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西东南太行山上的居民,刚到陵川的王莽岭上转了一圈。
为什么这山峰命名为王莽岭,和王莽到底有什么关系,王莽撵刘秀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这个追赶是在哪一片区域?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慢慢揭开那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新朝开国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23年10月6日)、政治改革家 , 新显王王曼第二子。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王莽初任黄门郎,迁射声校尉。汉成帝永始元年(前16年)封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给事中。因劾奏外戚定陵侯淳于长,获正直名。绥和元年(前8年)任大司马。汉哀帝时,因外戚丁、傅用事,罢官就第。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复任大司马,立汉平帝,进封安汉公。为笼络人心,出钱献田赋给贫民,增加博士名额,网罗儒生士人。元始五年(5年)平帝死后,选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仿效周公居摄践祚,自称“假皇帝”。初始元年(8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建元“始建国”。王莽即位后,托古改制,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禁止买卖;设立五均赊贷和六筦;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社会经济极大混乱。法禁烦苛,人民因铸钱犯法,伍人相坐,罚为官奴婢者以十万数。加以连年灾荒,饥馑疾疫相继,以致民不聊生。又强迫各少数民族统治者改换汉朝封授的印绶,贬王为侯,引起各族反抗,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终于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地皇四年(23年)九月,绿林军攻入常安,王莽被商人杜吴杀死,新朝灭亡。
王莽死后,徒留一地的骂名,骂他篡汉。一直到民国,才有人站出来为他平凡。“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胡适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还没有如此公平的论定。
我们再说说刘秀,因何得罪了王莽,被其一直追到当今的舞台之上。
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 。适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随兄刘縯起兵于南阳,号称“舂陵军”,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军队。更始帝继位后,命刘秀持节治理河北地区,授大司马,封为萧王。更始三年(25年),刘秀公开与更始帝决裂,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
“舂陵军”初期还是有可能被王莽的正规军追着打的,王莽追刘秀还是有这种极大的可能性的。王莽岭相传因西汉王莽追赶刘秀曾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王莽追刘秀到底在哪一片区域?根据史实,发生追赶最有可能的是这段描述:”当时兵少将寡,装备很差,甚至在初期,刘秀是骑牛上阵的。后经过激战杀死了新野尉,刘秀才有了战马,不久又杀死湖阳尉,占领棘阳,但随即就遭遇甄阜、梁丘赐等所率的新军,在小长安溃败,刘秀“单马遁走”,途中还救了妹妹刘伯姬,但姐姐刘元拒绝上马,以免拖累刘秀,最终与她的三个女儿被新军杀死。“涉及的地名有:湖阳(位于河南省唐河县的最南端)、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境内)、小长安(宛城,也就是现今的南阳)。这和王莽岭似乎没有多大关系,许是当地居民为在戏曲里彰显本地的影响力杜撰出来的戏曲段子。“王莽撵刘秀”的传说,是以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为中心,从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中提取素材,通过艺术加工、幻想、虚构等手法而来,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的结晶,具有非常强的艺术魅力,表达了人民对明君刘秀的敬仰和对乱臣贼子王莽的厌恶。
“王莽”赶“刘秀”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据史料来看,王莽本人从来没有率军打过仗,而且他比刘秀大了快四十岁。刘秀28岁舂陵(今湖北枣阳)起义时,王莽已经67岁,六十多岁的王莽已经是个老头了,身为皇帝的他不可能亲自带兵去打仗。况且当时的刘秀势力不强,根本不值得王莽亲自去追。只能是王莽派去镇压刘秀起义的军队有追赶刘秀的史实。而“王郎”赶刘秀, 则是有史可查。
“王莽赶刘秀”传说是在王莽部队追赶刘秀与河北王郎追赶刘秀的基础上产 生的,经过民间的加工日益丰富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