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毛姆的戏剧创作之路8:时代改弦更张,开始渴望小说的自由

毛姆的戏剧创作之路8:时代改弦更张,开始渴望小说的自由

作者: 秋沼芰荷 | 来源:发表于2023-01-29 08:20 被阅读0次

好端端地,从戏剧创作中获益匪浅并备受公众喜爱的毛姆,在戏剧创作上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厌倦了。

其实,这一切厌倦都是有原因的。比如,电影的兴起和冲击,好演员越发难找,且薪金很低。导演又往往把作品当成发挥自我的工具,改得差强人意。

更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广大观众的支持和喜爱,并获得了巨大财富和著名剧作家位置的他,越来越发现他和公众的趣味之间渐行渐远,对他们的喜好越发不甚理解了。

时代也已改弦更张,很多曾经著名的剧作者开始遭受白眼和冷遇, 他们大惑不解,惊惶失措,苦涩心酸;演员们也对他们夹枪带棒地议论……

毛姆由此产生了太多的厌倦,厌倦了只揭出一半的真实,厌烦了一定要让主题去适应特定的规矩方圆,厌倦了努力永远不要令人生厌。

毛姆开始渴望小说的自由,他决定:在离开为上的时候还是趁早离开吧。

我发现自己对于构成剧院观众的那部分人越来越不耐烦了。我曾提到, 在观看我自己写的戏上演时, 从一开始我就感到一种异常的尴尬, 而且这种感觉非但没有像我期望的那样随着我一部部新戏的上演而渐趋缓解, 反而愈发严重起来。

一大帮人正在看我写的戏的感觉, 变成了一种令人厌恶的恐怖, 以至于我会不惜绕路特意避开正有剧院上演我写的戏的那条街道。

我很早就已得出结论, 一出不成功的戏是没什么好多说的, 而且我自认我确切地知道该怎么写出一部成功的戏。也就是说, 我知道我能够从观众们那里得到什么。没有了观众的合作, 我什么都做不了, 我也知道他们能够跟我合作到什么程度。我发现自己对此越来越感到不满。

戏剧家必须对观众的喜好感同身受, 洛佩·德·维加和莎士比亚的榜样就是这一点的明证, 他们在最大胆的情况下也无非就是把观众们由于怯懦或懒惰仅仅满足于有所感而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明确地讲了出来。

我已经厌倦了只揭出一半的真实,因为那就是他们愿意接受的一切了。我已经厌倦了这样的荒谬不伦: 明明在交谈当中已经被接受了的各种事实, 到了舞台上却碰都不能碰。

我厌烦了一定要让我的主题去适应某个特定的规矩方圆,要把它硬拉到不必要的长度或者进行不适当的缩减, 因为一出引人入胜的戏必须限制在一个特定的长度之内。

我已经厌倦了努力永远不要令人生厌。事实上, 我已经不想再被局限在戏剧那些必须遵循的程式里了。

我怀疑自己已经与公众的趣味失去了联系, 为了确证一下就去看了好几出正在走红的戏。我发现它们冗长乏味。对那些让观众大为开心愉悦的笑话, 我笑不出来, 对那些让他们感动落泪的场面, 我无动于衷。

我渴望小说的自由, 我愉快地想到孤独的读者, 他们愿意倾听我不吐不快的所有话语, 我能够跟他们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我在剧院那种炫耀花哨的公开场合永远都没有希望得到的。

我认识太多已经过气的戏剧家。我眼看着他们仍在可怜地一部又一部地写着自己的戏, 浑然不觉时代已经改弦更张; 我眼看着另外的那一些拼命地想捕捉时代精神, 当他们的努力成为笑柄后是多么难过和恐慌。

我眼看着著名的剧作者将剧本呈送剧院经理时遭受的白眼和冷遇, 而此前这些经理可是拿着演出合同一直缠住他们不放的。

我亲耳听到演员们对他们夹枪带棒的议论。我亲眼看到他们在终于认识到自己已经完全被公众抛弃以后的大惑不解、惊惶失措和苦涩心酸。我亲耳听到阿瑟·平内罗和亨利·阿瑟·琼斯这两位名噪一时的剧作家跟我说过同样的话, 一位带着严酷、冷嘲的幽默, 另一位满怀茫然的愤怒; 话是这么说的:“他们已经不再要我了。”

我想我还是在离开为上的时候趁早离开吧。

毛姆的一生之所以如此成功,都在于他一直运筹帷幄地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坚毅地往前走,且懂得把握时机,自律勤奋。

明智的选择,果断地放手,为毛姆点赞!多亏如此,世上才有了那么多好看的小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毛姆的戏剧创作之路8:时代改弦更张,开始渴望小说的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sm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