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是离不开想象和虚构的。写人记事的散文也不应该例外。但文学作品又讲究真实,不真实不会感人。那么,虚构的内容如何让人觉得真实感人呢?想象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我"想要给多少年罩一块黑头巾的母亲买一块纱巾,夜深复习完课程,吹息蜡烛,"想象着母亲罩上一块洁白纱巾,走在翠绿的田野,有清凉的好风从天而降。"这是一个想象的细节,这样的想象从内容上看,是合情理的,从细节上讲,白纱巾、翠绿的田野、清凉的好风,都是真实的。这样的想象,正好印衬出母亲的现实状态,更传达出儿子想为母亲做什么的美好而喜悦的情感,这种情感也是真实的。因此,这个想象的细节放在现实的描写中,不仅沒有违和感,反而能增添文章意蕴。
同样的,文章末尾"泪水迷蒙中,我看到,在蔚蓝的天空下,飘动着一条洁白的纱巾,如佛光般圣洁"的想象虚化描与,因为情感和细节的真实,使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
情节的虚构也是如此。不排除盲人母子俩买纱巾的虚构性,但是,作者对盲人眼睛的描写,对四十岁盲儿想为相依为命老母亲买纱巾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对老母亲的神态描写,以及由此传达出的心理都很真实,而这个细节的真实和真挚引起了作者的共鸣,附着了作者的真情,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所以,写文章不一定要事件的真实,只要做到细节和情感的真实,想象和虚构同样感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