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文学课》|拿掉伟大作品的神秘面纱,露出底层逻辑

《文学课》|拿掉伟大作品的神秘面纱,露出底层逻辑

作者: 月琴的书食眠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06:58 被阅读0次

    小说、故事、戏剧、史诗的创作历史已有几千年,创造出一种完全新型人物的机会,对一个小说家来说微乎其微。——毛姆《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在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如果想理解这类文学作品,最好的方式是理解背后的历史、文化。但一来,经典的文学著作本身就不如一般的作品容易理解,阅读起来较为费力;二来,如果要额外学习不同时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很可能会等不到阅读作品就已经打退堂鼓了。​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要么独立阅读,要么参考他人的解析帮助理解。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阅读——寻找共同点。​

    人类发明文字的数千年里,创作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相比与众不同的人物、故事,更多的是相似的人物和故事。它们就像陆地上的江河、溪流,从不同的地方流过,看似各走各路,如果一一逆流而上,会发现,所有的水流都是从仅有的几处源头流出。如果我们找到诸多文学作品中人物、故事的源头,就能通过这些共同之处增进对作品的了解。​

    也许你会说:“我没有读过那么多的书,找不到共同的内容。”不必担心,如同阅读经典作品可以参考他人的解析一样,文学作品中的追根溯源,也有相关的书籍可以参考,《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便是这类书籍中的一本。

    托马斯·福斯特既是作家,也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他的专长是20世纪英国、爱尔兰、美国文学,教授经典文学和当代文学课程以及创意写作,他的文学公开课在美国广受欢迎。除此之外,他还著有多部学术研究著作和系列畅销文学书,如《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等。

    《文学课》是文学阅读指南,因为是专为青少年和文学爱好者创作,所以文中并没有生硬晦涩的文学理论。作者以口语化的叙述,加上丰富的作品案例,将文学作品中的部分惯例和规则一一讲述。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四点:

    一、从探险看故事的内核

    探险的真正理由永远是认识自我。

    托马斯·福斯特在书中告诉了我们探险故事的5个要素,分别是:

    1、探险者:要去探险的人,他可能不是主角,也可能意识不到自己正在探险。

    2、要去的地方:也许是去某个地方,也许是要做某件事情,更准确的说是一个目标。

    3、要去的公开的理由:要实现目标的原因。

    4、途中的艰难险阻: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5、要去的真正的理由:探险的真正理由永远是认识自我,也许探险者并不知道。

    通过这5个要素,我们会发现,《华氏451》《哈利波特》《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都是有关探险的故事,甚至《小猪佩奇》中也有不少探险的故事。

    当然,文学作品并不全然是“探险”的元素,还有诸如分享、和平、自私、贪婪、欲望的故事。作品中一般也会有对应的元素,比如共享一份食物、邀请共进晚餐意味着“分享”,更进一步意味着“和平”。再比如鬼魂、吸血鬼,意味着自私、贪婪、抢夺。

    学会看到故事的真正内核,就会发现,许多作品,讲的是同一类故事。

    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文学

    关于灵魂、上帝或者生命这样的主题,不会有人再能发表出崭新却又真实的见解,或者真实而又崭新的见解了。——约翰逊博士

    伟大的作家们用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真理,这些真理真的是作家本人的独到见解吗?或者说是作家的原创见解吗?

    见解千变万化,并不意味没有终点,尤其是加上了“真实”和“崭新”这两个限制。在历史的长河中,诸多的变化早已被一一提出。我不认为现在或者以后完全没有,毕竟产生独到见解的因素有许多,不仅仅与人相关,但确实从许久以前开始,提出的见解都是建立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并不“真实”、“崭新”。

    故事同样如此,托马斯·福斯特在书中提到:“故事都是衍生于别的故事。”从哪里衍生?从莎士比亚、《圣经》、《格林童话》、希腊罗马神话……剥开层层外衣,新的故事总是与旧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为故事寻根,会发现,大部分故事的来源都来自于这些故事。

    国内的文学情况略有不同,可以选择比较久远的文学作品以及神话作品补充阅读。

    三、天气不仅仅是天气,容貌不仅仅是容貌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会有过多无意义的词句出现,场景描写一般是为人物和情节服务。比如天气,人物受委屈,哭了——下雨,人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决——阴天甚至雾霾,人物苦尽甘来——雨后天晴或是阳光明媚……不仅文学作品如此,影视剧中更明显,大雨中痛哭嘶吼、分手决裂,主角苦尽甘来后天气晴朗。当然,这些并不绝对,就像大雨,有时候是为了让人物相遇,产生交集,有时候意味着清洗,代表新的生活……​

    托马斯·福斯特在书中提到,文学作品中会给人物打上烙印,也许是外貌上的,比如哈利波特额头上的疤痕,《魔戒》中的咕噜。也许是生理上的,比如跛脚、驼背等等。这些烙印有着其意义,和人物的行为有着相对应的关系。

    四、不要只用眼睛看

    阅读是一件相对私人的事情,读者可以用的自己的思想去理解作品。阅读还是一件不能主观臆断的事情,脱离背景的阅读无法真正地理解作品。

    就像我们用现在的一夫一妻制去理解古代的一夫多妻制,如同让古人理解21世纪的丁克和不婚一样困难。同样地我们无法用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物印象去理解一个无视道德法律的反面角色(即便他是主角)。

    《文学课》告诉了我们许多阅读经典作品的底层逻辑,可也不要忘记了,作品的创作离不开作者的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阅读的时候不能忽略了历史、地区、文化等等的差异,如此,才能读懂作品,了解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课》|拿掉伟大作品的神秘面纱,露出底层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zh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