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陀传-木筏不是彼岸

佛陀传-木筏不是彼岸

作者: 晓云感恩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22-03-31 02:49 被阅读0次

木筏不是彼岸

“我们观想无常和坏灭的目的,是要看清楚万法的实性而摆脱它的藩篱。逃避这个世界,并不可以使我们达到开悟与自主。要达到开悟与自主,得先要洞悉万法的真性。这几位同修没有真正地了解,所以才会做出此逃避生命的愚行。他们这种行为,也同时违反了杀戒。(自杀)

一个解脱了的人对世法不会执著,但也不会畏惧。执著与畏惧,两者都是缠缚我们的绳。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已超越了二者,安住于平和快乐之中,这种快乐是不可量度的。一个自由自主的人不会执著于恒常性和独立我体这等狭见,也不会执著于无常和无我的边见。你们要理智地本着无执的精神,去学习和修行教理。”接着,佛陀指导他们实习下意识的呼吸,以帮助他们调息和振作起来。

“如果你们误解了教理,就很容易会被困于狭见之中,因而令自己和别人痛苦。你们对教理的聆听、理解和实行,都是需要运用理智的。一个了解蛇的人,会用一支有叉的棍子来按下蛇颈,然后才把它拿起来。如果他拿起蛇的尾部或身部,他便很容易被蛇咬到。正如你会运用智巧来捕蛇,你也应该同样地修学教理。

教理只是形容真理的工具,不要当它就是真理。指着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手指只是用来指出月亮的方位。如果你把手指当作月亮的话,你便永远不知道月亮是什么。

教理就像一艘乘载你渡河到对岸的木筏。我们需要木筏,但木筏并不就是对岸。一个聪明的人到了对岸之后,是不会扛着木筏到处跑的。我的言教就像那木筏,是帮助乘载你们往超越生死的彼岸的。好好用那木筏乘载你们到达彼岸,但不要执著它是你的,而不肯放下。不要被困于法理之中。你们一定要懂得把它舍放。

我所传授给你们的言教,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正觉七因素、无常、无我、苦、空、单一和无求等,都是需要以开明理智的态度研学的。用这些教理来帮助达到解脱是对的,但谨记不要对它们执持不舍。”


我希望你们要小心处理与外界的接触和关系。如果你们常住专念中,你们便可以知道自己内里的起心动念和外界在发生的一切。越是早一点察觉问题,便越可以更有效地将问题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行习专念,你们便能够增长定力以应付必时之需。当你们的定力稳固时,你们的视线便会明朗清晰,处事也会得宜。定与慧是手牵手的,定慧互通,二而为一。

相关文章

  • 佛陀传-木筏不是彼岸

    木筏不是彼岸 “我们观想无常和坏灭的目的,是要看清楚万法的实性而摆脱它的藩篱。逃避这个世界,并不可以使我们达到开悟...

  • 日记

    今天看了佛陀传,讲到佛陀对众比丘说,舍利弗是个菩萨,一个以爱和慧去引导众生到觉悟之彼岸的觉着,他将会被后世视为有大...

  • 设计 - 意识与物质的桥梁

    木筏不是彼岸,设计并非目的 在一个阶段,我们开始反思什么是设计、什么是商业、什么是精神,甚至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什么...

  • 佛陀传

    54集高清《佛陀》电视剧分享给大家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0TM_12iDy...

  • 《佛陀传》

    你可与佛陀近距离接触 最初净因法师给我介绍本书时,我以为这不过又是另一本关于佛陀事迹的书,与我所看过的不少佛陀传记...

  • 《佛陀传》

    以前零零碎碎的读了一些佛教的东西,并不系统。通过佛陀从生到涅槃的整个过程,除了能大概的聆听他的教诲外,还知道了他身...

  • 佛法真实义

    佛陀传法的真实目地:不是让我们去成佛,而是让我们更好的去生活!因为,佛陀明白:“大觉”在当下,本不增减,亦无生灭,...

  • 读《佛陀传》有感

    宅在家的时间里,静心读书提升自己的修为最佳时机,我连续几天拜读了《佛陀传》收益良多! 《佛陀传》主要是介绍佛陀的成...

  • 恶业会指数级增长,我们该怎么办?

    一个朋友《佛陀传》时对佛陀头疼的典故颇为不解。 他说:佛陀往昔只是敲了三下鱼头,受报时却头疼了三天,这不是高利贷吗...

  • 木筏

    躺在一个木筏让,闭着眼; 仰面朝天地,感受着。 木筏在河面上,水波波动。 温柔的阳光照在身上,照在脸上, 轻闭着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陀传-木筏不是彼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sg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