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考系统

思考系统

作者: 林畅是个小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21-01-11 16:01 被阅读0次

1 内在系统

要建立起一种足够具备弹性的内在系统,需要经历四个步骤:
1)多元化接触外部世界,接收新的、预期之外的「意外」刺激。
2)理解新的情境,吸收相对应的信息和经验,内化为系统的一环。
3)从新刺激、新情境中提炼出对系统整体有所助益的模式,用来监测和指导系统的演化。
4)用演化之后的新系统去接触外部世界,把「新的」转变为「旧的」。

流程的本质是什么?是你自身「内在系统」的一部分,亦即你理解外部世界、处理新情境的一种加工模式。一

个人成长的过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把新问题、新情境,内化进自己的系统里,成为自己系统的一部分。「所有一切我面对过的问题,最终都会成为我解决新问题的助力。」

2 知识是有网络效应:

知识是有网络效应:你拥有的知识节点越多,它们之间通过碰撞、重构,构建出新组合的可能性,也就越多。

假设你一共有3个知识点,那么它们之间连接的可能性就有3种;如果有4个知识点,就是6种;而如果有10个知识点呢?那就是45种。

这就意味着,当你面对新刺激、新情境时,你会拥有更强的「弹性」—— 你可以通过对多个节点和连接的重组,保持一个柔性的结构,最大限度地消解外在的冲击力。

  • 1)这些节点,不仅仅是知识,也包括经验。一切你所动脑解决过的问题,从中获取到的心得和经验,都应该储存起来,做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工具箱」,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组合、使用。
  • 2)不同领域的节点,往往更容易互相碰撞,构建一些你之前从未想到过的连接,从底层打通,形成一套紧密而极具韧性的系统 —— 这也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多元栅格模型」。

3 思维框架

思维框架,就是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那些默认为真的、用来约束我们思维的条条框框。

像下面这些要素:

  • 被默认为真的假设和信念
  • 对问题贴上的标签和分类
  • 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和角度
  • 习惯性的经验和路径依赖

这些东西,都可以是我们处理新问题的捷径,能够帮我们省力。但如果局限于用固有的框架看待问题,那就只能一直停留在「旧模式」里面。

一个好的思维框架,是需要不断去打破和重建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质疑那些固有的信念、条件,你会更加透彻地理解自己,同时更好地理解我们所面对的情境。

一个好的思维模式,一定是能够容纳种种不同信念,保持在自己内心中,容许它们互相整合、互相碰撞、共同生长的模式。

如何更新框架呢:

  • 质疑自己框架所赖以持存的各种信念;
  • 广泛接触新信息,并让它们互相融合、修补;
  • 形成新的框架,并容纳其他不一致的信念的存在。

相关文章

  • 你的思考是快还是慢?

    系统1 vs 系统2 人有两种思考系统,系统1和系统2。其中,系统1对应快思考,是我们基于经验和直觉所作出的思考和...

  • 系统思考的视角

    系统的视角,可以具体化三个看的方向 微观思考:从系统到子系统,从子系统到子子系统,这是微观思考。 宏观思考:从子系...

  • 如何进行系统性思考

    如何进行系统性思考?系统性思考,是相对于局部思考而言的。进行系统性思考,要抓住三点:1、从局部思考扩展到全局思考;...

  • 系统思考

    古典老师在他的《跃迁》书中提到一个系统论。 什么是系统?系统由原素和原素构成。一个系统至少包含三个因素:元素,元素...

  • 系统思考

    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就是问为什么。决策思考靠第一种为什么,找原因。培养系统思考能力靠第二种为什么,找目标。要...

  • 系统思考

    “胸中有丘壑,腹内有乾坤。”当一个人有了上帝之眼、宏观视角后,就能够纵览全局,收放自如了。 让团队成员对整个运营方...

  • 系统思考

    一个团队只有一部分人往目标冲刺是不行的,我们要统一大家的思考劲往一处使,共同达成目标。

  • 系统思考

    讲的什么?系统思考的方法论,听着高大上,但是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都用过,比方说产品从设计到运营的流程设计,影响业务的前...

  • 系统思考

    你所认为的世界其实是基于你的思维所构成的世界在你头脑中的反馈。 系统思考为什么最高效的方法总是反直觉? 因为我们的...

  • 系统思考

    提到系统,很多人往往想到整体,几个部分的集合,然并非。分析一个系统,你不能只看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你还要看连接和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系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pz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