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社会性动物》(2)

《社会性动物》(2)

作者: 秋水伊人影 | 来源:发表于2022-03-09 06:03 被阅读0次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可以认为“社会心理=社会影响”。人的任何一项具体的行动都可以归因于依从、认同和内化。这三种类型都是因外部条件施加影响的结果,但前两者的缘起,或是因为被强制,或是因为被吸引,只有“内化”是带有当事人深度的价值判断。

在依从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权力——影响施加者所具有的对依从者奖励和对不依从者惩罚的权力。比如父母的赞扬,老师的小红花,雇主的晋升等权力。在认同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吸引——被认同者所具有的吸引力诱使,个体完全是为了与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相像。在内化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可信性——提供信息的这个人的可信性,他值得信任且具有很好的判断力,愿意接受其理念主张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

总之,依从者强调环境的压力,认同者则依靠对另一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的持续敬重,而内化者对社会影响有最持久的反应,根源于人们希望自己正确的强大动机和自我支撑力量。

相关文章

  • 《社会性动物》(2)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可以认为“社会心理=社会影响”。人的任何一项具体的行动都可以归因于依从、认同和内化。这三种类...

  • 社会性动物——2

    上一节,我们对社会心理学进行了初步的介绍。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方向,是人们对于他人的想法或者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简单...

  • 《社会性动物》2/15

    今天分享来自《社会性动物》的十点感悟: 001 当面对于多数人的意见或判断不一致时,即使我们最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大...

  • 《社会性动物》小结2

    “社会认知”一章将列举一些思维中的局限,通过探讨这些局限,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自我辩护”一章解释这些局限的主要...

  • 《社会性动物》品读心得(2)

    DAY2 旁观者效应 关键词: 获取信息,米尔格拉姆实验,旁观者效应 要点: 事件本身不清晰的时候...

  • 《社会性动物》Day2

    7 奖惩与信息 在阿希的实验中,我们提到被试从众是为了获得奖励(同伴的认可)和逃避惩罚(被嘲笑)。但有时人们从众是...

  • 熊猫书院----Week9

    精读《社会性动物》(上)思维导图:

  • 读书打卡D015《社会性动物》08/02

    读书打卡D015《社会性动物》08/02 读书:《社会性动物》 笔记: 今日主题:媒体对我们的影响 1、一般认为新...

  • 《社会性动物》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

  • 《社会性动物》

    1.我们知道别人从众,但低估了自己可能从众的程度。 2.当需要对高度恐惧作出迅速反应时,缺乏自信的人会被恐惧压倒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性动物》(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xz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