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老师布置的这次作业我相对于第一次作业要慎重一些,因为第一次作业我写的较快,没想到有点毛病当时疏忽大意没检查就不加思索地上交了,事后心里感觉有点好笑,自己一向谨慎行事,为何还会犯这么简单的错误呢?真是欲速则不达啊!
由于记忆力不太好我又重新听了一遍学习的内容:第一节课中,韦老师分析当下中国疫情下人们的心理特征,很多人患了焦虑症,对未来的焦虑,主要体现在教育孩子以及对自我和重要他人的掌控方面,真是如此,拿我们这一家子来说,孩子上网课该不该陪护,也许说法不一,我原生家庭的放养方式也影响着我的育儿方式,我多数时间认为孩子本质不坏,知道学习是自己的本份,懂得学习就像吃饭一样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可孩子爸心态焦躁,不太信任孩子,学过心理学的我心态却好多了,所以前两个月稍好一些,我们相安无事,孩子该学习学习,该玩会也让他玩会。但随着开学的临近,孩子整天蹲在家里不能外出,心里也焦躁不安,一方面作业的压力,另一方面就是父母的不信任,儿子对于话语的敏感高,哪一句不中听就容易很快怼过来,父母的权威怎能不放在眼里?孩子爸受不了就会发火,父子之战可想而知。我既憎恨孩子爸的情商低,又对于儿子的表现不太能接受,然后我就充当起调和者,两边劝解,换位思考、共情等方式全用上,但挨打后儿子的心理好久还不能恢复,他会认为自己的父亲根本不爱自己,自己虽然没有尊敬父亲,可不至于拳夹脚踢,他会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时间长了心理会自卑,自我认同感降低。可孩子爸听我的解释后仍然偏执地认为就是儿子的错,在他的思想里家里亲近的人犯点小错不行,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可你自己什么样,旁观者清啊!不犯错的孩子世界上有吗?小不忍则乱大谋,没有包容心太苛求他人,这样的人生活中会烦恼重重,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孩子爸典型的焦虑症状,投射到孩子身上。韦老师说:有些人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寻找食物,追求物质上,过着低级的生活,是穷怕了的心态在作怪,这或许讲的就是我的家属,他情愿平时省吃俭用为将来未雨绸缪,而不会利用一部分时间去反思一下,儿子为什么这样?自己的养育方式有没有问题?难道教育孩子成才都是妻子全部的责任吗?这也许是我们价值观的不同造成的。他的观念守旧、不愿意主动拥抱新形势、去适应变革,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或许很多很多,只有让他们多次体验、领悟后才知反省,可谁愿意拿自己的孩子当实验品呢?
韦老师提出的小渡成长学院的一年目标:升级人格模式,走向新的高度、实现新的突破,让自己成为知行合一的“真人”,激活生命的高度,改善经济环境、让部分小渡升级为“渡老师”,和他并肩作战,让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心理学而受益。我们这些小渡听得心潮澎湃、志气高涨。还有在第二节写作课上,韦老师激励大家要敢想敢写,认为写作是解放思想的最好方法,它可以促进一个人思想的独立,拥有眼界、见解和认识。并教给大家写作的方法:要随时随地用键盘说话,用笔墨表达。回忆这几年,自己把一些话说给家属,他反而不耐烦,写成文字进行表达就是最好的疗愈过程,自己以前确实懒于动笔,心里有事有话不愿意动笔搁置啦,所以我暗暗发誓,要听韦老师的话,做到心到、手到、脚到,做到这三到。写一些心情日记、科普文章、案例反思、论文等等,分享与表达是最好的成长方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长学院有这么多德才兼备的前辈和同行者,我要积极地跟随,踏踏实实地向他们学习、借鉴、总结,尽最大努力摆脱个人情结,向服务社会大众靠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