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每天在餐桌上都要讲一些负面新闻,谁家的孩子被人家绑架了,谁家的车子被人偷了,谁又被人骗了几万元……有的家长还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抱怨自己吃了亏,议论同事、朋友、邻居的长短,比如谁太张扬了,谁太小气了,谁的利益多了少了。讲多了,就会给孩子留下一种印象: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世界一点儿也不美好。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多谈论国内外大事,谈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信息、励志的故事,少谈负面的甚至恐怖的信息。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美好,阳光的照耀。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在某个阶段特别喜欢看大街上的字,看到字就想知道它的读音;或者在某个阶段孩子痴迷地爱上数字,看到数字就迫切地要读出来,这些都是敏感期孩子的表现。
家长应细心观察,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运用语言和感官,感受周围的事物,满足孩子的探险欲望和求知渴望,使孩子的心智得到更好的发展。
那些与生命有关的奥秘,是孩子探索的永恒主题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年幼的孩子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尤其对生命充满好奇,他反复地询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真的是从妈咪肚子里来的吗?
既然肚子能孕育出宝宝,那么我也可以生宝宝吗?孩子对世界的片面认知常常导致孩子式的幽默。但对孩子来说,认知世界是一件郑重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大人嘲笑。
妈咪的态度是俯下身去,聆听孩子天真烂漫的想法,找合适的机会告诉孩子那些与生命有关的奥秘,让孩子懂得生命来之不易,懂得生命的宝贵与美好。但是一些与性有关的常识,不宜同孩子讲得过细,不宜具体,可以借助一些书籍,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去描述,让孩子感受到生命是爱的结晶,是美好生活的开始。
孩子慢慢长大,到了青春期,同性家长应试着以适当的方式和孩子探讨,并买一些相关的书籍给孩子看,以免孩子因无知而造成不必要的烦恼。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校里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力越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会他思考。
生活在自然状态中的孩子是快乐的,即使孩子之间互相追逐,打闹,受了点皮外伤,但是这点皮外伤相对于孩子的自由愿望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孩子的天性是要发展自我,环境却给他种种限制,让他处处束手束脚,不能自由地探索,这样的环境就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负能量。
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写道:“童年是一段特殊的时光,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纯美的原生态世界,具有谜一样的潜能和无数的发展可能,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开发这种可能,并努力保护个人的幸福感。”
拼积木是一项益智活动,有助于孩子的手脑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许多儿童玩具不符合质量标准。一些劣质玩具含有甲醛、苯、酚、甲醇等有害物质,会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会成为孩子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
家长给孩子买乐高或其他玩具的时候,要到正规商场,买有3C标志的,一定不要选择有强烈香味和异味的玩具。
幼儿的理解力是有限的,各种复杂的生命现象,很难用科学的方式去和孩子讲清楚,有些问题讲得太细了,反而会使孩子陷入更大的迷惑之中。
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在回答孩子关于生命的疑问时,要学会用简单而艺术的方式,可以引导孩子看一些绘本,讲一些美丽动听的故事,消除孩子的神秘感,让孩子在美好的艺术氛围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专家认为,3~6岁是孩子“性别认同”形成的关键期,一定要给孩子以正确的知识和健康的引导。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讲男女之间的差别,除了讲生理结构的不同,还应着重引导孩子认识男女的性别角色差异。
肯定和赞美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好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肯定和赞美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会让孩子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提升幸福指数,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好方法。
威廉·詹姆士还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表扬孩子要具体,要有针对性,比如,“我喜欢你画的这只小兔子的尾巴,翘翘的,好可爱啊!”“我喜欢你画的这朵蓝色的云,看起来像大海里的浪花一样”……孩子希望听到真诚的赞美,而不总是“你画得太美了”“你太棒了”之类的陈词滥调。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心感受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从你的眼睛里看到太阳,看到爱和激励,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增强自信,保持对事物持久探索的热情。
父母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一定要选孩子喜欢的老师,尊重孩子的意愿,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防止一些错误的教学方法误导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才会激发孩子的潜能,促成孩子智能的发展,这是最基本的教育原则。
和善而坚定,让规则内化成孩子的一种习惯
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会为孩子制订一些规则。比如,危险的小猫、小狗不能靠近,硬币、石子不能放到嘴里,不能离电视太近、不能买方便食品等。
规则是用来规范孩子行为的,需要孩子严格遵守。规则意识需要多次重复才会确立,在执行的过程中,成人的原则是“和善而坚定”,无论孩子是发脾气还是哭闹,你都是心平气和的,但同时是坚定的。
成人之间在聊天的时候,常常无视孩子的存在。他们觉得孩子听不懂,或者根本没有在听成人讲话。
其实不是的,孩子会一边玩一边关注大人在聊些什么。成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对孩子传递信息,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认知。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会转移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注意力
在纯真的孩子面前,大人也必须是透明的。成人总喜欢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强势,认为“我”象征着权威,孩子必须听“我”的。
因为“我”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你一个小毛孩子,懂什么?成人言语中一些主观的论断,常会无意中给孩子造成某种压力。
如果父母总是采取专制的教育方式,孩子会反感,时间久了就不愿意和父母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了。但是成人在孩子面前适当地示弱,会出现不一样的戏剧性效果。
换位思考一下,孩子对每一天都充满期待,期待星星一样闪亮的日子,妈咪要理解孩子,适当满足孩子的心理期待。不需要买昂贵的礼物,一句赞美、一个小礼物都会给孩子带来无限的惊喜。
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家长首先要有阳光的心态,凡事要看到有利的、好的一面,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未来的希望,激发孩子创造快乐的欲望。多为孩子读一些温暖明亮的、充满活力的故事,让孩子在愉快的笑声中累积智慧。
孩子存在个体差异,弱势的孩子不适合与强势的孩子一起玩
孩子与同伴一起游戏玩耍,是孩子社会性人格形成的开始。一群孩子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孩子们在充满激情地体验生活。
在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们之间有协作、有妥协,也有争斗。孩子存在个体差异,有强有弱,有优有劣,如同自然界的丛林法则。
孩子在和小朋友玩耍时遇到困困难,最需要父母的智慧引导。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出主意,想办法,让孩子和同伴愉快相处。和坏孩子玩有害处,帮助孩子选择正确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