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喜爱武术,有幸师从文肇楠先生学习尚派形意拳,后随师伯关秉公先生学习, 文先生是许笑羽先生弟子,关先生是陈子江先生弟子。许、陈两位皆师从尚云祥先生。我当时十几岁还在上学,发现同是尚派再传弟子,打拳动作上仍有差异,但拳理方面及桩功要领心法口诀完全相同,而其他的形意拳支派与我们的套路动作名称相同,但具体练法差别很大,我想这是每个人的资质、身材等各异而形成的差别。后来我开始教拳,转眼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发现从学者在动作上均有差异,这也可能是同一拳种而演化出不同派别的原因吧。
虽然武术源自中国,但大多数人分不清什么是功夫,什么是把式。其实真功夫表演时没有观赏价值;把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群众喜闻乐见,很适合青少年练习,老年人练习不但无益,反而容易造成损害。还有散打运动,年轻人靠体力,打得鼻青脸肿,很受观众欢迎,随着年龄增长,体能逐渐下降,不可能再参加比赛。这些剧烈运动,都对身体有极大伤害,也不适合中老年人。
近年来,我国许多有志之士努力倡导发展武术,无疑是一件好事,一些功夫片非常受中外大众的赞叹欣赏,更使多数人认为这就是真功夫。许多人开始寻师学艺,其中一些人刻苦练武,以为自己武艺高强,结果被小流氓打得晕头转向,转而说中国武术没有用,更有许多人对外国功夫盲目崇拜,不惜重金拼命求学,真是可悲。
改革开放以来,武术杂志及专著大量出版。2008年底,好友贾斌送我一本《逝去的武林》。我一句一句精读细品,不禁由衷赞叹,这才是内家拳的真谛!现代人认为武术失去了实战作用,用不着了。其实不然,内家拳四要素是神、意、气、形。正如中医处方讲君、臣、佐、使,丢掉神、意、气正如中药去掉君、臣、佐。如缘木求鱼,虽不得鱼而无后灾,练功拼命求形美,最终求到的是残疾。如果一个号称武术家的人,有人挑战,为保名而不敢应战,对推广中国功夫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武术家必须具备极高的实战能力。
形意拳前辈人师讲的明劲、暗劲、化劲,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等,许多人都能背诵。正如老子所讲:“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为。”记得2006年夏天晚上,我给几个学生讲拳,说到技击时要用对手的力,不用自己的力,打几个小时都不会疲劳。有一个山东青州的年轻人出差来京,每晚都去观看,他一时不明道理,问我怎么能用对手的力。我认真地告诉了他。我看他十分强壮,问他练过功没有,他说练了十四年形意拳,而且会一指禅。我看他食指粗壮,告诉他练一指禅,老了就会出大毛病。他很坦白,说:“不用老了,现在阴天下雨都会痛。”他还说180斤的麻袋两手一提就能放到肩膀上,我让他站三体式看看。他站好后,我看他后腿极力下曲,非常吃力,就问他能不能站十分钟?他说最多十分钟,我告诉他,站的越低越练不成,蹲得越低,膝盖受力越大,而腿的后侧越软,不该练的地方练的很苦,该练的地方一点没练着。他虚心求教,我帮他调整桩法,练到第五天,他说办完事了,明天就走,问我现在这样站桩有没有问题。我告诉他就这样站,最少要每侧站一小时。他不知道我是谁,我也没问他叫什么,几天的缘份。
有学生问我,许多太极拳名家后来两腿膝盖都要做手术,本来太极是养生的,为什么练得越好越容易残废,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全世界几十亿人都直立行走,你势下得越低,越与众不同,自己认为功夫越高,功夫是大了,功力却没有。全身的重量由两膝承受,不出毛病那就不是直立行走的动物了。膝部是重要关节,只负责屈伸,而发力是由肌腱承担,记得前几年有一位京剧武丑演员讲,我们这个行当要走矮子功,演武大郎自始至终都要曲腿,所以我们两腿膝盖都有极重的伤残。正是因为这种功夫违背了自然,其结果是必然的。
中国人对“道”有多种解释,简单讲“道”就是自然规律,不变的法则。中国传统文化是以“道”贯穿始终的。“道”看不见、摸不着,是绝对真理。“道”不能用感官体察。正如老子说:“迎之不见其首,从之不见其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件困难的工作,要下大功夫,要心领神会,西方文化在科技领域是非常先进的,但可以看得到,摸得着,属于三维范畴。因此看似复杂的东西都摆在面前,这很容易被人接受。看不到的东西就不容易被接受,比如我们讲的“神”,许多人认为是迷信,内家功法讲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中医理论讲“神”,有这样的论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主神明”。这是用解剖学无法证明的。因此中医学理论不会被西医接受,但近代有几起西医手术后的奇怪现象西医解释不了。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晚报》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一个心脏病人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术前此人烟酒不沾,术后又抽烟,又喝酒,提供心脏的人生前也是又抽烟又喝酒。大概2005年,电视台又做过一期节目,嘉宾是一对老年夫妇,丈夫因心脏病要接受心脏移植,术前丈夫从不干家务,而且脾气暴躁,术后变得脾气温和,而且爱做家务,他们承认这些事实,但不能解释,只觉得不可思议,其实中国人的老祖先几千前就有了正确的回答,就是:“心藏神,主神明”。
做为一个中国人,我非常喜爱传统文化,虽然我对中国文化连粗知皮毛都不敢说,但我绝不赞成宣扬消灭中国文化,而全面接受西方文化,我真诚希望有更多的人努力弘扬自己的文化,也不排斥外来文化。我无名也无地位,教了几十年功夫,仍然不为人知,希望有志之士勿以人微言轻,我把几十年的“愚者千虑之一得”讲出来,以博方家一笑。
理分阴阳,劲分横竖
从人的整体讲,背为阳、腹为阴,外为阳、内为阴;从气血分,气为阳、血为阴。当然阳中有阴,阴中也有阳。从人身结构看,人的动脉血管都在肢体内侧,内侧为阴面,如颈动脉,上肢动脉、下肢动脉。从中医经络理论也可看出。如两腿,三阳经在阳面,三阴经在阴面,阳维、阳跷在阳面,阴维、阴跷在阴面。由此可见,练内家功必须先明阴阳,阴宜内敛,阳宜开张,如练习桩功,两肩微抱,前胸内敛,后背开张,横向抱圆,凹为阴,凸为阳。许多人认为练气是胡说,根本没有气,这是个人认识不同,如果我们前胸内敛,可使气沉小腹,是练腹式呼吸,这样脏腑在横膈推动下得到很有效的锻炼,对健康有利,《道德经》讲“虚其心, 实其腹”是重要的养生方法,从易理上讲,胸为离,腹为坎,卦象上是离中虚,坎中满,小腹常圆。其实练气非常简单,内家功练的是神、意、气、形。如果形不正确,神、意、气无从练起,因此,调形必先明阴阳理。
《黄帝内经》中讲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我们练习桩功时就是要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人体的肌肉指的是红色的肌与白色的脂肪,唯有能放松、不自我较劲时才能肌肉若一,把握阴阳才是内家功法的根本,才能掌握练精化气的方法。《黄帝内经•灵枢》经中有几句话很重要:“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我们呼吸天地之精气,食五味之精华,五味之精化为气,进而气化为神,这样才能使人身强体健,长久练功,不但很少生病,许多难以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可以自然而愈。我教过许多颈椎病患者,时间不长,就完全康复。有几例据说不可能治愈的病症也完全康复,由此可见,把握阴阳是养生的关键,要注意的是饥饿时不可练气,否则会头晕恶心,因此不能缺少“五味入口”。
懂得了阴阳,才能懂劲。说到劲分横竖,练形意拳的都知道顶、圆、毒、扣、抱、垂、曲、挺,我这主要讲“挺”,形意拳讲“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前面讲过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走路时全凭两膝屈伸,完全自然状态,打人也完全是自然状态,发力源自腿、腰、背。挺什么?怎么挺?一定要清楚,挺腿、挺腰、挺颈。腿挺是曲中求直,虽不挺直,也不能很曲,应是自然微曲,挺腰才能体现腰为一身之主宰,挺颈才能拔背,上述要求都能做到才能练就刚劲,形意拳讲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如能明了阴阳理,前胸即可内敛,两肩微抱,后背横向拉开,形如熊背而中间填满,这时产生的力是由足至腰至背脊达上肢,是强大的横向力。如果我们努力曲膝,势下得非常低,练功者此时可以触摸两腿,就能发现前面非常僵硬,后侧非常松软,膝盖承受巨大的压力,长久练习,必然受到极大伤害,而这时所产生的力是竖劲,这种力用来举重、蹬三轮,较不练功者有力,这种力是向上的。横向者不仅在借力时灵动自如,发力时也是势不可挡,我们主张练功养生健身,不求技击,但明了阴阳理,分清横竖劲,功法正确,自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技击不求自得。练功上道后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的自虐。
先知刚与柔,再明松和紧
刚不是僵,柔不是软。有些人练功时咬牙瞪眼,手掌极力上挑,食指极力挺直,小臂肌肉条条绷紧,向前推出时竭力颤抖,口中嘿哈有声,样子很可怕,以为这才是刚。其实只能称之为僵,肌肉紧绷,气则不通,久而久之,必生痛疼之感。真正的刚是力由足起,气由脊发,以气催力,才能发出刚劲。如果自身竭力绷紧肌肉,气不通则力不能发,力憋在自己身上,不但技击毫无作用,而且伤身害命,正如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太极者阳刚阴柔,是一个动态平衡,孤立求刚则为僵,因此必须刚柔相济,练拳化劲时阴阳消长,全由体察对方力的大小方向而变化,这时不靠大脑反应,舍知觉而用神明,知觉是反应,反应快的仍需一定时间,而神明则无反应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以四两拨千斤,身虽疾而心自暇。
柔为阴,柔非软,柔似水,软则如棉,万不可把软当做柔,柔非全然无力,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在水里想快跑,越用力跑速度越慢,而且极为费力。用手拨水,动作慢而很省力。从高空落水,如果不掌握入水技巧,必被摔死,因此似水才是真柔。前面讲刚柔相济,也就是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不相离,方能合太极。如何理解刚柔不相离?如老子所言:“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什么是木强则共?树木生长至壮大时,刚柔共存,强大者为根为干,柔弱者为枝,虽有狂风暴雨,枝条随风飘摆而不折,树干坚固而不断,树根深固而不拔,这些都是通过功法正确而能获得,因此理解松紧是关键,松不能软不能懈,紧不能僵不能死,因此上松下紧,肩松背紧,前松后紧,才能刚柔相济。例如桩功八法即是逐级提高的功法,如能长期锻炼,则可内壮外强,许多疑难杂症也可不药而愈。动功八法是调合桩功的练习方法,练习时两手如拨水,这里指意如拨水要有水漂之意,要慢要柔,肩、胯要松活,腰为主宰,气要开合升降,动时气沉丹田,以气带身动,这是内力的应用,因此不会疲劳,久练可以心情愉悦,心平气和,有利于健康。
“真柔似水”实在不是我们的发明,古圣先贤早就告诉过我们,例如孙子兵法说:“流水之疾,以至于漂石者,势也,苍鹰之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旷弩,节如发机。又兵形似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又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势也。”老子说:“天下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代之,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为。”之所以莫能为者,是不知道如何练至真柔。又:“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练功时怎样才能似水之几于道,千万不要自身较劲,正如你力能拔山,决不可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
男人年过四十,女人年过三十五,这是生命由强盛而转衰微的起点,从气血到体能都在由强转弱,此时不注重养生,恐怕会有后患,但也有天生健康长寿者,毕竟是少数,为了健康应每天坚持锻炼。任何一种运动形式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人,国家开展的竞技体育只能由青少年运动员参与。大多数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我认为中国内家功法除了儿童外,人人均可练习。许多人认为“童子功”最厉害,成年后练不了。其实“童子功”是很容易练的腰腿功,因年龄小,压腿踢腿时韧带柔软,极为容易。如坚持不辍,到老年时仍能劈腿下叉。但内家功不然,十五六岁之前练习桩功非常困难,年龄越小,越难静下心来,因此成年人练习最适宜,不要以为年龄大就不能练了,只要培养兴趣,一旦获益,就会坚持下来,这样才能终生获益。
关于中国武功之管见下面再讲讲一些实用方法。
身动手不动,转胯不拧腰
看这个题目,必然令人不解,大家一定认为手不动而进行技击实战是不可能的,其实不然!如果用所谓的招式,手上动作必然不断变化,以求用“术”来战胜对手,这就是通常所说你用一个什么招,我还一个什么招,恐怕有些人是这样认为的。要说明“身动手不动”比较困难,只能举个例子,如单推手,凡是会单推手的人都是以肩为轴,搭上对方手腕,水平方向一圈一圈的画圈,动作像转石磨磨豆浆一样,同时腰也随之拧动,这样肩膀不久非常酸痛,先累的算输。形意拳讲“手不离中、肘不离肋”,所谓手不动,并不是真的不动,只不过是两手守中,上下小幅度的钻翻起落,肘始终与两肋同一平面上下移动,横向力是由小腹左右摆动所产生。此时,髋关节要松开,以小腹带动胯部转动,摆动曲线为向右向左循环往复。两腿则站立如三体式的步伐,如右脚在前,对方发力时,我右手向后,前臂直立,手指指向自身肩部,小腹向左转,前腿向后蹬劲,重心移向左腿,此时为开;对方的力引向我右臂外侧,使对方的力移出我中线,此时小腹立即向右转,后腿向前蹬劲,左肩向右胯合,右手向前推出,手掌推向对方正中,此时我的右手仍守住我自身的正中。这样永远不离自身的中,同时永远不离对方的中,如果像转磨一样水平画圆,只有瞬间路过自身和对手的中,偏离中线的力没有任何用处,因为推手本身是技击的基础,上述方法是单推手的简单介绍,仅凭文字难以讲清楚,力的变化复杂,不像套路动作那样容易掌握,虽然上述只是初级功夫,但掌握之后,就会发现所发的力不在两臂,而全由两腿。如能应用自如,可使数人排成一队,每人推到肩膀酸痛再排在后面,这样循环往复,你决不会劲力耗尽,这是经过多次试手证实的。因此可以说,用强人的肌肉相互对抗,只有年轻人在短时间内比试,体能差的先疲劳,最后不能再战,而上述方法不唯力弱者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老年人同样可以做到,这就是柔胜刚、弱胜强的道理。至于“转胯不拧腰”,内家拳都讲腰为主宰,主宰者必须刚坚镇静,乱拧乱弓则力散,如果靠脊柱每节的微小活动量来找圆,来拧转,不受伤害就奇怪了。髋关节必须松活灵动,由丹田气左右横向摆动而使胯转,则是力由足起的配合动作。因此由转动传到两手,手看似直线运动,实际是由旋转和滚动的合成力,这种力难以化解。我认为练功决不应以损害健康为代价,中老年人体能衰退,不可以从事剧烈运动,养生健身才是根本。
听学生讲某某人在网上抒发感慨,说自己花费巨资寻找高人,几年下来,什么功夫也没得到,正如“楚人不识凤,重金求山鸡”,如能求到既是名师又是明师,则可能成就,求到只是明师不是名师也可以练成真功夫。我的建议是法从自身求,多看看《道德经》、《参同契》、 《悟真篇》,这些古圣先贤早就教给后人怎样养生、怎样练功了。
先学做人,再求真功
这句话听起来很迂腐,与现代思想格格不入,但你求的是传统文化,如果为了演戏挣大钱,只要拼命练套路就可以了。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先学一些长拳套路和基本功,文先生反复强调“练武必须修德,有德者必有得”,直到我16岁时才让我学站三体式。当时我见过文先生的许多师兄弟,我对他们都很敬畏,同时也获益匪浅。修德先学能舍、不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不争,易懂难行,贪念难舍,对身外之物极力贪求,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这种心态,练习桩功必然不能心静,烦燥不安,难以坚持,如果能做到敬天敬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兄友弟恭,夫妇和顺,存仁义,有诚信,这样先会做人,自然合于道,我们不仅能舍身外之物,自身固有的东西也应舍,包括偏见、错误认识都要舍,在技击实战中,如不能舍,必是以力相争,如你仅有百斤力,全力拉我,我随之跟进,不但不对抗,反而顺你力的方向再加很少的力,取胜易如反掌,如你推我,我仍退让,能做到舍己以从人,才是功夫。
对抗就是争,是以力求胜。我们反复讲水,也是象水一样不争,例如,你用力推水,水顺你力的方向而进,你的手背后面,水随之而进,决无一点空隙,如果你能练得似水之柔,则可调动全身的力聚于一处,发力整,速度快,你的力就像海浪一样,不可抗拒,正如“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势不可挡,这里讲“舍力”是舍拙力,内力是由舍拙力而不求自得,做人如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求道不止,锲而不舍,总有一天会开悟。
诚能悟道,中国传统文化就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要只把几千年前的便盆尿壶视为珍宝,其实无形的文化遗产也是无价之珍。“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难得之货是有形之物,故可盗;无形之物则不可盗。
我国称为中华,一个“中”字恰合于道,因此我们的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儒家尚“中庸”, 道家讲“守中”,佛家倡“中道”,经云:“容容虚空,适得其中,中表相应,自然严整。” 练内家功法,一定要守中,调形时百会与会阴一线贯穿,与地垂直,做到“守中”、 “放松”、“虚空”,只有能舍才能做到,才是真正的身心享受,方可健康长寿,健康长寿非身外之物,然而要获得也不容易,须修到无我,这要下多年功夫。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人能后其身即是舍“我”,即是不争。荀子说“积德积善是成就一生的根本”。
我国有许多名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些人师颇有创造性,由五行拳之五行演绎出劈拳属金,金克木,崩拳属木,木克土……如此对练,如循环之无端,不可穷也。其实五行拳只不过是手脚齐到,以气率形的训练方法,如以五行练法为实用方法,实在太困难了,曾见一位“大师”在电视上讲解十二形用法,讲蛇形时以右手挑对手右腋下,对手应声飞起,我自愧不如。我少年时听师父、师伯论拳,讲到“千斤不压梢”,“千斤”不是指千斤力,是钓鱼钩下面的铅坠名千斤。如我们把臂伸直,不要说用手挑飞一个成人,就连婴儿也挑不飞,所幸“大师”的徒弟会飞。我见过一个外国人,学日本功夫,学韩国功夫,学“先天”八卦,再学“后天”八卦,八卦掌只有三盘功,而这个外国学生学四盘,完全下蹲,艰难地一圈一圈的转,转到最后,两膝都要做手术,十分可怜。我这样议论肯定是口德有失,必遭众人唾骂,但我非常同情那些刻苦求学的年轻人,我亲眼见到过练八卦掌、练形意拳的患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希望求学者能够明白我上述的肤浅见解,也希望大师们爱惜求学者,以真功传授,因时间对有些人是金钱,对有些人则是生命,大师们能舍真功,对自身修为更为有益。莫误人自误!
说到最后,其实只有四个字——顺乎自然。
作者简介:马世琦(1944——),尚派形意拳传人,11岁师从北平国术馆副馆长许笑羽弟子文肇楠先生学习形意拳,21岁由文先生推荐至陈子江、王茂斋高徒关秉公先生处深造,学习尚派形意拳和吴式太极拳,并得韩来雨先生传授128式太极拳。马老师22岁开始教授形意拳至今,弟子遍及中外。著作《顶天立地的功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