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4章

作者: 露电梦幻泡影 | 来源:发表于2016-12-21 15:54 被阅读0次

    2012-11-22 23:29:50

    道德经第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这里古人做盅字,盅,就是碗里面的虚空。能容纳之义。

    这句话是说:大道就好像虚空一样,作用是无穷无尽。

    虚空,在佛经里面说是无穷无尽的。现代物理学说虚空是有边际的,而佛说虚空是不可穷尽的。

    渊,就是深,所有无穷无尽的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里面变化出来的。

    挫其锐,你用最锋利的刀,也无法割破虚空。

    解其纷,你用最乱的绳结,也无法捆住虚空。

    和其光,你用最亮的光明,也不能照破虚空。现代物理学的核聚变反应,温度高达一亿度,也不能照破虚空。

    同其尘,你用再多的灰尘,也无法染到虚空。

    和光同尘,这个词是对道德经的误解。因为不看佛经,所以就不懂道德经。

    这个虚空,在这里也只是比喻,虚空也不是道。我以前专门写过一篇文,标题是:《色即是空》的空,不是物理世界的虚空

    最下面把这文贴出来。在非想非非想定,就可以有涉及到空间方面的神通了,比如大般涅盘经里面说,非想非非想定的外道仙人,一口能把大海水全吞到肚子里面去,而身体并没有变大。阿罗汉的神足通,在俱舍论里面说,阿罗汉在禅定中作意于某亿万里之外的地方,身体就瞬间移动亿万里而到于彼处,这里也是破除了空间距离的障碍。

    大道是一切法都不可割,不可染,不可坏。

    湛,深。大道甚深,好像存在,但是不可见,不可触,不可闻,无名无相。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句话是说:我不知道是什么创造出了上帝?比上帝更早就存在?

    在古印度,大梵天神宣说是自己创造了天地万物。显种种神通,令人生信。

    在西方,也有个上帝,说天地万物都是上帝造出来的。

    所以这里,在中国的古代,大概也有天神的教派,宣说天地万物都是上帝造出来的。

    这个大梵天神神通广大,反正也不累,在地球上到处说天地万物是自己造出来的。

    那么这里,老子李耽就说了:上帝造出天地万物,那么上帝又是怎么来的呢?是谁造出了上帝?

    这个大概就是基督教徒最怕听到的一句话了。

    这一章,都是在为下一章都铺垫,天地和圣人都合于道,不居功,不彰显自己的功劳。

    ----------------------------------------------------

    《色即是空》的空,不是物理世界的虚空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刚才在论坛上,看见有的人在那个心经后面说色与空相对,说《色即是空》的空,就是物理世界的虚空。

    这个说法明显是不对的。因为后面还有一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

    换句话说:可以把经文给展开,译者省略的: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如果,说《色即是空》的空,就是物理世界的虚空,那么后面就解释不通了。

    所以,《色即是空》的空,不是物理世界的虚空。

    后面还有,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无色声香味触法。

    物理世界的虚空,其实还是一种法,并不是佛教讲的空。

    因为,在非想非非想定,就可以有涉及到空间方面的神通了,比如大般涅盘经里面说,非想非非想定的外道仙人,一口能把大海水全吞到肚子里面去,而身体并没有变大。

    阿罗汉的神足通,在俱舍论里面说,阿罗汉在禅定中作意于某亿万里之外的地方,身体就瞬间移动亿万里而到于彼处,这里也是破除了空间距离的障碍。

    可见,空间其实还是一种有碍的法,它能容纳物质,并不代表它就是真的完全的法空。

    我个人更倾向于把空间也归纳到色法的范围内。

    最后再帖一遍,好好看一下,这个空,不是指物理学的虚空空间。

    把经文展开一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空中无受想行识。

    空中无眼耳鼻舌身意。

    空中无色声香味触法。

    空中无眼界。乃至空中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帝揭帝 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菩提莎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4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mq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