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社会性动物》随记2

《社会性动物》随记2

作者: 孤微醺西柚 | 来源:发表于2023-05-23 23:32 被阅读0次

别人的行为是我们正确行动的惟一指导,转而言之是依赖于他人作为决定现实的一种方法。

物理(客观)现实模糊化,个人更可能依赖于“社会现实”(别人的行为)——从众。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提供他人在特定环境下的一般行为方式这类建设性信息(“建设性”指积极促进事物发展的性质),别人就可以促使我们采取从众行为。

神话中的弗里唐尼亚国里,客人饭后打嗝以示主人自己吃得很满意是很有礼貌的行为(入乡随俗)对比日本吃面条发出吸溜吸溜声。

根据当前情境,通过观察行为(遵从或者反对行为)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情绪“二分法”——感觉与认识,生理激发后辨别(以自动唱片机为例)。

认识事物的原理(溯源)。

从众对社会的影响力分为三种:依从(包含服从),认同和内化(准则和信念)。内化是当前社会最根深蒂固。

第二获得(依从的持续性现象)行为矫正法

不介入的行为也是从众。

旁观者效应。

通情是指人们在看到别人处于痛苦中时所体验到的不愉快的生理反应(接近或远离)。

潜在利益。

相关文章

  • 《社会性动物》(2)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可以认为“社会心理=社会影响”。人的任何一项具体的行动都可以归因于依从、认同和内化。这三种类...

  • 社会性动物——2

    上一节,我们对社会心理学进行了初步的介绍。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方向,是人们对于他人的想法或者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简单...

  • 《社会性动物》2/15

    今天分享来自《社会性动物》的十点感悟: 001 当面对于多数人的意见或判断不一致时,即使我们最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大...

  • 《社会性动物》小结2

    “社会认知”一章将列举一些思维中的局限,通过探讨这些局限,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自我辩护”一章解释这些局限的主要...

  • 《社会性动物》品读心得(2)

    DAY2 旁观者效应 关键词: 获取信息,米尔格拉姆实验,旁观者效应 要点: 事件本身不清晰的时候...

  • 《社会性动物》Day2

    7 奖惩与信息 在阿希的实验中,我们提到被试从众是为了获得奖励(同伴的认可)和逃避惩罚(被嘲笑)。但有时人们从众是...

  • 熊猫书院----Week9

    精读《社会性动物》(上)思维导图:

  • 读书打卡D015《社会性动物》08/02

    读书打卡D015《社会性动物》08/02 读书:《社会性动物》 笔记: 今日主题:媒体对我们的影响 1、一般认为新...

  • 《社会性动物》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

  • 《社会性动物》

    1.我们知道别人从众,但低估了自己可能从众的程度。 2.当需要对高度恐惧作出迅速反应时,缺乏自信的人会被恐惧压倒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性动物》随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rf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