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在三岁时,由于她年龄上的特点,在她调皮捣蛋、拒不就范时,我也会歇斯底里并运用强制力。
这种方法在逼她刷牙时,还是有一些效果的。每次她宣告要自己刷牙时,其实都是在糊弄。
这时,我会威胁她说,“如果你再这样,我就替你刷!”吼叫一翻我强行抢过牙刷,她没有办法,只能在命令下边哼哼边张开嘴,我将牙刷伸进她嘴里,迅速刷完了牙。
这种强制力虽然保护了牙齿,节省了时间,但并不完全符合我的预期。它有着非常明显的缺点:
1.她在刷牙的技能方面由于我的干涉明显没有得到锻炼。
2.我的严厉伤害了她的感情,因此她并不会亲近我,只会惧怕我。
3.吼叫下的强制力变相强化了一种认知,那就是:厉害的人总是可以快速解决问题的,我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有时在教孩子写作业时,当他达不到我的要求时我也表示很气愤,不理解她是真的理解不了,还是专注力不在上面。
如果我控制不住怒火,用语言惩罚她,或者态度恶劣,她便更加没有心情关注知识本身,只会反复说:“妈妈,你好好和我说话!好好和我说话!”然后情绪激动地哭了,这个时候想要继续学习恐怕是难了。
因为孩子此时已陷入深深的挫败感之中,妈妈严厉的表情让她很委屈,甚至憎恶自己。
我们应该更多地关心他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要。也许时代的脚步越来越快,让我们无法静下心来关心别人,但当我们试着去这样做时,总会发现惊喜。
也是在三岁时的一个夏天,有一次下了脑力课我在开车,她在车后又开始扔东西了,还把水壶扔在车座下面。
随后她又突然想喝水,自己还不愿意捡,于是扯着哑了的噪子大喊大叫,”我要喝水!我要喝水!”
我控制住了自己本来要批评的说辞,用心体会她的感受问:”溪溪,你噪子哑了,是不是难受才发脾气?”
她马上回应我:”是的,妈妈,溪溪不舒服。”
她发现我在试着理解她关心她,而没有指责她把水壶扔在地上。
平静下来后,还反复地和我说:”妈妈,我长大了带你去明堂公园玩,给你做好吃的,扶着你走路。”貌似是在表示亲近和感谢我的体谅。我说:“溪溪不舒服也不能随便扔东西发脾气啊,不舒服需要喝水和休息,对吗?”她点点头表示赞同。
此时我想到”母慈子孝“这个词语,大意是母亲慈爱,孩子才能孝顺。
母亲慈爱是因为妈妈总是能够理解孩子、发自内心地体会孩子的处境和所遇到的困难,宽容他、温柔地引导他、爱护他,才能真正和孩子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日本人气网络作家金贵武在《这样教孩子,将来他会感谢你》一书中说:孩子是“光着身子来的客人”。也就是说孩子在生下来的时候是纯真无邪的。孩子的性格、习惯、以及亲子关系,全都是由养育者决定的。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能对孩子滥用权威摆家长架子,而应该用灵活的态度去理解孩子的世界。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对于家长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存在,并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来获取孩子的信赖,使家长成为孩子人生的前辈,这一点尤为重要。
尽管有时我做的并不好,但我会做一个努力修正自己错误的妈妈,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