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峪属秦岭七十二峪之一,一直想去看看,听说环山公交车路线增加了班次,便决定去看看。
坐车至阿姑泉牡丹园站下,在路旁问了村民去潭峪的路线,便沿着水泥马路朝山方向走,走到尽头,往右是通往阿姑泉牡丹园景区,往左是朝潭峪河方向,岔路处立阿姑的雕像,旁边有三口枯井,不知是否是那个阿姑泉眼,还是景区宣传打造的。过了第一堤坝未见水,问村民说是暴峪,第一次听说这个峪,说再向东南才是潭峪,走到“丁”字路口朝山内,沟岸路边立一玻璃封闭的保护碑,旁边说明是清朝时保护峪所立,就快到潭峪口了,走不远就到了保护站,管理人员让登记下就放行进去了,最近干旱走了几百米才听见谷底流水响,水泥马路较短,到了第一个河床就是乱石粒铺的山马路,沉途溪流潺潺,山谷满目葱绿,知了在山谷鸣叫,山路曲折往复走了几里才听见机器的轰鸣响,走近看是挖掘机在施工,再走了不知多远听见谷内有人声,树丛茂密走近也看不清楚,在山内采香椿还是干什么活,沿途再未遇到人。
走到一个谷凹处,旁边树枝挂着红色的飘带,这不知是通往何处,登上去看看,疑惑是否通曲峪,登不远到了个半瓮形的谷内,谷凹一面斜岩如连珠雨帘流着水,水不甚大,在阳光照耀下泛着光晕,薄雾朦胧下如串串银珠坠落,落水处汇聚成碧蓝清澈的小水池,这个原生态的景色还不错的,怪不得驴友留的标识供人去观瞻,到冬季结成冰珠应该很好看,不知是否有缘了。
出了瓮谷瀑再朝内走,不见马路尽头,潭峪不知通往何处,走到谷凹处在草丛旁遮掩了条小路,走近看路边树上留下彩带,路比较明显好认,猜测这可能是通往曲峪的路,沿着羊肠小路攀登,小路曲转盘旋,冷不防树丛里惊出一只野鸟,扑楞楞飞远了,未留意吓了一小跳,到了第一个谷凹处,凹谷淌着很小的泉,登不远就看见房屋,在这个荒僻的地方竟盖着庙,走进房屋内中供奉着神仙,出了庙再翻过三个山凹才到了下山路,岔路口有彩带标识猜测是朝那走,这段路不好走,坡太斜碎石粒光滑,有时辨不明路,沿途树较少,抓护也不方便,一脚不小心滑倒腿贴坡了,终于过了这段难走的路,才进入好走的路,总算听见溪鸣声,看见树丛掩遮的房屋,快到了景区,不远就看见了泉,下去洗了洗,口渴忍不住接水喝了,水甘清凉,山内住的人都喝的泉水。
到了竹林看见了熟悉的地方,前年从景区大门进入来到这里,看见这条小路猜测是通潭峪的,网上也有发穿越的,原来阴差阳错走对了这条路,感谢户外驴友沿途留下的标识才敢去尝试。
曲峪因曲折而得名,穿竹林过杜林社、大庙遗址这段路约十里,都是土石路,快到了槐林界下面才看见零散的游客,翻到槐岭,此时槐花已落,沿途撒落满路凋谢的槐花,槐花开时来此旅游花香扑鼻应不错。下了槐岭岔路后是大峡谷,前年来过记得有瀑布,即然来了再进去看看,沿着木栈桥走约几百米就到了绝壁,绝壁谷凹间一道小瀑如折扇坠落,轰鸣震响,算是景区好看的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