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阁】作业 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
“小雅,你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学,还想回咱们这个小地方?”
“我也不想,可爸爸妈妈总担心我一个女孩子,在那么远的地方生活不容易,受委屈,坚决要求回来找工作。”
“你今年多大啦?”
“二十五岁了。”
担心和二十五,这两个词深深地刺痛了我。我的心急剧地收缩,开始疼痛这一生理现象。
二十五岁的小雅,这么大的大姑娘,爸爸妈妈都舍不得她在外地生活。并且开启生活的这个外地,是曾经上了四年大学的熟悉地方。我那刚过十六周岁的妹妹呢?想来全是心痛、心疼……
(网图侵删)我的妹妹,初中毕业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她毕业时,我和姐家还在上师范,我们俩是一年上的师范。当时师范毕业包分配。这是许多穷苦人家的孩子,跳龙门的首选。那时的学费在现在看来绝对不是个事,三年一个人3600元,两人合计7200元。
7200元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应该不算个大数目,但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7200元是他倾其所有的积都不够的,还需要张嘴向亲戚朋友借。
妹妹毕业那一年,我们这个小地方,由于师资严重不足,开始了自费上师范这一好事。条件是成绩入围,就能报名上学。但自费的金额是一万,还不包括正常学费和生活费。虽然妹妹的成绩也进入了这一区域,现实的无奈是,爸爸低下头沉沉的叹息。
懂事的妹妹没有多言一句,在家里思考了几天后,说她想学裁缝。此后跟着县城里最有名的裁缝师傅开始学这一伴随她一生的生活技艺。
妹妹是学徒里年龄最小的,却是最舍得下力气的。来的早,回家晚,嘴甜,勤快,这是裁缝师傅逢人就说的四个词。
半年后,经裁缝师傅的介绍,刚过十六周岁的妹妹和两个小姐妹打起背包,投奔师傅的师傅,开始闯荡北京的生活。
那时候,电话还没有进入家家户户,与妹妹的联系还靠书信传送。妹妹的一封封信里,全是好消息,但爸爸妈妈看后,总会沉默很久很久……外面的生活真有那么容易吗?我也思考着。
过年回家的妹妹,会大包小包地给家里每一个人带礼物,一年的积蓄也全部上交,因为家里还有上学的弟弟。
(网图侵删)二零零二年的那年夏天,我带着爸妈的希望,去北京看妹妹。爸妈萌发这一想法是因为:跟妹妹一块出去的俩个小姐妹先后都回来了,用这俩比妹妹大几岁的女孩地说法是,北京生活不容易,她们被师傅的师傅摆了一道,干最重的活,领最少的工资。实在受不了,她们回家,我的妹妹决定一个人继续北漂。一个人!
迈入妹妹的小巢,入目的风景,让我的心里缀满了沉甸甸的铅。
妹妹租的房子,坐标是门头沟,总面积不足二十平方米。面积小暂且不说,特别特别潮湿,房顶和四面墙壁都是斑驳的霉迹。上班离开时,门是大开的,看见了吗,打开房门!因为需要通风,否则所有的东西都会发霉。就是这样,睡觉时感觉被褥还是湿的,呼吸的空气也是带霉味的。这样的日子,我的妹妹已经过了好几年。
但是当天夜里,我和妹妹挤在一个被窝里,妹妹说给我听的全是快乐的事。第二天写给家里的信上,还是愉悦地说,她在北京吃的好,住的好。让爸爸妈妈不要担心。
我回家的前夕,妹妹塞了一大包带回家的东西,同时反复强调,回家不要乱说话,免得让爸爸妈妈担心。
听到听着,我的泪就流下来了。
现在,妹妹已经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房子。房子还不是一套,但是她在其中付出了多少,我不敢想象,也不忍想象。
二十五岁的大学毕业生,在北京的象牙塔里已经生活了整整四年,在北京都不容易站住脚跟,我那十六岁的妹妹,到底吃了多少的苦?才在这繁华的都市有了自己的立脚之地。
(网图侵删)去年暑假,儿子去妹妹家呆了一段时间,回来后,我的感受特别深。短短的十几天,曾经浮躁的儿子好像着地了许多,务实了许多,与离家前的表现大相径庭。不说饭不能重复了,也不说手机需要两年一换……
我的疑惑还在头中盘旋,儿子自己给我了答案。“三姨与老板的微信交流,全是俄文,三姨工作电脑里的程序也是俄文。我惊讶地问三姨,怎么会说俄语?三姨的回答说工作需要呀,需要学的时候你就去学。”
“我说俄语文多难学呀,你吃了不少苦吧?三姨说干什么都需要吃苦?你现在看我有房有车,刚来北京时,我有四个月只吃方便面的经历,直到现在,我都不想听方便面这个名字。”
……
叙述完的儿子一脸崇拜,但我的心里又一次开始下雨。
亲爱的妹妹,你就是那朵雨中的云,虽然经历了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但这一切终于结束了,终于迎来阳光普照。并且会一直阳光普照。
亲爱的妹妹,想你!爱你!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