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上课的是一对因练习而结识的好闺蜜
她们都是2胎~
一个娃16个月,一个7个月。
从去年的10月办的产后小班卡,断断续续上到现在~
20节课还没全上完~但整体的效果和状态已经非常饱满~
先给大家看看从第一次和到现在的对比
![](https://img.haomeiwen.com/i8942639/5a4a1ac4ef49948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942639/bec6315ae4ce864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942639/d66f74bacb117cc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942639/217293a4f53e0e4c.jpg)
为什么这种修复课都有10节20节起办,
因为你我了解需要一个时间,
你的身体习性从不习惯到习惯需要时间
从不适应到适应需要时间。
这两位宝妈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比较紧,一个比较松。
松,意味着不稳定、做体式有时候会过头,肌肉处于无力。但雕塑起来特别快,找感觉相对比较快,精准度高,好塑造,效果明显。这类的人更适合练习:力量。
紧,意味不放松,肌张力紧实,在练习时不易精准的找到感觉。因为有时候会产生代偿,用自己的惯性去做体式,但有力,练习后效果保持时间长。那么紧的人,前期需要多拉伸。
但如果老师的水平够,是可以一个同样体式中去针对她们俩的情况进行不同的练习。
我一开始安排的体式还是着重在骨盆上,髋关节这个空间如果没有先去激活,在很多体式上,她们无法很好的去感受到整体的触觉,而且在后面的练习中有可能会引起受伤,所以在所有课程的第一步我都会先安排:髋关节训练。
髋关节训练可拆解局部训练与整体训练,
局部训练我用战一,战二式进行精准练习,主要是拉伸大腿前侧与内侧。她们很配合。以为有前期打下的基础,所以在这一节课我加入了瑜伽椅的练习,她们对身体的感觉进去得很快,也很精细。
接下去就安排扭转系列的体式准备练习她们的腹内外斜,但因为腿部根部的力量建立的不是很到位,所以在扭转的体式上,她们反应膝盖酸,战不稳,于是在次强化骨盆,【双大腿根转动活化练习】
然后把扭转式降低要求,让后脚跟落地。这是她们的整体表现就会稳定许多,有一位宝妈还是会膝盖酸(因为力量往下沉),我把她的骨盆尽量往上提,避免她惯性用小腿的力,膝盖的问题缓解后,继续引导向上的力。完成了10个动态扭转。这是腰腹两侧的赘肉已经开始收了进去。
宝妈们都非常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