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日一读 | 87 | 奏对篇 陈蕃 《上书 谏妄与人官》

每日一读 | 87 | 奏对篇 陈蕃 《上书 谏妄与人官》

作者: 码字的若文 | 来源:发表于2021-11-01 22:36 被阅读0次

《全后汉文》卷六十三

原文:

昔明帝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赐钱千万.左右问之.帝曰.郎.天官也.以当叙德.何可妄与人耶.今陛下以郎比一把菜.臣以为反侧也.

译文:

以前明帝在位时,皇妹馆陶公主要求皇上让她的儿子到朝廷做郎官;皇上不肯,但又赐给她一千万钱。有人问皇上,为何宁给这么多钱,也不肯给个“郎”官做?皇上说:“郎官的位置很重要,得选用德行好的人,不是我的外甥便可以做得的。”

如今陛下却将此职位视如一把菜,随便给人,这样随便贬低朝廷名器的价值,臣以为欠妥。

后记:

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东汉时期名臣,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百科)

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时期,朝纲混乱,皇宫内的宠臣外戚,权势很盛,且封爵赏赐都不按制度来,时任光禄勋(九卿,宫内总管)的陈蕃便给汉桓帝上了这道奏疏。

汉桓帝还是很信任这个宫内总管的,采纳了他的很多奏请,汉桓帝驾崩后,窦皇后执掌朝政,下诏任命陈蕃为太傅并管理尚书台事务。

后来陈蕃因与窦武商量诛灭宦官事情泄露,被官宦杀害。

陈蕃作为汉室重臣为朝廷乱而不亡做出了的独特贡献,他的言论和行为一度成为读书人的准则和模范。

《全后汉文》一共收录了他的十一篇奏书:

《驳讨零陵桂阳山贼及州郡一切得举孝廉茂才疏》

《荐徐稺等疏》

《救李云疏》

《谏封赏内宠疏》

《谏幸广城校猎疏》

《因火灾上疏》

《理刘瓆等疏》

《理李膺等疏》

《让封高阳侯疏》

《上窦太后疏》

《责诸尚书书》

《滕王阁序》里有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最后一句讲的就是陈蕃在京城洛阳犯言直谏得罪了权贵,被贬到豫章任太守时,与豫章名士徐穉(字孺子,徐孺子)的一段两个文人惺惺相惜的故事。

有“南州高士”之誉的徐孺子,对东汉王朝失去信心,多次推辞朝廷的任用,陈蕃很敬重徐孺子,贬到豫章时没到官衙报道就第一时间去见徐孺子,并想请他出任功曹(太守第一助理),徐孺子依然不受,但他也很敬重陈蕃,便经常去太守府造访陈蕃。陈蕃便专门为徐孺子做了一个床榻,平时挂在墙上,徐孺子来访的时候,就把床榻放下来,两个人秉烛夜谈,徐孺子走了,就再把榻悬于梁上。

相关文章

  • 刘勰《文心雕龙》第23章 奏启

    第23章 奏启 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奏者,进也。...

  • 奏启

    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奏者,进也。言敷于下,情进于上...

  • 真名士自风流

    东汉桓帝联合身边五宦官诛杀了大将军梁冀。下诏书令百官举荐人才。 尚书令陈蕃上书举荐五位处士,豫章人徐稚、彭城人姜肱...

  • 春水说新语02——陈蕃治赵宣罪

    前文讲过,陈蕃与东汉时的窦武和刘淑被世人成为“三君”的原因。 那么《新语》开篇第一篇文章在德行篇中为什么首先把陈蕃...

  • 永叔致希文书

    前月中,得进奏吏报云,自陈州召至阙,拜司谏。即欲为一书以贺,多事匆卒,未能也。司谏,七品官耳。于执事得之不为喜,而...

  • 空降地方的中央干部陈蕃,之前的骄傲何处安放

    《世说新语》首章德行篇的第一则故事说的是东汉陈蕃。 陈蕃虽在现代知名度不高,但在东汉后期绝对算是流量巨星。当然并不...

  • 《资治通鉴》189:没有这一条,谁跟你打天下呢

    学习内容: 【原文华译1】这时,封赏都超过常度,宫内受宠的人太多了。陈蕃上书说:“诸侯各国,就像天上的二十八星宿,...

  • 中国的脊梁

    翻开《世说新语》,此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陈蕃溢于脑海。七十高龄,上疏极谏,直把皇帝比桀纣;勇闯皇宫,谋诛宦官,身...

  • 华杉版资治通鉴【523】宦官政变。2019-07-09

    14、 当初,窦太后被立为皇后之时,陈蕃出了大力。等到窦太后临朝,政事无论大小,一律委任于陈蕃。陈蕃于窦武同心戮力...

  • 《论语》每日一读87

    《论语》里仁篇第四21 【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大意】孔子说:“做子女的对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一读 | 87 | 奏对篇 陈蕃 《上书 谏妄与人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vf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