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18岁孩子所需心理营养》

《0~18岁孩子所需心理营养》

作者: 成功的种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7-29 11:06 被阅读0次

第七集:女儿跟爸爸撒娇你听懂了吗?

现象一:

爸爸今天去打山泉水,回来说:“担水不容易!”

妈妈说:“多谢你为咱俩打回来的水!”

爸爸:“为我女儿喝好水我乐意!”

现象二:

中午,爸爸喊孩子吃饭比较生硬,孩子生气的说:“我就不喝你打的山泉水!”

原因:

现象一,爸爸打水很辛苦,为了家庭成员我愿意,这种责任感和付出需要被看见;

现象二,女儿其实是在跟爸爸撒娇,你听懂了吗?这样说话是为了吸引爸爸关注,希望得到爸爸的夸奖。她不是不喜欢爸爸,是不喜欢爸爸跟他说话的语气

对策:

① 妈妈不用说很多,只需要表示自己很期望能喝到爸爸打的好水;用好水给爸爸泡茶;或者亲爸爸一下;用这些行为来奖赏爸爸的付出与责任感。

② 妈妈多给爸爸与女儿做正面的示范,他们习惯了用负面情绪来刺激对方博取关注,妈妈需要需要用正面的表达来慢慢影响他们

第八集:这样鼓励女儿很好哦

现象:

①今天早上老公本可以十点上班,晚点起床,为了送老婆孩子上学上班,依然很早起床

②妈妈对孩子说,看到孩子主动到厨房帮奶奶做饭,说奶奶很高兴,妈妈很开心

③老公这段时间很努力在准备一个考试,老婆说:“看到你很努力在准备,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考得过,加油!”

④妈妈:“本来这次你考试没考好,我不太开心,但是看到家长会的时候你帮妈妈准备桌子和笔记本,还很贴心的留言说这里可以做记录,妈妈觉得一下子那些不开心就没有了”

原因:

①语言组词:虽然…但是…,这样的表达传递双重信息,会容易给人误解

②这种表扬只是对孩子的行为,表扬要对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品质

③这种表达只是针对结果,有时候努力不一定能考过,我们要看的是过程,不要把鼓励变成要求和压力

④这是一种交换,爱是不应该有条件的,对于事情的关注度过高,对于人的关注度未必好。

对策:

①重新组织语言,只需要强调一种信息,减少误会的产生。

② 妈妈:“看到你到厨房帮奶奶做饭,我感觉你真的长大了,这样真的是很了不起,你很愿意帮助别人,我为有你这样的女儿感觉到骄傲!”

③ 老婆:“我知道你很重视这个考试,同时我看到你这么认真,不管你考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努力过了,认真付出了,不管结果怎样,我都爱你!因为我知道我有一个负责任和7认真的老公,这对我来说最重要!”

④妈妈:“这次家长会我看到你帮妈妈准备,我知道我的女儿是一个细心、贴心的孩子。同时我也知道没考好你心里也会很难受,妈妈知道你会为自己去更多的负责任,如果需要妈妈的帮忙,请你告诉我!”

这样是站在孩子的一边,和孩子一起去面对难题;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向孩子索取让你好过的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18岁孩子所需心理营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wq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