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水,是中国上海人,作为一名环球旅行、文化研究的爱好者,他旅居印度多年,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了《在印度看印度》。
在我的印象中,印度人口众多;既贫穷落后又脏乱不堪,随处可见的露天公厕和垃圾场;吃饭时不用筷子或者刀叉却用手抓;火车车厢外面可以挂满人;女性极度不安全......
真实的印度到底什么样呢?读完《在印度看印度》之后,我才看到了真实的印度。
一、印度的嫁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印度分高种姓和低种姓,高种姓男子娶了低种姓女子叫“顺婚”,高种姓女子嫁给低种姓男子叫“逆婚”。
在很多地方逆婚是不允许的,但是也有特殊情况。例如:如果A男可以找不同阶层的B女、C女、D女,只要对方长得漂亮,就不会受到太大非议;如果A女找不如自己的B男、C男、D男,多半会被人说三道四。
女性想在婆家过上好日子,出嫁时娘家就需要支付一大笔嫁妆。
在印度,女性没有继承权,嫁妆就成了一种事实上的财产分割。
作为一种提前支付的生活开支,在贵族婚姻里嫁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富人家的女儿出嫁是去做阔太太的,她们非但不干活,还得要仆人伺候。
一个家庭如果嫁女儿的时候给了很多嫁妆,他们娶儿媳妇的时候就会设法向女方索要更多,目的就是要把对女儿的付出在儿媳妇身上赚回来。
越是缺乏经济能力的贫困地方,人们就会越依赖彩礼或者嫁妆的收入。
二、印度人爱干净,你相信吗?
印度人只是把公共卫生搞得很糟,但是个人卫生毫不含糊,原因是印度那么热的地方,如果不讲究个人卫生,各种传染病、皮肤病、寄生虫病分分钟可能致命。
印度大街上之所以那么脏,就是因为印度人特别爱干净。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儿可笑?
印度人爱干净,所以为了保持家中的干净,他们不允许脏东西出现在家里,于是就有了露天厕所的存在。
他们都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尽自己所能布置自己的房间,但是公共区域的卫生就一言难尽的,尤其时那些小河流,污染极为严重,生活废水和垃圾都直接排放其中。
在印度,不跟别人吃一个碗里的东西,不使用别人用过的器皿,他们认为公用的东西都是不洁的。
印度人有饭前饭后洗手的习惯,哪怕是街边的小摊,也一定会提供顾客洗手的水和肥皂。
印度人只会抓自己盘子里的东西,绝不会触碰菜盆。
从菜盆里盛汤盛菜的时候,自己的盘子或者碗不会放在菜盆上面,以免自己盘子里的东西滴进菜盆里。
他们吃火锅时,用漏勺把锅里的东西捞到自己碗里,然后用手抓着吃。
而且他们吃饭只用右手,手指不会伸进嘴里,甚至很少碰到嘴巴,手掌心不会沾上食物,更不会舔手。
印度人超级喜欢洗涮,他们热衷于清洗各种东西,加上水资源的缺乏,水在印度被认为是非常神圣的存在。
大多数人对印度的印象就是“脏”!其实脏只是表象,我们并没有看到本质,他们只是对干净的定义与我们不同。
三、印度的水电煤
印度人“将就”是出了名的,只要能用,质量是无所谓的。
再加上密集的人口和土地私有制,导致印度政府无法进行任何高效的基建改造,所以水电煤设施都很成问题。
印度的电力供应是个大问题,他们的人均用电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很多地方,停电是家常便饭。
印度的天气那么热,他们却不用空调、没有凉席,习惯了不用冰箱,是不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他们吃多少就做多少,不够吃可以少吃,剩菜剩饭直接放在天台上喂给小动物。
在印度,到处可见水塔,而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有大水桶—电力没保障,不建水塔的话,断电就意味着断水。
在一些老城区,如迷宫般错综复杂的水管就像他们自己拉的电线一样杂乱不堪。
贫民窟和老式的瓦房,不具备在屋顶装大水桶的条件,那里居住的人就得每天定时定点去取水,所以人们经常看到家庭妇女拿着瓶瓶罐罐排队打水。
四、印度食物
我们很多人应该知道印度的咖喱比较正宗,也听说过印度飞饼。
但是正宗的印度咖喱和我们国内吃到的咖喱不同,我们吃到的咖喱都是经过加工过的中国式咖喱。
中国人吃咖喱饭时的主要配料有洋葱、胡萝卜、土豆、牛肉,荤素搭配在一起炖煮;印度人不习惯也不喜欢荤素搭配,他们经常加鲜奶、酸奶,让素菜吃出肉菜的浓郁感。
在印度,与其说咖喱是一种菜,不如说是一种菜系,其中包含了无数种香料搭配的调味方式。
印度人做菜是很随性的,某种香料多加一点或者少加一点,有就加,没有就不加,一切都是凭感觉,从来没有标准的味道。
看着都是黄黄的咖喱糊糊,吃起来却是完全不同的味道。
哪怕是你每次点同样名字的菜,印度人每次给你端上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或者让你惊喜,或者惊吓到你。
我们说的“印度飞饼”在印度并不存在。在印度它叫“手帕饼”,只是它的塑性方法和中国的飞饼很像,都是又抛又甩。
五、印度交通
我们在很多地方会看到印度火车车厢外面挂满了人,实际上这种现象在印度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一些比较穷的地方在通勤高峰确实会挂人。
但是有一点毫无疑问:印度的超载问题非常严重。
印度的公交车都没有门,随上随下,通常到站没有停稳,乘客就迫不及待地上下车了,并且这样也方便挂载。
只要有脚踩的地方,就能够搭上车,车上的人还会帮忙拉一下。售票员进出站的时候挂在车门外很常见,这样方便他们吆喝。
最牛的是,孟买的城铁也不关门,可以看到很多上班族就挂在门口,城铁跑起来的时候还是挺快的,每年都有不少人摔死,但是他们照挂不误,从来没有人投诉交通部门。
印度人和车都很多,也没有正儿八经的高速公路,加上很多人横冲直撞没有交通法规,剐蹭碰撞是家常便饭。
可是印度人单纯把车当成交通工具,漆面受损和小剐蹭既不影响行驶也不影响安全,没有必要去处理,这些都属于车辆的正常损耗。
在印度,即便是保险杠被撞掉了,他们也就是捡起来往后备箱一塞,回家用胶带沾上继续使用。
六、印度的多元化
印度,既有璀璨的文明,又有令人不解的风俗;既充满了活力,又有与世无争的传统文化。
印度有着悠久的文化,注定它的多元和丰富。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方面,印度还有很多我们觉得好奇的地方。
在印度,如果你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大家会觉得你是一个洁身自好、“三观”很正的人,会高看你一眼。
抽烟喝酒也会被人看不起。在大庭广众之下抽烟、酗酒的人大多数都是农民工。他们买烟都是一支一支地买,现买现抽。他们喝酒也是一些便宜酒。
印度人简直嗜甜如命,他们做甜食,糖和其他原料的比例通常是一比一,糖不是一勺一勺而是一碗一碗地加。
印度人走亲访友都会带上一盒甜食,就像我们带水果一样。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他们也是用甜食招待别人。
印度的贫民窟,并非住着我们概念中的穷人,而是有点像我们国内的城中村,因为这里有大城市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资源,使得大量的务工人涌入贫民窟。
早上从贫民窟走出来的不少年轻人一个个都衣冠楚楚,穿衬衫系领带,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学生或者公司白领,就外观来看,和“贫民”搭不上边。
写在最后:
世界很多样,每个国家也都有自己的多样性对待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角度。
我们中国人从小从筷子吃饭,印度人习以为常地手抓糊糊,只是因为我们对不同事物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由于我们的成长环境不同造成的。
阅读是心灵的旅行,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载我们到达!《在印度看印度》可以带我们了解真实、多面且神秘的印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