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
格物:仁善与徒法

格物:仁善与徒法

作者: 花影落书香 | 来源:发表于2019-10-02 07:06 被阅读0次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讲仁善,不足以支撑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必须得有规则法度。反之,全靠法度规则也难以让国家繁荣昌盛,须有仁善为本!

中国古人用词凝练,意味深远。一句话不仅适用于国家,公司,也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和个人修养行为。

国家和公司必须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法度来维持秩序,使之井然有序的运行。但人性是复杂的,他可以受外在的利益驱使,去规避法律责任。

为此我们只能靠传统德行文化教育来从内在去严格约束自我,要求自我!可以说内在的价值认同感才是改变的根本!

家庭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当前普遍的现状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

“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不知道规矩,长大会无视法律,不遵社会规则导致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环境。

个人修养亦然,只讲仁善,没有原则和方法,是不可能达成自己想要目标的。内怀仁善,行止有法,才能亲民,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

格物:仁善与徒法

相关文章

  • 格物:仁善与徒法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讲仁善,不足以支撑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必须得有规则法度。反之...

  • 规范言行,不忘初心,理想与现实等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 示例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明代中期,王阳明在地方任官时曾经...

  • 善恶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格物,弃恶扬善致良知。万善无恶是谓慈,大恶而善方谓仁。 善良只是善良,而...

  • 与,善仁

    原创/一一妈 今早一边跑步一边听樊登老师和韩鹏杰老师聊道德经。 韩老师讲“与,善仁”,说当我们给对方恩德和好处时也...

  • 与善仁

    与善仁 有个屠夫,精于算计不论谁来,一律偷称有一天,屠夫的父亲从他这儿买三斤猪肉回家一称,少了二两 父亲大骂屠夫不...

  • 与善仁

    以其无私,所以能成其私。 人是群居动物,都喜欢寻求他人的认同理解。多数人能一起多数是脾气相似,兴趣相投的。朋友也是...

  • 四句教

    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格物致知无形抽象却能依着那...

  • 【南怀瑾老师】这两句话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不能违反也不可以违反

    ​ 这两句话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不能违反也不可以违反 本文摘录自《孟子与离娄》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

  • 20190328-《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学习笔记-致良知、明

    格物——明明德、致良知 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用致知和格物的功夫,格正自己,知道善恶、是非、对错、辨别仁与不仁、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格物:仁善与徒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pl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