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古人又曰:“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经典浸润人生,阅读提升素养。
古人把阅读当做一种习惯、一种享受,是人生应该毕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明代于谦在《观书》一诗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阅读是一种打开。打开世界,打开自我;打开历史,打开当下;打开心灵,打开思路;打开人生,打开真相……阅读是心灵的一种需要,是充实生活、引导灵魂前行的一种方式。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言:“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以说,今日的你是过去习惯的结果,今日的习惯将是你明日的命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助你一步步走向光明与崇高、成功与幸福。
谢冕教授在对北大学生谈话时曾说:“一个人的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学习是不能投机取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创造。但是第一步是积累,积累说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但无论怎么说,首先是学习,抓紧一切的时间学习。我的经验是,不要抱怨,更不要拒绝老师提供的那一串长长的书单,那里边有的道理,你们现在并不理解,但是要接受它,按照那个参考书或必读书,一本一本地读。古今中外都读,分门别类地读。”
然而,当下大部分中学生的阅读却是自主而盲目、开放而无序。在高考重压下,很多学生为了考试而阅读,读“满分作文秘笈”,读得无奈;另外一些学生却为了消遣而阅读,读玄幻、读言情,读得无效。
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两种读书法。一是取材的读法。读了一本书,把我们所需要的材料取得了。就是著这本书的人,还著了许多别的书,可以不问;著书人的品性与行为,也或可以不问。一是尚友的读法。读了一个人的著作,觉得是他人格的表现,于是不能不考究他的生平了。这两种方法,前者为“点状”读书法,后者为“面状”读书法。尤其是后者,把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作为出发点,然后向四面八方延伸开来,由精读一篇文章带读许多书,有效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叶圣陶先生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在课内通过“举一”打好基础,又在课外通过“反三”,大量阅读,才能将在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把教材作为一个点,引出课外阅读这个面,诱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广泛涉猎,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质。
如以主题为点的阅读。以主题为点进行辐射性阅读,“原生态”读经典,而不是卡通版、青少年版以及所谓专家通俗解读版。有定评的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一定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峰巅。一个人能够获得更大的能量,取得更多的成就,很大程度决定于对经典的深阅读。例如《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比较阅读。
如以社会热点为点的阅读。紧扣社会热点,把鲜活的材料不断引入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就丧失了生命力。把学生的思路局限在语文教材里,而忽略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
如以试题为点的阅读。作文题中列出的材料和隐藏在材料中的观点是学生激活思维和情感、激活文本阅读与生活体验的点,是学生课外阅读的点,可以以此为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报刊网络,收集新信息,获得新知识,摄取新理念。古代诗歌鉴赏题,以此作品为引子,引出相关作品,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诗歌内涵,接受美感熏陶,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和高尚审美情趣。(19.02.16《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