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例研究 | 初一英语 Unit 8 Section B

课例研究 | 初一英语 Unit 8 Section B

作者: 不现若隐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3:42 被阅读0次

    授课时间:2018-12-6
    授课地点:太原行知宏实验学校
    授课教师:马鑫霞
    (黑体字部分为听课专家的随堂点评)

    1

    上课铃声响起,师生起立问好,开始上课。

    在“自主学习”环节,老师以词句理解为目的,在导学案上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连线,问答,填空和翻译句子。因为这一部分是学生在课前完成的,老师在课上安排了小组交流,互相改正错误,然后针对容易出错的地方由组内1、2号成员检查提问3、4号成员。之后,老师带领全班对这一部分进行了复习。

    这一环节虽然内容相对有些简单,但非常有效地调动了所有同学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为整堂课的气氛奠定了基调。

    环节最后是老师带领全班进行复习,这多少又回到传统的模式之下,不是说完全不可以,而是希望老师可以开动脑筋,开发出更多的活动形式,更加充分地发挥“小组”的优势。

    比如,可以让小组派代表进行组间PK,胜者为王可以获得相应的加分,用实力说话会赢得更多的认可,一来可以促进小组内的合作,因为参赛同学代表的是整个小组;二来公开竞争的加分,比老师随机抽取小组的加分,更具有的公平性和民主性。

    还需要提醒的是,英语课堂需要改变原有的spelling的读词方式,即把单词拆分成字母的方式,而应该交替使用“整体认读”和“自然拼读”的方式。 交替使用这两种方式是因为这两种方式本身都存在些不足,需要另一种方式帮助,但都要好过spelling的方式。spelling的方式将单词拆碎后极大增加了大脑的负担,认知负荷过重,导致记忆过程容易遗漏,记忆过后不易提取。

    2

    检查释疑环节,老师设计了两个活动。

    一个是图文匹配,课后交流时才知道这是之前全市统考时的一道试题,说明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难度。这一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非常难得的是,有一位男同学起立后详细陈述该题的解题思路,并使用了“找关键词”这一学习方法。这是本堂课中展示学生学习成果非常好的一个细节,展示的不仅是学习方法,而且是学习策略的调控,这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稍显遗憾的是,老师让这位已经深入掌握了这一阅读策略的同学一直将四个题都陈述了,而没有将它有效地在全班推广开,至少没有相应的推广活动。可以参考类似这样的思路:为表扬这位同学的勤于思考,可以以这位同学的名字来为这一方法命名,如“小张同学快速阅读法”,这可以极大的鼓励同学们,也使得这种方法非常容易记忆。在这位同学陈述了一道小题之后,可以选择其它小组的同学运用类似思路来解决其余三道小题,既是运用,也是检测,一举多得。

    另一活动是个基于本课学习的写作活动。这样的设计本身没有问题,英语课堂以写作为输出来倒逼输入,促进吸收,是完全可行的。只是这一活动出现的时机不太合适。这时,前面的环节只是梳理了词句,掌握了一种阅读方法,这些都无法保证学生可以输入一篇完整的活动安排介绍。如果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这一环节,那么后面的针对文章的学习就显得有些多余,因为学生都可以输出与课文难度相当的文章,那么输入所能起到的提升作用就很有限了。

    所以,这一活动可以放在最后一个环节进行,在整个课堂学习进行完之后,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输入之后,可以用输出来进行检测,也促进学生在情境当中使用所学,将被动词汇转化为主动词汇。如果将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让各个小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安排活动,那么还可以让各个小组进行“海报式”的展示活动,然后师生对各个小组的邀请海报进行投票,按投票进行加分,完成评价。

    3

    接着进行了课文阅读学习环节,老师强调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第一项活动是快速阅读,寻找Dates和Activities两项信息。学生完成情况良好,但是未感受对刚才“找关键词”法的回顾。如果这里不强调运用刚才的方法,那么刚才的教学设计的价值就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如果能够“学以致用”,那么课堂的完整性就会得以保持。

    第二项活动是回答问题。这一环节老师设计的问题很好,好就好在大多数问题都是“特殊疑问句”,需要在文章中确定信息的性质。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老师处理的有些简单了,使之前设计的问题没有完全发挥效果,就是说,没有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is this a busy term? 如果只让学生回答yes or no的意义不大,更重要的是针对答案提问why(原因),这样的追问将促使学生回到文章寻找证据,使得某些细节的意义更加明显。 再比如,How many activites do they have this term? 有的同学认为是six,有的同学认为是seven,这时老师不是要去充当裁判,直接判定结果,而是应当引导同学说出是哪些活动,通过比较就会发现答案分歧在哪里,再针对分歧进行讨论。

    第三项活动是复述课文。老师在第一项活动中给出了信息提纲,第二活动完善了信息的意义,这为复述课文的开展提供很好的支架,是符合儿童认知过程的教学设计。 有的老师也很重视复述课文,但又不给予学生以任何帮助,忽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需求,只是一再地用惩戒手段去威胁学生来达到复述的目的,那这样的复述又有什么意义呢?而这里,老师不仅有之前的过程性帮助,还给了大量的时间去进行个人准备和集体演练,效果很好。

    之后,老师想进行小组展示复述成果时,感觉到时间不太够,暂时进行了搁置处理,转向了最后一个环节。

    4

    导学案上的最后一环节是“当堂检测”,主要是针对一些词汇进行了填空练习。同学完成之后进行了展示。

    这一环节需要思考的同样是它出现的位置。由于它主要针对的是课文中的个别词汇,所以让它形成对整个文章学习的检测分量是不够的。就它的特征而言,将它放在自主学习之后的检测释疑环节比较合适。

    快速处理了这一部分之后,老师带领大家再次回到了刚才的“复述课文”环节。

    这一次进行的小组合作展示,这是一大亮点。这样的展示体现出了“小组”的作用,打破了优秀学生回答问题的垄断权而将课堂这个舞台公平化;同时利用“小组”的督促,推动学习动力弱的同学也努力。但是在小组选择上要进行更合理的方式,以避免只有个别被点到的小组才能得分的偶然性。

    接着,整堂课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出现了--她站起来复述课文。我不认识她,也不太了解她,但是我在校园中见过她,她向我打招呼,询问我是谁。她说话不太流畅,一句话中会有很多的停顿,行动也似乎有些不便。教室里,她独自坐在后排,没有进入小组。但就是这样一位同学,她勇敢地站起来了,复述一篇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比较长的课文。她仍然是之前说话时的语速,发音还算是标准。起初,我不以为然,面带微笑,与平常的听评课一样,慢慢地,我收敛起了笑容,为她担心起来,害怕她卡住。显然,这样的担心是多余,她的确不如别人说的快,但她没有卡顿,坚定地复述着。我握紧拳头,期待着,期待着她以完美表现谢幕。果然,在她复述完的一刻,不仅是我,还有她的同学,所有的听课老师都爆发出了雷鸣的掌声。她太棒了!

    5 点评

    • 教师在173课改模式的指导下,对一堂阅读课进行了详尽的设计,为学生学习进行了有效地指导。

    • 许多设计环节给出了“支架”,这体现了教师不仅在备内容,同时也在备学生。支架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现有能力的基础达到更高的水平,但这依赖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和教学的智慧。

    • 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组织逻辑的理解,不能单靠生搬硬套来设计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展示-评价”这些环节之间不是简单的步骤,不是靠堆砌在一起就算是开展了教学,而是需要明白它们之间是有内在关联的,是有机的结合一起,共同指导教学目标的。

    • 新入职的教师,刚起步的课堂模式,一切都还在磨合中,可能会有各种的不足出现,这是非常正常的,教学中心会针对这些不足提供必要的帮助。但更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有什么不足,在这本节课,教师表现出的激情,学生回应的对知识的渴望,可以弥补所有的不足,师生只可以共同完成一段愉快地教学之旅,还有比这更美好的教学么?

    (行知宏实验学校专家委员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例研究 | 初一英语 Unit 8 Section B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dt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