭和璋》为题,进行再次论述。

    对于“玄圭”与大禹的关系,在《史记.夏本纪》是这样记载的:【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於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於是太平治。】还说【九土既理,玄圭锡兹】。在这里,“玄圭”是大禹获得土地和人民建立封建国家的象征。

    大禹之国是帝尧封建的。所谓“玄圭”,就是黑色的玉圭。古人所谓的“墨玉”就是黑色。帝尧唯一把“玄圭”赐予了大禹,所以对于夏朝来说“玄圭”具有唯一性,是夏文化的标志性玉器,也是夏政权正统性的象征性玉器。所以大禹获赐的圭,实际就是权器。

    从玉圭本身来说,在考古中,玉圭是很多的,并不与夏朝建立唯一性的关系。但从“帝赐大禹玄圭”之后,“玄圭”就成了夏朝建立的象征性玉器,这种玉圭与夏朝的唯一性就建立起来了。可以这么说,从大禹接受帝尧赐予的玄圭开始,玄圭就打下了夏朝的烙印,成为夏存在的标志。

    这样,夏朝前的玉圭与夏朝时代的玉圭就会表现出差别性。在夏朝以前的玉圭,可能就没有形制的区别,在所有的玉礼器中没有高人一等的地位。在夏代,玉圭不会很多,但一定会有形制的区别。因为从大禹代替虞舜为黄帝起,玉圭就会上升到所有玉制礼器的最高位置,很可能就是夏王的代表(玉圭成为夏王的身份证),也是夏王权力委托的象征玉器,拥有玉圭者就可以代表夏王行使权力。行使的权力有多大,由玉圭的形制决定。正因为夏王所授权力的不同,被授权者被赐予的玉圭也就不同,所以在夏代玉圭会有形制的不同。在夏代的权力格局中,玉圭恐怕只有夏王倚重的贵族、派出的代表或受夏王委托统领一方的重要诸侯才会拥有。

    也就是说,玉圭有形制的区别可能就是从夏代开始。这种形制的区分也会扩展到其他玉制礼器上。这种文化,在商代和周代也会继承下来。

    既然夏朝以玉圭为权器,那么夏朝的次级权力体系是如何建立的来的呢?夏王及夏王的代理人的权力一玉圭为标志,那么次级诸侯国君的权力,就要寄托在其他玉器身上来体现。这个玉器,就是玉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很明确地解释了玉圭与玉璋的关系。玉圭为主体,玉璋为玉圭半分而来,正好体现出权力的分封和地域的封建。玉圭是夏王之权器,玉璋是次级封建诸侯国军的权器。

    从考古上看,玉璋最早出现在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时间大约在距今4500年。所以考古界以山东为玉璋的起源地。山东出现的龙山文化牙璋,有长方形柄。在距今4000年以前的遗址中,陕西石峁古城晚期出现牙璋,而且牙璋大型化,有龙形扉牙,最长可以达到50公分。甘肃齐家文化的牙璋,从因缘关系看很可能来自石峁古城。

    在我的论述中,石峁古城晚期就是夏启统治石峁古城的时代了,所以石峁古城晚期实际就是已经进入到夏朝时期了。我认为夏启是以石峁古城为基地,向东席卷陶寺陶唐和有虞之传统势力,向南席卷有扈氏之不服夏启统治之兄弟势力,然后接管大禹的统治中心河洛和晋南,真正地建立了夏后朝,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夏朝。大禹死前选择的接班人是益,所以大禹并没有建立夏朝,夏朝是夏启建立的。夏启把族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石峁古城出现的占卜甲骨和大型化的玉璋,正好证明了我的论述。夏启的权力来自大禹的封赐,所以夏启持有玉璋,石峁古城就有大型化的玉璋出现。石峁古城的玉璋,已经脱离了山东龙山文化的玉璋,成为夏启的权器了。

    在距今4000年以后,牙璋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西南地区、华南珠江流域、越南红河流域,玉璋的影响呈现爆炸式。这当然要归功于夏朝势力的扩展。所以一个考古上的玉璋分布图,就是夏朝势力的分布图和扩展图。

    那么河南偃师二里头呢?距今3700年到360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承接石峁古城文化影响,二里头牙璋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成为王室宫廷礼仪器。从我的论述看,二里头到不了夏朝的中心位置,也就是二里头不是夏朝的权力中心(都城),只是一个重要的诸侯国之都的地位。夏朝之都城,最早在石峁古城,以后回归到大禹的统治中心——河洛和晋南。夏朝的都城也是变化的,不只有一个都城,而是具有多个,时期不同都城不同,但夏朝之都在河洛和晋南之间流转是肯定的。

    山东是牙璋文化的起源地,黄河流域在龙山文化晚期牙璋已经相当发达了,但是牙璋与起源阶段的牙璋没有变化。牙璋发生变化是从石峁古城开始,因为夏启把牙璋当做了自己的权器看待。夏启成为夏王后,他自己自然是接替大禹持有玉圭,而牙璋作为了次级诸侯权力的封建凭证,赐予次级诸侯国君去建立封建国家。所以4000年后,玉牙璋呈现爆炸式扩展。

    这个以牙璋封建诸侯国的首创者,就是大禹。“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就是证据,夏启在大禹的时代,也是统领一方的诸侯,所以夏启之石峁古城出现大量的玉璋。

    华夏文化一直保持颜色崇拜。其他的颜色可能不会产生歧义,因为没有变化,如赤、白、黄。但是远古的青和玄很多人不好理解。玄色是天地尽头之色,也就是黑色,黑里带红也称玄色,后来这个玄色就变成了黑色;青,在不同的色域中所指的颜色分属不同的颜色。青衣是黑色,青苔青山是绿色,青天是蓝色。青是由黔演变过来的,所以青在本意上就是黔,黔比青更古老一些,黔就是黑色。黔是神农文化的遗迹,神农是崇黑的。说这些,就是为了进一步解释玄圭与墨玉。

    在《石家河的玉文化和石家河玉器所承载的石家河的“中国”地位》一文中的《四、石家河文化的玉钺、玉圭和玉璋证明王权及分级权力的存在,石家河是“城邦之国”》,对于“玄圭”

    和“玉璋”,我有如下论述,摆在这里以作参考:

    【玉圭的造型分为两类:一种端部略显平齐,形状同商早期的戚相似;另一种前端有两个尖角。这两种形制可能是两种权力的象征。

    文献记载:玉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周代墓中常有发现。与我的理解有些不同。

    我的理解:玉圭也是神圣的权器,是封建领主权力的象征物,封建领主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国的国君。如“帝授禹玄圭”,就是帝尧把玄圭赐给大禹,大禹成为了封建国家的君主。但大君主是帝尧。

    文献记载:玉璋是和玉圭相似,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也有叉形刃),另一端有穿孔。玉璋的形状,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也就是说,玉璋是玉圭从上端尖锋处垂直切下之一半者物,这种形式与出土遗物及古籍和古碑刻纹图中所称为“璋”者也是符合的。值得注意的是玉璋出土的地域范围在各种礼制性玉器中是最广泛的,以中原地区为中心,东起山东,北至陕北,西南达四川,南及香港、越南等地,都有这种样式的玉璋出土,但它在各地的用途是否完全相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对于玉璋,我的理解是代表“次次级权力分封”的信物,是权力再次分封的证据。比如大禹从帝尧手中获得建立封国的权力,大禹也要把权力向下分配,这个时候大禹就不能用“圭”,不然大禹就和帝尧权力相同了。大禹就用玉圭的一半来分封权力和土地,这个玉圭的一半就是玉璋了。】

    在《石家河的玉文化和石家河玉器所承载的石家河的“中国”地位》一文中之《六、石家河的晚期可能是夏后氏之都城》,对于“圭”和“玉璋”,我有如下论述:

    【在历史记载中,只有“帝授禹玄圭”,其他人所接受的“瑞”(《史记》语为“五瑞”)没有明确说是“圭”的。这透出来的信息就是在帝尧的时代,圭是大禹独有的,表明帝尧只授予大禹新建国家的权力,其他的封国可能是固有的。帝尧是继承颛顼、帝喾、帝挚而来的。在颛顼帝时期中国发生过大的动荡,到帝尧时期基本稳定,呈现“协和万邦”的祥和局面,所以帝尧时期封国基本没有变动。虞舜继承帝尧帝位时是没有封国的,《史记》说虞舜“之中国即天子位”,这也证实了的确只有大禹因为治水的功绩获得了建立封国的赏赐。同时也说明,对于帝尧族群来说,大禹可能是外来的加盟者,史书上也有大禹是西夷人的记载。四川和江汉是一个文化系列,大禹后来到石家河也并不奇怪。

    历史也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在大禹登帝位后,曾经召集天下的诸侯国君在涂山开会,当时执玉帛参会的诸侯国君达万人。这里的“玉帛”可能就是“玉璋”。

    从这样分析,大禹的权力来源,与石家河有紧密的联系。帝尧用“圭”封大禹,是尊重石家河的历史和风俗习惯,这与中国的封建制度要参考被封人的血统、出身和出生地有关。

    石家河可能在某个时期是大禹所在的族群——夏后氏的领地,亦或是夏后氏的都城。这个观点我还要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黄饮冰2018年4月2日星期一于孝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夏朝的标志性玉器:圭和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md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