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计谋、谋略、计划、打算等;
战术:按照战略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也是技术、技能、技巧等。
战略的重要作用是用分析工具判断一个行业的好坏,战略分析要解决四个问题:
-
行业分析:这个行业是好还是坏?要进入这个行业还是要进入另一个行业?
-
产品选择:比如互联网行业是做门户还是社区?做游戏还是视频?
-
行业定位:是做领导者还是跟随者?
-
如何打倒对手的关键竞争要素的选择:一个行业里要成功,关键在哪里?可口可乐做饮料很成功,关键竞争要素一个是品牌,二是大规模的生成,三是分销渠道。而对于校园来说,关键竞争要素第一是品牌,第二是师资,第三是生源,第四是就业能力。
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前置条件:确定行业规模
行业规模可以理解为市场容量或市场规模。
行业规模的意义可以估计出企业或产品的生存空间。
竞争者结构分析
要点概念:行业集中度
集中度越低,竞争就越多,行业越不好做;
集中度越高,竞争就越少,行业越好做;
比如:石油业就是比卖煎饼果子更好的行业。
并购是提高行业集中度低的方法。
与上游谈判价格的能力
比如,零售业的上游是供货商,沃尔玛和一个小商店比,和供货商的谈判地位就要高很多。如果能压住上游,就能够从谈下的折扣中赚钱。波特第三条的结论就是要想办法提升自己和上游谈判价格的地位,方法是扩大规模。美国很多的企业并购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当你把一百家店联系在一起时,这样的联盟就有战略意义,叫战略联盟。
与下游谈判价格的能力
当顾客有决定价格的权利时,商店是没有和下游谈判的能力的。中石油就是一个很有谈判能力的企业,因为它能够影响到政府决策。和下游谈判能力越强,这个行业就越强。零售业相对于石油业,从下游谈判能力分析来说不是个好行业,但是沃尔玛就是例外。
进入者分析
石油行业是好行业,很多人想进入但是却进不去,因为有壁垒。竞争壁垒越高的行业,这个行业就越好。石油行业进入的壁垒包括:第一是政策壁垒——要申请经营许可证;第二是资金壁垒,要开采石油一开始就需要投资很大的起始资金;还有一些壁垒,比如,专利就是一种技术壁垒、法律壁垒。进入壁垒高,竞争者威胁低的就是好行业。中国的教育业是一个好行业,因为教育有证书发放权,控制证书的发放就是一个壁垒。
代替品威胁
如果有超市发要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店,替代品威胁是什么?其中一个是网络商店,就是实体店的替代品,如果替代很容易,那么这个行业的替代威胁特别大,就不是一个好行业。现在图书行业就有了电子书、网络书的替代品威胁。
预测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行业历史预测行业发展趋势
对用户产生的运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使用相关的数据挖掘模型,做出数据预测。
比如:纵观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基本上走的是:工具->社区->娱乐->商务->平台的路线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呢?
2011年2月,著名的风投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Byers)合伙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第一次提出了“SoLoMo”概念。他把最热的三个关键词整合到一起: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随后,SoLoMo概念风靡全球,被一致认为是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SoLoMo:从Facebook到人人网、微博这样的“So”已经无处不在;而“Lo”则代表着以LBS为基础的各种定位和签到,它是Foursquare或者街旁,包括Facebook Places和人人报到,也包括本地生活消费服务;“Mo”则是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主要是走移动开放平台路线。
根据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史,走的是工具—社区—娱乐—商务—平台的路线,也可以预测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其路线跟互联网差不多,走的是工具—社区—娱乐—商务—平台的路线。
逆向思维法预测行业发展趋势
按照跟目前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去推断行业发展趋势。
以社区产品为例,社区有三大要素,用户、关系和内容,按照侧重点不同,社区产品分为内容型社区和关系型社区,国内社区的发展是从内容型社区发展起步的,比如,BBS、论坛、豆瓣网和大众点评网,后来发展到以人人网和开心网为代表的关系型社区。
基于关系这个要素,先是以人人网和开心网为代表的强关系社区,后来微博火起来了,发展到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为代表的弱关系社区,到现在,已经兴起一种概念叫弹性社交网络,基于陌生人的社交网络,发展到以微信、陌陌、友加为代表的零关系社区。关系走的是强关系—弱关系—零关系的路线。
基于内容这个要素,微博关注的是人、轻博关注的是话题,Pinterest关注的是图片,走的是社交图谱——兴趣图谱的路线;SNS网站注重游戏内容社交,微博产品注重文字内容社交,Instagram注重图片内容社交,内容走的是游戏—文字—图片的路线,不难猜测下一个内容的发展方向有可能是视频,视频社交可能会兴起。
基于用户这个要素,先是以QQ、人人、开心为代表的娱乐社交发展到以大街、优士为代表的商务社交,用户群体越来越高端。与个人用户相对的是企业用户,以金蝶为代表的企业社交网络正在升温,结合云计算,也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用户走的是个人用户—企业用户的路线,而个人用户内部走的是草根—学生—白领—精英的路线。
综上所述,这些都是从相反或相对的角度预测行业发展趋势。
PEST 分析法预测行业发展趋势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al),T是技术(Technological)。
案例一:根据政治、经济分析预测房地产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趋势
2007年至2008年,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新房房价居高不下,二手房市场火暴,搜房、安居客等房地产信息服务平台应势而起,各房地产中介公司,比如链家、麦田等都意识到房源网络营销的重要性,纷纷选择网络平台发布管理并推广房源信息,带来客户,成交单子。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侵袭,二手房市场疲软,租房市场火暴,租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很多信息服务平台推出了租房平台,满足用户的租房需求。2010年,房地产市场回暖,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用户在观望,以“70后”、“80后”为代表的购买主力军买不起新房或二手房,只能选择租房,租房市场形势大好。2011年,国家出台限购令,很多中介公司因此受到影响,有些中介公司的门店已经关闭,二手房和新房成交量相比之下,下降的幅度较大,北京等城市已有房价下调的迹象,也许二手房和租房又将迎来好的兆头。此外,受各种政策影响,房地产信息服务平台从战略角度出发,推出商业地产服务,即写字楼和商铺等服务,总的业务分成了民用业务和商用业务。
案例二:根据社会分析预测旅游网络产品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很多旅行社推出了以“低碳旅游”为理念的旅游线路产品。
案例三:根据技术分析预测互联网发展趋势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9.0px; font: 14.0px 'Helvetica Neue'}span.s1 {font: 13.0px 'Helvetica Neue'}span.s2 {font: 13.0px 'Helvetica Neue'; color: #00a2ff}
最近几年,云计算技术比较引人关注,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等概念的发展和商业实现,其技术实质是计算、存储、服务器、应用软件等IT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云计算在虚拟化、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编程模式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技术。云计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简单的云计算在人们日常网络应用中随处可见,比如,腾讯QQ空间提供的在线制作Flash图片、Google的搜索服务、Google Doc、Google Apps等。目前,云计算的主要服务形式有: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置即服务)。
SaaS服务提供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用户根据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订购应用软件服务,服务提供商根据客户所定软件的数量、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收费,并且通过浏览器向客户提供软件的模式。
PaaS把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这是一种分布式平台服务,厂商提供开发环境、服务器平台、硬件资源等服务给客户,用户在其平台基础上定制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并通过其服务器和互联网传递给其他客户。PaaS能够给企业或个人提供研发的中间件平台,提供应用程序开发、数据库、应用服务器、试验、托管及应用服务。Google App Engine、Salesforce的force.com平台、八百客的800APP是PaaS的代表产品。
IaaS即把厂商的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云端”基础设施作为计量服务提供给客户。它将内存、I/O设备、存储和计算能力整合成一个虚拟的资源池为整个业界提供所需要的存储资源和虚拟化服务器等服务。这是一种托管型硬件方式,用户付费使用厂商的硬件设施。例如,Amazon Web服务(AWS)、IBM的BlueCloud等均是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出租。目前,以Google云应用最具代表性,例如Google Docs、Google Apps、Google Sites、云计算应用平台Google App Engine。
一种新技术的兴起或多或少会给行业带来一定的革新。在日本,手机二维码技术发展比较成熟,已经进入商用成熟阶段,手机二维码技术的兴起也会给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手机二维码可以印刷在报纸、杂志、广告、图书、包装以及个人名片等多种载体上,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或输入二维码下面的号码、关键字,即可实现快速手机上网,快速便捷地浏览网页,下载图文、音乐、视频,获取优惠券,参与抽奖,以及了解企业产品信息,而省去了在手机上输入URL的烦琐过程,实现一键上网。同时,还可以方便地用手机识别和存储名片、自动输入短信,获取公共服务(如天气预报),实现电子地图查询定位、手机阅读等多种功能。随着3G的到来,二维码可以为网络浏览、下载、在线视频、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提供方便的入口。
案例四:根据产业价值链预测电商发展趋势
产业价值链指的是供应商供给——制造商转变——经销商流通——最终用户消费。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四个基础,阿里巴巴平台解决了信息流、商流问题,支付宝保证了资金流。马云也经常说,信息流、现金流和物流三者缺一不可。阿里巴巴、淘宝平台解决了信息流问题之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国内也出现了PayPal(易趣公司产品)、支付宝(阿里巴巴旗下)、财付通(腾讯公司的腾讯拍拍)、易宝支付(Yeepay)、快钱(99bill)、百付宝(百度C2C)、网易宝(网易旗下)、环迅支付、汇付天下等产品,当信息流和资金流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受前者的影响,物流的发展也将会经过一个爆发期。如果说信息流是产业链的上游,物流是产业链的下游,则不难看出电商的发展趋势。
京东商城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建立了四大覆盖全国各大城市的物流中心,在天津、苏州、杭州、南京、深圳、宁波、无锡、济南、武汉、厦门等40余座重点城市建立了配送站。2010年12月15日,京东商城宣布在武汉买地建物流中心。此外,京东目前正在筹建一个新的项目——亚洲一号。京东网上商城仓储副总裁姜海东向记者介绍说,京东在上海嘉定购置了260亩土地,用于打造亚洲最大的现代化B2C物流中心,其中包括单体15万~20万平方米的库房。“亚洲一号”将支持至少百万级的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目标是适应京东未来5~10年的发展。
从产业链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出现开放平台的趋势,开放平台的目的还是通过第三方开发者给网站主带来丰富的内容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App应用,如工具类、娱乐类和商务类的应用,说到底还是解决产业链上游(内容来源)的问题。
产业价值链分析有助于预测行业发展趋势,为更好地理解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下面以音乐产业链为例,介绍其内容
产品战略的五个方面
观念
产品的观念 = 产品的愿景
- 阿里巴巴——商人的网站,小企业做生意的地方;
- Iphone——移动浏览器及“杀手级”的触摸屏界面
- Facebook——真正实用的社交网络
- Pandora——超级简单的个性化电台
- Twitter——所有人不到一分钟就能写微博
- 知乎——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帮助你寻找答案,分享知识
- 点点——收集、整理、分享你的兴趣爱好
- Case——为项目管理服务的平台
定位
做什么产品,核心价值是什么。
- 产品方向:确定做那个或者哪几个方向的产品,以及不做哪些方向的产品。
- 产品类型:确定做哪个或者哪几个类型的产品,如工具型、社区型、平台型、媒体型、却入点在哪里。
- 产品价值:解决用户什么难题,给用户带来的核心价值,期望价值和附加价值是什么。
竞争
- 产品的差异化体现在什么地方?
- 选择哪些关键竞争要素?
- 成本优势有哪些?
- 是进攻型、跟随型、联盟型还是防御型?
模式
产品的商业模式或赢利模式,用来说明产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赚钱。
规划
- 产品研发、上市、运营推广的路线图
- 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分几个阶段实现,各个阶段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 每个阶段先实施哪些功能或内容,后实施哪些,哪些可以并行
- 具体的行动计划是怎么样的,产品如何组合和产品线规划鞥
产品线:是指一群密切相关的产品,这些产品功能相近,用户群与渠道雷同。
比如:旅游门户网站的产品线包括: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周边游、国内游、出境游)、酒店住宿、机票(国内和国际)、休闲娱乐、餐饮美食、购物特产等。
利用波士顿BCG矩阵(Boston Consulting Group Growth-Share Matrix)评估与分析现有产品线和产品组合以及利用麦肯锡三层面法进行产品线规划。
波士顿BCG矩阵评估与分析现有产品线
- 瘦狗型产品:市场份额低、市场增长率低的产品;
- 金牛型产品:市场份额高、市场增长率低的产品;
- 明星型产品:市场份额高、市场增长率高的产品;
- 问题型产品:市场份额低、市场增长率高的产品。
一般而言,BCG矩阵的策略大致可分为四种:
- 逐渐放弃或是卖出瘦狗型产品(低成长、低市占);
- 抓住金牛型产品(低成长、高市占),并尽量挤出现金;投入现金(相对少量),并保持明星型产品(高成长、高市占)的竞争优势,确保高市占率;
- 投入大量现金,将问题型产品(高成长、低市占)提升竞争优势,使其成为明星型产品。
简单地讲,就是放弃瘦狗、捉住金牛、维持明星、投资问题。
产品组合及产品线规划的麦肯锡三层面法
- 第一层面业务:企业大部分利润来源的核心业务;
- 第二层面业务:有增长潜能的正在崛起的业务;
- 第三层面业务:未来长远发展选择的业务。
企业必须不断地开展业务增长的各种活动;必须以对现有业务的同等关注度关心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当前业务、新业务和未来可选业务之间保持协调平衡。
产品实践中,关于产品组合管理的资源投入,按7∶2∶1 的投入比例进行,第一层面的核心业务项目(现有产品现有市场)占70%,第二层面(现有产品需要开拓新市场或新产品打入现有市场)占20%,投入全新市场和新产品项目中占10%。
案例:企业帝国产品战略
产品战术
有效的实现既定的产品战略的原则和方法。
微博的名人策略:怎么去吸引名人入驻微博呢?给名人认证,坊间传闻说有的给名人送一台iPad,让名人在iPad上发微博。
知乎的专家策略:社会化问答网站知乎在内测期间,为严格控制问题及其问答的质量,建立良好的问答社区氛围,对第一批种子用户实行了严格的筛选,进行饥渴营销,邀请码成了稀缺资源,拥有了知乎邀请码,就显得很有身份地位似的,表示在这个圈内有一定的知名度。那么知乎上的专家是怎么来的,在知乎上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知乎上有哪些领域的专家级人物?后来这个问题分拆成知乎上有哪些业界领袖、互联网IT、产品经理、用户体验、电子商务专家、投资专家等。不难看出,知乎邀请的第一批种子用户基本上都是互联网领域的一些专家,知乎创始人在产品内测前就在整理收集互联网领域的专家列表,给这些专家发出邀请,然后通过这些专家来邀请专家式的用户。
案例:企业经营模拟培训
2011年8月,笔者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培训,通过两天的对抗游戏培训,对战略与战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背景
中国电视行业发展风起云涌,在获得政策许可和股东投资后,几家电视台孵化出适应新的市场竞争态势的全面企业化运作的数字电视节目制作运营公司。在充分考量自身资源优劣势之后,几家公司围绕“广告运营模式”和渐热的“用户付费电视运营模式”,制订战略,招兵买马,文韬武略地展开了为期4到5年的激烈竞争。
2.团队
由5名学员组成一家公司的高管团队,分任:CEO、财务总监、内容总监(产品总监)、营销总监、人力资源总监。一共有3个公司,分别为A、B、C,笔者是A公司的CEO。
3.产品
10个广告频道,A~J;10个付费频道,A~J。
4.财务
启动资金1800万元,从第二年开始可以融资,融资的条件是必须有20万付费用户或营业额在1500万元以上。
5.战略和战术
(1)生存阶段
公司战略是活下来,不能破产,采取的战术是在1800万元的启动资金条件下,看有能力生产哪些频道,确保公司的现金流不能为负数而导致公司破产。产品战略是短期内能有盈收的广告频道产品,因为付费频道成本高,产生收益的时间周期较长,当然,产生的收益也高,产品的战术是以测算数据为依据,测算每个产品频道的ROI,即投资回报率(总收入/总成本),团队一致同意选择生产广告频道F,第一轮笔者所在的A公司胜出。
(2)发展阶段
公司战略是收益、融资和控制风险,采取的战术达到必须有20万付费用户或营业额在1500万元以上的融资条件,同时确保留有一定的现金流,现金流越多,能融到的资金也就越多,同时将各种风险因素考虑在内,避免公司破产。产品的战略是实现营业额在1500万元以上,采取产品组合策略,同时生产广告频道和付费频道产品,产品的战术是以测算数据为依据,测算每个产品频道的ROI,即投资回报率(总收入/总成本),还得将坏账导致的损失计算在内,最后我们成功融资4400万元和9800万元,融资后发力ROI最高的付费频道,第二轮A公司继续胜出。
(3)上市阶段
公司战略是兼并和收购,实现公司上市,采取的战术是通过谈判,最大可能收购排名最后的C公司(收购B公司的可能不大),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占据第一市场份额。产品的战略是继续采取产品组合策略,核心业务产品+发展潜力产品+战略级产品,战略产品指的是C公司的广告和付费频道产品,产品的战术是估算收购C公司产品后的成本和收益,采取利益诱惑的谈判战术,最后的结果是A公司觉得C公司提出的要求太高,并且A公司因为自己是市场老大,谈判态度出现问题,后来虽表示出谈判的诚意,但是为时已晚,最终导致B和C公司联盟,干掉了我们的A公司,第三轮A公司遭遇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