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地鸡毛》——塔铺

作者: 巴赛 | 来源:发表于2018-08-24 00:44 被阅读5次

只写东西不看书,容易陷入自己的圈子里,正好有点时间看书,也希望从书里看看别人的方法,我说过早晚要写小说的,所以先看别人怎么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

上班时候在喜马拉雅上找到了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听了起来,生活琐碎的破事,让作者写的真真儿的,我都怀疑是作者亲身经历,不然不会这么生动。书听完了,不过瘾,在kindle上找来了电子书,看一看,哪成想这本书前边还有好几个章节,原来听的版本不全。索性整本书系统读一遍。

塔铺是主人公78年高考前复习的学校所在地,所有的故事就围绕着这个高考复习展开,书中的人物来自不同的村落,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为着不同的目的,聚集起来,复习考试。文章大背景是十年文革结束后,第一年恢复高考,这样小人物的命运就有了代表意义,这种人物的命运就成了一代人命运的写照。

作者的设计很精巧。各个人物鲜明,磨桌代表了一批脑袋不灵光的人,我们自己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原型。老师的刻薄,是从第一节课到高考考场上都要发挥的,只要出场必定要逞嘴头威风。王全渴望改变,可家里老婆孩子等着他吃饭,自身天资太差,所以是个悲剧人物,最终只能放弃高考。耗子,为的是谈女朋友,复习只是接近女朋友的手段,女朋友吹了,人就废了。李爱莲是封建旧社会被旧道德迫害的典型代表,自由恋爱被迫屈从于为父治病,即无奈又悲哀。

前边的鸡零狗碎一带而过,父亲千里奔波借世界地理,和主人公和李爱莲短暂感情历程才是全章的重点。

临近高考两个月,突然通知高考还考世界地理。于是人心开始有了嫌隙,大家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主人公父亲这时候千里借书,形象一下立了起来。主人工父亲的安危,也揪着每一个读者的心。期间种种描述,总是让我想起自己的父辈也是从这种特别苦的日子里过来的。父亲也曾一夜走百十里地拉煤,这样的日子放在今天简直不敢想象。

作者花费了更大的篇幅描绘主人公和李爱莲之间纯洁的爱情。李爱莲是标准意义的好学生,课堂炸成一锅粥,人家兀自在那学习,这是主人公看在眼里的,落日河边下,那漂亮的倩影是印在主人公脑海了的。她家庭的贫困,父亲的暴躁,造就了懂事顾家的她,也为她悲剧的命运埋下了伏笔。两个人一起背世界地理,互生爱慕,再也控制不住,有了第一次吻。命运不会这么顺利的,李爱莲没有参加考试,为了给父亲看病,瞒着主人公在高考那一天嫁给了爆发户。主人公后来知道真相,跑去找她可是一切都晚了,她已做人妇,前边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却用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命运。

大时代下,命运捉弄着每一个人,一个也不曾放过。

相关文章

  • 读《一地鸡毛》——塔铺

    只写东西不看书,容易陷入自己的圈子里,正好有点时间看书,也希望从书里看看别人的方法,我说过早晚要写小说的,所以先看...

  • 读《一地鸡毛<塔铺>》有感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读书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敬佩“我”父母的开明;敬佩王全的果断也尊重他高考前一个月...

  • 一地鸡毛(一)

    《一地鸡毛》是刘震云的中篇小说,此文集包括“塔埔”、“新兵连”、“头人”、“官场”、“一地鸡毛”等。 1、塔埔 我...

  • 塔铺笔记(1)

    一地鸡毛(典藏版) 刘震云 塔铺 >> 接着是几个戴领章帽徽的警察进来。 有细节,主要特征还简单。比如,戴红领巾的...

  • 坚持分享第八天《一地鸡毛》之塔铺

    《一地鸡毛》是作家刘震云的小说集,今天晚上读了第一个故事《塔铺》。 讲的是我从部队复员回家后,到镇上中学,进了复习...

  • 我的当代文学地图(陆)

    塔铺——乡土里的一地鸡毛 取标题是每次写文章最为难的事,要令读者熟悉,又要取得耐读而令人回味。我每次取标题都无甚章...

  • 《一地鸡毛》读后感

    本书收录了《塔铺》、《官场》、《一地鸡毛》等8篇中篇小说,每一个故事主人公都是平凡人,事件都是琐事,作者通过对一个...

  • 耐人寻味的复习班

    “复习班,是学校专门为社会上大龄青年办的。”翻开刘震云的小说集《一地鸡毛》,第一个短篇叫《塔铺》。文章不长,二十来...

  • 我的当代文学地图(柒)

    塔铺——乡土里的一地鸡毛(续) 刘震云,我最爱的是乡土的那一面,那一点也不逊于贾平凹的创作量,而且更直接了当的笔触...

  • 四叔

    世界上总有一种人,明明和大家一样面对着生活的一地鸡毛,却总有能耐把这铺撒一地的鸡毛扎成一把掸子,而且还是顶漂亮的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一地鸡毛》——塔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mv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