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镭宝 来源 | 镭公爵(ID:Soul_space88)
策划七夕选题时,闹出了一个笑话,见我与露哥等人的对话截图
君可知,我冒着斗胆写下此篇,用了洪 荒 之 力 的勇气。
马上是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啊,好戏上演,扒丑闻?我这不是腹黑心态吗?但是……
转机来了,幸亏有以上的对话,我特意在百度上搜了一下,果真,“牛郎织女”与“董永七仙女”不是同一个故事,哈哈哈哈哈,神助我也,既然不会给“七夕”抹黑,那么我就可以大谈特谈,扒一扒千古颂扬的爱情故事《董。永。与。七。仙。女》啦。
不便截图,实在汗颜,字里行间夹杂着小x片。(我们的娘子军,各个口吐莲花……尺度很大,有节操,无底线!)
Q-1
问:扒一扒那些年董永两口子都干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
答:见不得人的情节在你心中,无限意淫。(无史料可循)
Q-2
问:人神怎么生的娃?
答:娃都生了,已成定局,如何交配。(见:《水形物语》删减镜头)
Q-3
问:七仙女不在凡间时,董永有木有搞过小三儿?
答:董永怎么可能移情别恋啊,有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Q-4
问:听说七仙女回天庭了,织布机留在人间,每天晚上能听见咯吱咯吱的织布声……
答:我去,原来这是《聊斋志异》野史,闭上眼睛,想一想,毛骨悚然。
Q-5
问:董永为什么要卖身葬父?
答:因为他穷到爆表,欠了一屁股债,卖身葬父以求尽孝。
Q-6
问:七仙女为什么会看上董永这么个穷小子?而且她是神仙姐姐啊。
答:七仙女那时处于青春期,叛逆,王母娘娘说了禁止下凡,禁止与凡人相交,她非去,情窦初开的年纪,也难免一时糊涂。
Q-7
问:旧社会允许这种配置吗?不是讲究门当户对。
答:所以,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倡导打破封建礼教,提倡婚姻自由!
Q-8
问:董永对七仙女是真爱吗?还是因为有利可图。
答:猪脑子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然规律啊,从天上砸下来一个白富美,遇见一个暴富的机会,婚姻是扭转命运最直接,最快捷的手段呀,再说姑娘还那么漂亮……(此处内容略去,有诋毁男性之嫌。)
Q-9
问:董永他想一步登天?为何自己不劳作。
答:趋利避苦,是人之常情,有句话叫,我都这么“穷”了,这个理由还不够吗?
Q-10
问:富养女的观念要不要改改?
答:穷养儿不用改,上天有好生之德,呵呵。
Q-11
问:王母娘娘为什么把七仙女召回天庭,不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答:人间疾苦多,父母心疼闺女,最重要是门不当,户不对,未来生活会鸡飞狗跳。
Q-12
问:天庭那么好,七仙女干嘛不在天庭找男神?
答:天庭是熟悉的环境,多无聊,多寂寞啊,人都有好奇心,对未接触过的事物有本能的窥探欲,地面上的事没见过啊,新鲜啊……
Q-13
问:董永是一个直男,有什么证据吗?
答:大男子主义啊,不干活,光让媳妇养。关键是把孩子生了,还两个,这是直男的铁证吧。
Q-14
问:说了那么多,七仙女是如何救济董永的?
答:哇噻,不但她自己,连同她的家族成员都奉献了人力物力财力,七仙女召唤六位姐姐下凡,协助她一起织布替董永还债。
Q-15
问:女人无节操付出,男人无底线坐享其成,反映了彼此什么心理需要呢?
答:七仙女代表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形象,为了爱情(亲情,家庭),倾尽所有,别无所求,一味付出,不求回报。
Q-16
问:七仙女这么做,是不是傻啊?
答:不会啊,是一种变相的索取与控制,对男人权利义务无节操的剥夺与侵犯。(下文会揭秘)
Q-17
问:董永在凡间,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剩下的日子只能靠回忆度过。
答:还有一个证据,就是托梦啊,中国最爱用的策略。
两个孩子就是最好的寄托,中国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Q-18
问:为什么是一年一次,七月七相聚?
答:七仙女啊,排行老七,人有七情六欲啊,正好两个七,凑成一个吉祥的日子。
Q-19
问:凭啥金砖砸中董永呢?
答:当时,七仙女梦到“千里草百日缘”的佳句,信以为真。董永正好就是啊,卖身葬父时,头上插着草,姓氏又是“千里草”。(古代篡夺个王位啦,都要搞出一个梦,借此大做文章,给篡权谋反提供一个说法。)
Q-20
问:看来真是草根啊,都千里草了,好多好多的草啊。
答:反映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豪言壮志吧。所以,男儿穷反而成大器。有点绝地反击的味道!
最后,还是以红包的形式终结了讨论,因此,才有了此文的呈现,不然八婆们会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而错过更文的最佳时间!
正 题 来 了
神话小传——给不了解神话的小伙伴来点科普哈,耳熟能详的大多数直接忽略以下部分。
传说玉帝之女七仙女随六位姐姐人间游玩,偶见卖身葬父的董永,被他的孝顺老实所打动。大姐助其下凡,临行时又赠难香一支,以便小妹危急时焚香求助。七仙女来到人间,经老槐树作媒,与董永结为夫妻。为了帮助丈夫赎身,七仙女去曹员外家做工。员外故意刁难,限她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七仙女燃起难香求救,六位姐姐下凡相助,一夜织成十匹锦绢。夫妻返家途中,董永发现妻子怀孕在身。这时,空中出现天兵天将,限七仙女返回天宫,违命则将董永碎尸万段。七仙女不忍丈夫受害,只得返回天庭,后七仙女将孩子生下送给董永抚养。
PS:“从考古发现和古代传说来看,董永的故事在西汉即已流传。董永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孝子’,在当时已作为公民‘道德楷模’,为提倡孝道的儒家文化所赞扬和推崇。董永能为古人所传颂,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的孝。在父亲病逝后,“卖身葬父”则进一步强化了其“道德楷模”形象,这也是他日后收获与七仙女爱情的前提条件。(来自网络评论)
重 点 来 了
从故事原貌看,充斥着浓浓的“孝”与“道”,男人要从孝,女人要守道。男人事业是否成功,男子气概是否具有,不重要,关键是“孝”。就连网络给出的评价都是,因为董永的“孝”,才收!获!了!爱!情!
男权社会下,对父亲身份绝对的服从与效忠,符合当时国情。
而对女性来讲,三从四德,是守妇道。无论你是人是神,不重要,重要的是,就算你具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比如天庭靠山,你都得乖乖的遵守中国传统观念,女性即是牺牲品,为家庭牺牲,为丈夫牺牲,为孩子牺牲。这才是美德!
所有神话故事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为它是当时社会环境下集体潜意识的产物。
董永的角色定位,正好反映了男性的意识形态。
我们假设这个故事是一个男人心中梦想的实现。
剧情摘要:
(见上文镭宝整理的狗血剧Q&A)
分镜解析:
董永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纸啊,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集体潜意识的,共同需求,一个妈,一个可以完全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女性。而且又比亲娘年轻貌美。还能生娃,一儿一女!
七仙女的角色定位,正好反映了女性的意识形态。
我们假设这个故事是一个女人心中梦想的实现。
心理学家对女人的描述中,有一句经典的话是,女人天生就会做母亲,同时也喜欢当女儿,唯独不会做妻子,所以,婚姻是帮助一个女人从两极化,(要么不顾一切的付出,要么毫无节制的索取),向中心过度的桥梁,婚姻可以使得女人更像一个成熟的妻子,学会与丈夫共同分担责任,地位平等,相互尊重。对于其个人而言,这个从极端的偏态到中间转化的过程,是婚姻最大的价值。
继续说董永,董永是非常符合中国男子梦寐以求的丈夫身份的,因为啥?从小被母亲过度管控下的男孩,早就习惯了包办代替,缺少开拓与独立精神。而七仙女的所作所为,正好符合他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就像未断乳的宝宝,妈妈用辛勤的汗水,日日夜夜的织布,捆绑住男孩的躯体,就像脐带一样给予无限的养料。这里,神话中织布的场景象征着母亲的毫无保留的付出。
锦 囊 妙 药
最后,七仙女回到天庭,不如说是董永代表的男性开始觉醒,深刻的意识到如果这样下去,自己是无法从一个小男孩长成一个男子汉,宁愿舍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接受自己作为普通人的身份,蜕变是艰辛的,但是为了成长,长痛不如短痛。王母娘娘也是董永作为小男孩思想中坏妈妈的形象,无论是好妈妈(七仙女),还是坏妈妈(王母娘娘),都不能代替董永作为小男孩心智上的成熟,他必将自己独立走上一条成为男子汉的历程。
七仙女回到天庭,等于接受了现实,作为一个女孩的天真幻想破灭,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一名少女,在她的人生中,所要面对的是自我成长,而不是借由别人(董永),其他人来衬托自己的高贵,自己的无所不能,自己的圣女情结。她要修炼自己的天性,由全能自恋走向健康的自信,曾经的叛逆,任性会作为她的经历,一直陪伴她的人生,她将要学会与天庭的一切和平共处。
后 记
专家表示,“牛郎织女”和“董永七仙女”不属于同一个故事,两对人物的起源年代、情节、结果都不相同。但故事阐述的中心思想是有一定关联的,皆为反映古代人们对自由爱情、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但是对传统爱情的颂扬,更是对忠贞爱情的倡导和坚守,值得鼓励和提倡。(此处来自于网络节选)
我想说明的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把两个故事混为一谈,且傻傻不分,因为万变不离其宗,代际传递,换汤不换药,我想忠贞爱情,如果靠神话维系,也只能纸上谈兵,茶余饭后作为笑柄了。
镭宝独白:我认为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两性关系最好的相处模式既有独立,又相互亲密,怎么理解呢,就是我们都保持独立的自我,各自都有其自己的属性,不被对方吞噬,不侵犯对方的边界,尊重对方的需要,同时照顾自己的需要。我们可以享受在一起的时光,我们也可以选择独处,不会因为过分依赖而限制了对方的自由,也不会担心没有自由而牺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有点绕口令的感觉,其实,最舒服的关系一定是两个人相互磨合,双方感到融洽且接受的状态。
祝福天下有情人,早日破除人神相隔两重天,相恋相思不相见的诡异传说吧,这个神话一点不浪漫,如果浪漫一定要以凄美结局收场,镭宝宁愿选择一个俗不可耐的大团圆。
写 在 结 尾 处
本文仅从心理学视角,个人观点出发,尊重这个世界上不同声音的存在,当你可以反驳我的时候,我想邀请你参加,镭氏心理工作室的“心理成长小组”。
别 忘 了 关 注 镭 公 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