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排毒
为什么要排毒?

为什么要排毒?

作者: 天生赢家龚雷杰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15:37 被阅读11次

俄罗斯的一位著名科学家曾经发表过一个研究报告,每个人身上都有3到25公斤不等的毒素。

  如果一个人每天留下10克的毒素,一个月就是300克,一年就有3600克毒素留在身体里面。

  不排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内部有多少毒素。很可能,下午坐在马桶上起不来,甚至恶心,吐。当然不懂得身体排毒机制的人,会以为是不好的现象 。对于我们懂身体的人来说,是身体在清洁肠道管壁的宿便,肝脏毒素的排放,毒素本身具有刺激性,刺激了肠胃的反应。

  如果不排毒,这些毒素就会一直留在体内,继续刺激内脏,损害内脏,宿便在肠道会一直产生大量的毒素进入血液。血液会越来越脏,肝脏,肾脏,心脏的负担也会更加重!

  衣服每天洗,脸每天洗,牙每天刷,肠道可曾清洗过?肝脏,肾脏,肺可曾清洁过?很多的女性每天花很多时间来处理表面的问题,对这些真正严重影响你的皮肤通透,脏器功能的问题视而不见!

    肺通过呼吸道,鼻子,直通外部环境的空气,房子三天不打扫一层灰,你的肺呢?你还有每天吐痰清理肺部的能力吗?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其实只是吸收里面的营养成分,绝大部分都是需要被身体排出体外,如果吃的食物不能被很好的消化吸收利用,在身体里面就是垃圾,如果又不能及时全部排出体外,在身体里就是毒素。

  好比家里,添置了很多物品,却毫无用处,无用,又占地方。这样的物质对身体来说就是垃圾,就会变成毒素。身体是不能允许有这样的多余无用的物质随处存在,所以才有息肉,囊肿,结节,肿瘤,脂肪瘤的出现,是身体将无用有毒的垃圾固定在某一处,不允许随着循环乱跑的。

  自检一下,是否需要排毒?

1.医院检查没有任何的疾病,但身体是不舒服的,容易疲劳,很容易累。

2.便秘,脸上有斑,有痘。

3.经常各种炎症,息肉,肿瘤,结节,脂肪瘤。

4.各种皮肤问题,如各种疹子,过敏,湿疹,疮,皮炎,荨麻疹。

5.口腔异味,痔疮,体味重。

6.各种慢性疾病就更需要排毒。

    人体的最大解毒器官是肝脏,所有的有孔的地方都是排毒通道。比如,皮肤过敏,皮肤长疮,疹子,湿疹,牛皮癣,荨麻疹,等等,其实都是身体排毒的一种方式,不是皮肤长出来的,是从内脏排放出来的。

  当体内脂溶性毒素超过身体允许的浓度,毒素又不能及时的从肠道排出体外,身体在有能量的情况下,会打开皮肤这个紧急排毒通道,目的是排出体内的脂溶性毒素,毒素是有刺激性的,会伤害此处皮肤,形成各种症状的皮肤问题。

  所有的皮肤问题,都可以通过排毒很快很好的彻底解决!无一例外,要大量的好油帮助刺激肝脏通过胆汁分泌来带走毒素,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所有的慢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排出毒素,补充营养,身体得到改善,直到康复。

相关文章

  • 排毒后的分享

    排毒后的心里话[心][心] 为什么要排毒❓ ❓ 排毒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今天看到大家分享着排毒的心情和...

  • 为什么要排毒

    今年,最后一次,断食排毒 一条鱼,在污染的水里 不管你运动还是不运动,多晒太阳还是不晒太阳 无论你是否营养充足,无...

  • 为什么要排毒

    【知识分享】 即使排便正常,肠道仍有宿便残留,并分解大量毒素!!肠道会二次吸收,血液毒素增加,肝肾负担增加! 长期...

  • 为什么要排毒

    俄罗斯的一位著名科学家曾经发表过一个研究报告,每个人身上都有3到25公斤不等的毒素。 如果一个人每天留下1...

  • 为什么要排毒?

    肠道干净,则血液干净; 血液干净,则脏腑干净; 脏腑干净,则全身无病; 血液中90%是水,其中70%来自于肠道; ...

  • 为什么要排毒❓❓❓

    体内的毒素是导致亚健康和疾病的一切根源! 排出毒素,一身轻松️ 宿便毒素导致:便秘、消化障碍、胃胀; 代谢毒素导致...

  • 为什么要排毒?

    我们都知道胃好才能身体好,胃好才能吃得下东西,如果你胃不好吃再多东西也消化不了,吸收不了。 比如说有的人吃得太多,...

  • 为什么要排毒

    当河流被污染,对水中的鱼而言,就是一场灾难。身体的血液如同河流,细胞,如同河流里的鱼。血液在身体内循环,如果血液中...

  • 为什么要排毒?

    俄罗斯的一位著名科学家曾经发表过一个研究报告,每个人身上都有3到25公斤不等的毒素。 如果一个人每天留下10克的...

  • 人体毒素

    什么是毒?为什么要排毒? 毒:一切身体所不需要的垃圾就 是毒,堆积在人体内过久的 就是毒垢。 排毒:通过各种方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要排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yo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