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程
开篇
.我们选择自己追求什么,我们的目标,这会影响我们走的道路。
你会想成为医生,科学家,或者找个伴侣,这些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会遇到问题,犯下错误,并发现自身的各种弱点。
我们通过不断了解自身和现实,然后做出新的决定。思考我们如何作出决定是有好处的,因为这将最终决定我们的生活质量。
关于追求和目标关键在于选择,而选择可能来源于我们的认知和见识。
ray dalio认为我们所有人天生就有各种不同的思维能力,但我们不是天生就有决策能力的。
我们是在接触现实的过程中学习决策能力的。
当阅读 dalio的故事时,要透过故事和这个人看到潜在的因果关系,看到他做的选择和这些选择的后果,看到他从中学到了什么?以及我在总结经验后是如何改变决策方式的。
你要问自己想要什么,将那些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的人作为范例,努力分析出潜藏在他们成就背后的因果关系模式,这样你就能应用这些模式,帮助实现自己的目标。
重点强调我犯过的错误和我的弱点,以及我从这些错误和弱点中总结出的原则。
1.我的探险召唤,1949年到1967年。
dalio认为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固有的优点和缺点。
他归纳了自己几个特点:
1.最显著的缺点是机械记忆能力差。记不住,没有内在逻辑的东西,比如电话号码。
2.不喜欢听别人的指示,
3.好奇心强烈
4.喜欢自己把事情弄清楚。
5.乐于做喜欢的事情,不乐意做不喜欢的事情
6.8岁开始工作
小时候就有了工作,并有了一些独立支配的钱,教给 dalio很多宝贵经验,这也是无法通过上学和玩耍学到的。我自己好像就很晚才开始工作,虽然大学有一点兼职,但是没有认识到钱和自己的关系。是看完《穷爸爸富爸爸》才对钱有了概念。看完了富爸爸所有的书才有了财务自由的概念。真的是我财务的启蒙老师。笑来老师说过如果对一件事情没有概念你是不会做出反应的。在任何一个领域,对该领域中重要的概念无知,那就真的与白痴无异 。就像看很多那些成功者一样。dalio很早对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能就是来自于12岁开始买股票。
一直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为赢得奖赏而甘愿冒险,不仅在市场上,而是在几乎所有方面。
与失败比起来,对乏味和平庸的恐惧要严重得多。
对 dalio而言,很好的事,要比糟糕的事情好,而糟糕的事要比平庸的事情好,因为糟糕的事情,至少给生活增加了滋味。
一开始我不太能够理解为什么糟糕的事情比平庸的事情好,看到后面才知道,所有那些原则都是来自于dalio犯得那些错误,也就是那些糟糕的事情。而dalio就是有办法把犯得那些错误中学习并改变。并且在开篇结尾部分重点强调了那些犯过的错和dalio的弱点,这是原则的来源。
2.跨越门槛1967到1979年
进入这个时期时,dalio谈论了基于自身经历以及受周围的影响而形成的偏见。
谈论了一些股票市场的当时人们的认知。还认为与有意思的人接触比赚钱更重要。
dalio认识到股价反映了人们的预期,当实际结果比预期好时,估价上涨,当实际结果比预期差,股价下跌,而大多数人会因为近期的经验而产生偏差。
还谈到了他喜欢大学,因为能学习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强塞给我的东西,于是开始取得好分数,还喜欢拥有独立性的离家生活。
又一次说到喜欢感兴趣的东西也一直说到喜欢独立性。(5.乐于做喜欢的事情,不乐意做不喜欢的事情)
谈到了学习冥想
拥有平静的开放思维。大学主修金融学,因为喜欢市场。喜欢的教学方式是真实的案例研究,进行阅读与分析,然后分成小组自由讨论。
投资那个猪楠期货交易中交易期货连续的跌停,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dalio认识到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懂得了必须确保任何一次押注,甚至赌注组合,都不能使自己的损失超过可以接受的限度,在交易中,你必须具有防御性又有进攻性,没有进攻性你就赚不到钱,而如果没有防御心钱就保不住。交易就像跟电打交道,你可能被电击。
开始设计早期的机器化市场模型。
把复杂的系统设想为机器,发现其内部的因果关系,把处理这些因果关系的原则写下来,将其输入计算机,从而让计算机网络决策,所有这些后来都成了标准做法。
从讨厌上高中到喜欢上大学,这个转变完全是因为喜欢和不喜欢。受到的启发就是一个人如果真的很擅长做某些事钱的话,真的是必须从内心喜欢才行,如果本身没有那么全情投入是不容易做那么久的。
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运用机器来帮自己做决策,这个是非常好的开始。
再一次提及,虽然赚钱很好,但拥有有意义的工作和人际关系要比赚钱好。
网友评论