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这首诗让多少自诩怀才不遇的人怅然涕下,但我却很疑惑。如果真的有怀才不遇,那么又是什么让伊尹,管仲等人怀才而遇呢?
我想让他们怀才而遇的,并非他物,而是人我之间取得了平衡。伊尹,管仲等人,是与他们合作的人非圣即贤还是他们掌握了人我之间的平衡秘籍?我想如果有秘籍的话,这个秘籍一定是让他人与自我之间――相得益彰。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作为一个才子,他的才华直到今日仍然为人们所赞叹。很多人认为他是生不逢时,然而历史上记载,汉文帝也是极其爱他的。
贾谊在十七八岁时,他已经博览群书,并以精通经典、善于作文而名扬郡中。
二十一岁,少学于荀子的学生,淮南丞相张苍,学习《左氏传》。
后又经吴公向文帝推荐年轻的贾谊,文帝又征召贾谊为博士。而后又因其才华出众,得到大家的佩服,一年之内,被越级提拔为太中大夫。并有意要为他以公卿之位。
由此可见,贾谊也并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年轻而又才华横溢的贾谊,也遇见了文帝,而不能和则两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我想与他自己应该是有关系的,张良刺秦未果,并未因此郁郁不得志。反而是将学礼的儒者张良变成了道家的张良,精光内敛。到最后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他,成了王者师。
论才华,贾谊可谓治世之才。又得儿遇文帝,文的也是有意用之。
二十几岁的血性,到了三十之后却不能内敛,终使他没能等到文帝准备好了的时候便辞世而去。
历史证明文帝亦智者也。但是贾谊,不能与拥立文帝为帝的众前朝老臣和而谋事。她总嫌那一批老臣太愚拙无识,不屑于与他们为伍,最终也将自己推出门外。不能侍人兼人容人,事业还未正式开始,自身却早已形单影只。
导致他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除此之外,便是他的脆弱。一贬长沙,就哭泣不止,在湘水边吊屈原,在居室内赋鵩鸟。简直是一蹶而不振,一挫而不复。
后来文帝招他回来,让他做梁怀王的太傅,显然文帝是能够审时度势的。早就想好了让贾谊辅助自己的下一代,把它留给了自己的子孙,让他辅助自己的儿子。但天不佑善,梁怀王意外在骑马时摔死,脆弱如贾谊,怎能抵抗的住这样的打击。
不由得想起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
贾谊终究还是没有熬过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因此他也没有等到那位躲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人,可惜了,贾谊!虽有治世之才,终因不能与他人相得益彰而怀憾千古!
伊尹
伊尹辅佐商汤伐夏建商,因此被封为尹。之后在商朝为相五十余年,共教育并辅佐共五任君王,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在教育、思想、医学、厨艺等多个方面颇有建树。
伊尹出生于有莘国,是一个奴隶。从小聪颖好学的他,一边田间劳作,一边学习尧舜的治国之道,是贵族子弟的老师。商汤听说伊尹后,求贤若渴多次带着厚礼前来聘请,可惜有莘王一直不答应。直到商汤娶了有莘王的女儿,伊尹才得以成为商汤的臣子。
伊尹来到商汤身边后,成为了他的老师继续着自己的教育事业。伊尹教商汤的主要就是尧舜之道,就是仁德的治国执政理念,此外为他策划了之后讨伐夏朝拯救黎民百姓的战略。等到夏桀的暴政使他众叛亲离成为独夫后,伊尹便辅佐商汤开始伐夏,最后建立了商朝。伊尹建下大功,被封为尹,就是右丞相。从此以后,伊尹在商朝为相五十余年,经历了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这五代君王,不但辅佐他们,也可以说是他们的老师。
伊尹为相时,他实施德政,整顿吏治,使得商朝建立后迅速恢复经济和国力。除了丞相,伊尹还是一个帝师,他在被商汤聘请之前就是贵族子弟的老师,之后成为了商汤以及他之后几位的皇帝。
伊尹以尧舜之道为主要教育内容,注重他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培养,而他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通过传达上天的旨意,此外他也十分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在教育君王方面,伊尹最著名的经历就是他曾经放逐太甲使其改过自新。
伊尹敢于放逐太甲改过自新,也足以见得他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的。不然随时随刻也有可能被踢出政治生涯,足见其内心也是平和和充满智慧的。不然不要说辅助五世,一世而不能终也。
在伊尹进入政坛之前,也有莘王挡道。能过其道也并非易事,虽然我们不能穿越历史,但我们可以想象。在夏桀暴政期间,能够自保已属不易。
当他在田间劳作的时候,正是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一定会遇到是非之人。这中间,还得依靠他人的力量,也就是当时的口耳相传,引来商汤。与他人之间,一定是相处的有智慧的。
能够辅助多世之王,其中之变数,难以想象,若不能与他人之间相得益彰,我想绝不可能。
管仲
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找到有才干的人来辅佐,因此就准备请鲍叔牙出来任齐相。但鲍叔牙称自己才能不如管仲,若要使齐国称霸,必要用管仲为相。
管仲与公子纠一伙认为公子小白已死,再没有人与他争夺君位,也就不急于赶路。六天后才到齐国。一到齐国,没想到齐国已有国君,新君正是公子小白。
鲁庄公得知齐国已有新君后气急败坏,当即派兵进攻齐国,企图武装干涉来夺取君位。双方在乾时会战,管仲建议当趁小白人心未定速攻,但鲁庄公却说:“如果一切如你所料,小白早就被射死了。”不听管仲的话,结果遭遇伏击,鲁军大败,公子纠和管仲随鲁庄公败归鲁国。
齐军乘胜追击,进入鲁国境内。齐桓公为绝后患,遣书给鲁庄公,叫鲁国杀公子纠,交出管仲和召忽。否则齐军将全面进攻鲁国。鲁庄公得知后与大夫施伯商量,施伯认为齐国要管仲不是为了报仇雪恨,而是为了任用他为政。因为管仲的才干世间少有,他为政的国家必然会富强称霸。假如管仲被齐国任用,将为鲁国的大患。因此施伯主张杀死管仲,将尸首还给齐国。但鲍叔牙用计称齐桓公恨管仲入骨,一定要生杀管仲。且鲁庄公新败,闻齐国大兵压境,早吓得心颤胆寒,没有听施伯的主张。在齐国压力下,杀死公子纠,并将管仲和召忽擒住,准备将二人送还齐桓公发落,以期退兵。
管仲清楚这是鲍叔牙的计谋,于是让押运工人快马加鞭赶去齐国,最后平安到了齐国,经鲍叔牙的建议,齐桓公同意选择吉祥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礼节,亲自去迎接管仲,以此来表示对管仲的重视和信任。同时也让天下人都知道齐桓公的贤达大度。齐桓公迎接管仲后,一连聊了三天三夜,句句投机,斋戒三日,拜了管仲为相,并称管仲为“仲父”。
以上说明管仲在当时性命危在旦夕,他的出任,在于他的才华,但光有才华就能成事了吗?
我想一定是未必,如果没有跟鲍叔牙的好关系,鲍叔牙不是举荐他而是谋害他,那么管仲命危矣。 所以说,管仲和他人的关系也是相得益彰的。
综上所述,足以证明他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只有相得益彰的才是赢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