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读书
14/365 让干涉你的人见鬼去 【学会课题分离】

14/365 让干涉你的人见鬼去 【学会课题分离】

作者: UP若水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01:01 被阅读0次

我是UP.曼妈洪晓琼,每天写点文字见证自己的成长,今天是第14篇。


在这个网络的时代,我真的特别感激,因为互联网,可以让我们联系得更紧密。

今天开头有几个事情想说一下,顺便复盘。

1.我的第13篇《发现你的能,会让你闪闪发光》上了棉棉朋友圈的墙,我很开心。

14/365 让干涉你的人见鬼去 【学会课题分离】

2.也是因为同篇受到了很多小伙伴的喜爱和肯定,我也想借此感激一下。

14/365 让干涉你的人见鬼去 【学会课题分离】 14/365 让干涉你的人见鬼去 【学会课题分离】

我知道,这样子的不断自我肯定和得到反馈,我会更有信心的成长。

就像子木说的,现在开始的日更,得到小伙伴的反馈让她觉得更有动力,她已经改名为全球畅销书作家UP子木,因为这样的名称可以让自己不断看见,不断提醒着自己。而在UP读书会有着很多高能的人,只要你默默学习不说话,你也可以学到很多。

14/365 让干涉你的人见鬼去 【学会课题分离】

借此这个机会,我们群里小伙伴的名字都改了,其实我也不知道应该改成什么,我就开始改了,下手的那一瞬间,直接改成【全球最懂你的UP曼妈】~哈哈,有时候小伙伴会开玩笑说,晓琼你是不是会心理学,是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感觉你都说出了我也刚要说的话。哈哈哈哈,其实我真的对人性很感兴趣,特别是心理学。今天这篇文章也是与这块有关~【学会课题分离,让干涉你的人见鬼去吧。】

什么是课题分离。

这两天除了听了子木的《你花掉的钱都会自己流回来》反复听了两遍之外,还一直看《被讨厌的勇气》,看过这本书的人都说受到了很大的震惊和内心撞击,不得不说,我也是~

在哲人和青年夜谈的第三次,哲人提出了【自由】,而想要自由就要先认识客体分离,学会客体分离。

什么是课题分离?阿德勒心理学主张: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而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烦恼就是因为自己的事情被别人干涉了,你觉得不开心但是不敢反抗。别人的事情,我们自己套进去了,觉得好像跟自己有关系,也自寻烦恼,如果每个人都认识课题分离,学会课题分离,那么这个世界会简单很多。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小学生做作业,这个作业应该是谁的课题,是孩子的,可是为什么家长经常辅导孩子的时候气的瞪眼睛恨不得把孩子再塞回去回炉重造。可是这是孩子的课题呀,并不是家长的,那么家长的烦恼来自于哪里,就是把孩子的课题当做自己的课题了。

14/365 让干涉你的人见鬼去 【学会课题分离】

如果这个时候你骂孩子笨,你催促孩子赶紧完成作业,你会达到你的效果吗?孩子会因为你这样的态度而变得聪明或者赶紧完成作业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你有没有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永远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表扬而感觉良好,因为别人的批评而抑郁寡欢,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我是经常发生。

阿德勒心理学指出,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因为这是你的人生,只要你陷入这样的期待,你就会活成别人期待的人生而丧失自己的想法。

如果做一件事情都是在为了别人的表扬,而做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评判这种赏罚式教育,这样会产生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发现我从小也是受这样的教育影响太大,才会那么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我的赞赏语言也是别人的肯定。所以,反思来看,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所有教育书上都是体现:不要赞扬孩子,也不要惩罚孩子,教育孩子可以鼓励,可以明确的说出孩子哪件事情做的好,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不会为了得到他人的赞扬而去做别人喜欢的事情,又会在别人的鼓励当中获得价值感,知道哪件事情自己能更好的胜任。

让干涉你的人见鬼去吧,这个只是隐喻,作者希望我们做能够做到课题分离,当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先考虑这是谁的课题,这样你容易豁然开朗。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如果你被认可欲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卡”就会永远握在他人手中。

你打算是把这张卡托付他人,还是由自己掌握?

我是全球最懂你的曼妈,期待我们能有更多链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4/365 让干涉你的人见鬼去 【学会课题分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qw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