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科学文化的传播、人类文明薪火的延续发挥了着重要作用,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火花。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提到:“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书籍,而书籍的传播主要靠手抄。历代的皇帝都非常重视抄书、藏书。
唐玄宗李隆基时,选拔饱学之士20人,组成丽正书院,负责编纂修书、抄书校书工作。
同时,增设检校官,书院的主管人员“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
抄书看起来简单,但绝非易事。
一部书如果要出一百本,就要抄写一百遍,如果要出一千本,就要抄写一千遍。
如果遇上容量较大的著作,就要抄很长时间,甚至几年、几十年,才能出一本书。
所以,抄书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的苦差事。
而且,抄书又容易出现差错,一本书相互传抄,最后肯可能变得面目全非。
雕版印刷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
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琢磨,终于在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
当时,印刷术主要流行于民间,除用来大量印刷佛经外,还被用来印刷文化书籍和医药、历法等书。
据考证,欧洲人使用雕版印刷,大约是15世纪初,比我国晚了大约600年。
实际上,雕版印刷是受了我国古代的印章、摹印和扬印的启发。
在我国古代,印章起初用玉石制成,佩带在身上当作饰品,后来印章逐渐成了用来证明身份、代替签字画押的象征。
印章上的文字一定要是反文,印出来的才是正字。
印章上的文字有两种情况:一种叫阳文,文字高于平面,字是凸出来的;
另一种叫明文,印章上的文字低于平面,字是凹进去的。
印章上的文字刻成凸型的,涂上墨,印在纸上,字迹便十分清楚。
这给当时饱受抄书之苦的人们以极大的启发。
人们联想到,如果把要抄的东西反刻在木板上,然后像盖图章那样印到纸上,
那么只要刻出一个版,就可以不断地印出同祥的文字来,不是比用手抄快多了吗?
于是,雕版印刷就这样产生了。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雕版印刷的弊病就显露出来了,它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费都很大。
比如,印一部书,先要将书的内容用规格一致的纸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雕刻的工匠分头照样子把字反刻在木板上,
有时一部书一般由一个雕刻工匠从头至尾雕刻出来,假如雕坏一个字,整个雕版就只能报废,要印新书,必须重新雕版。
这样,每印一本书,都要花好些木料,很多人力,加之书的价格也很贵,
社会上好些人想看书却又买不起,所以书籍的印刷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毕昇
宋代的毕昇,在一个专门刻版印书的书坊里做雕刻工,平时经常为别人刻印章。
一日,他突发奇想,如果将刻好的印章排列起来,不也能印书吗?而且印章用完了,拆开来还能用,就省得经常雕版,省工省料。
于是他准备了很多小木块,在每一个木块上刻一个字,然后把这些字排列起来印书。
但时间一长,由于木块的纹理、木质不同,刷上墨后,由于吸水,字的笔画粗细发生了
变化,越印效果超差,这些活字不能长期使用。
后期经过改进后,他用陶瓷代替木块,陶瓷既坚硬,又不吸水。
他用胶泥(粘土)和拌均匀,放在石板上反复摔打,直到泥团像面团一样柔软,而且不粘手,
然后制成一个个大小一样的小方块,在每个小方块上刻一个字,阴干后放到火中去煅烧,
坚硬如陶瓷。毕昇花了八九年时间,制作了几万个泥活字字印。
有些字用得比较多,一段话里要出现好多次,他就把这些常用字分别制作几十个相同的备用。
这种活字印刷,节省了雕版费用,缩短了出书时间,既经济,又方便,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我们祖先对人类文化事业的一项重大贡献,是华夏民族的骄傲。
王祯
元朝农学巨著—《农书》是著名科学家王祯所著,书中文字共计30多万字,因为字数太多,
不便用雕版刻印,就按毕昇的方法,用梨木、枣木等不易吸水变形的硬术,制作了3万多个木活字。
为了能使排字的工匠能很抉地找到活字,王祯发明了一种“转轮排字盘”。
用木板制成直径七尺的大轮盘,放在三尺高的铀上,轮盘可绕轴转动。
轮盘里按音韵划分成不同区域,分门别类地放置木活字排满了木活字。
转轮排字盘
排版时,一人唱字,一人坐在两个轮盘中间不用来回走动,只要坐在那里,转动轮盘,就能找到需要的字,大大提高了排字效率。
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298年印制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100部。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他们聪明的才干和辛勤努力发明了印刷术,为科学技术的传播,
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值得后辈子孙引以为傲、学习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